這壹爆炸性消息令世界臺球界震顫,“做出這個決定有很多原因,但最關鍵的是,我無法從訓練中得到快樂,這不是我想要的斯諾克。”亨德利說。
世界臺聯官方網站以“最偉大的”為題報道亨德利退役的新聞,因為再沒有更合適的詞語來形容他的告別了。
20世紀八九十年代,亨德利幾乎就是臺球的代名詞,他引領了壹個時代。在他的戰績榜上,包括36項排名賽冠軍,其中5項英錦賽冠軍、7次世錦賽加冕。雖然職業生涯的總獎金只有897萬英鎊,甚至還不如網球天王費德勒壹個賽季掙得多,但這在臺球界已經屬於高產。
1977年,亨德利首次亮相克魯斯堡劇院,從此,他就憑借出神入化的球技、良好的修養、敢於擔當的責任感,成為世界斯諾克界的楷模。
然而,自從2005年馬耳他杯奪冠後,亨德利已經連續7年無緣排名賽冠軍。對他來說,打球只是壹種樂趣,無關獎金和成績。但為了保持較高的競技狀態,維護“皇帝”的尊嚴,他依然和年輕人壹樣堅持練球,耐心比賽。而這對於壹位43歲的老將來說,顯然是艱難的,但他熱愛這項運動。
離開和傷感是相伴而生的,亨德利說,不能再在克魯斯堡打球,這是最遺憾的事情。
亨德利最後壹次打出147分時的對手賓漢姆傷感地說:“斯諾克歷史上最悲痛的壹天,最棒的運動員退役了!”
對於亨德利所做出的功績,傳奇老將戴維斯說:“想要做出亨德利所做出過的成就是不可能的,盡管有壹大批危險的選手湧現,但想要突破他還是非常的難。”
中國香港臺球名將傅家俊如此贊美他:“全因妳而愛上斯諾克,在此向妳致敬,永遠的斯諾克之王!”
素材運用 但凡體壇名人退役,都會選擇壹個恰當的時機,或者見好就收急流勇退,或者幾經掙紮遺憾收場。無論何種方式,只要問心無愧,留給世人的,都是壹個完美的背影。
話題拓展 楷模、責任感、體育精神
站著上北大:北大保安變身記 杜方舒
2007年9月,甘相偉和3000多名新生壹同走進北大校園,當時,他還只是壹個在西門站崗的保安。用他自己的話說,保安只是壹個跳板,他要“借”個身份上北大。
很多次,看到擦身而過的學生,他都忍不住埋怨自己“當時怎麽沒有壹步考進來”。當年高考失利後,他上了大專,後來當過教材推銷員、小公司的法律顧問、農民工子弟小學的語文老師。站崗時,他還會有些不服氣地問:“我為什麽不可以走進課堂?”於是,換下保安服,背上單肩書包,甘相偉忐忑地走進教室。他總是提前半個小時去教室裏搶占前三排的位置。他會隨身帶著小紙條,記下別人提到的書籍,他也可以不顧別人投來的怪異目光,在崗亭裏讀康德。就這樣,他在校園裏“潛伏”了近5年。他用站崗的間隙,旁聽了法學院、中系、社會學系以及心理學系的課程。 壹次,在社會學系旁聽時,老師讓大家分組討論農民工群體的教育問題。甘相偉第二個發言。他說,北大校園裏的後勤人員是中國千千萬萬農民工的縮影,應該讓他們好好接受教育,融入燕園。可他並沒有說自己就是壹名後勤人員。
2008年,甘相偉考上北京大學為後勤人員開設的平民學校,年底,他又通過成人高考,成為北京大學中文系的學生。甘相偉覺得自己終於融入北大,這讓他感到自豪。《人民日報》報道了他的事跡,他成了北大的勵誌紅人。
2011年,甘相偉想把自己5年來的心路歷程寫出來。壹開始,他找了十幾家出版社,都被拒絕了。理由是:現在哪有不花錢出書的。2011年11月底,他給北大校長周其鳳寫了封電子郵件:“我是壹個從湖北農村來的孩子,壹個小人物,看到和藹可親的周校長,我感到非常親切……這本書要出版了,我誠懇地邀請周校長幫我寫壹篇推薦序或者壹句話,可以嗎?”幾天後,甘相偉拿到了那篇打印在A4紙上的序言。沒過多久,他出版了《站著上北大》。
現在,甘相偉辭去了保安隊的工作,不過,他還是習慣到北大校園裏自習、讀書,習慣把媒體采訪約在湖光瀲灩的未名湖畔。
素材運用 每到畢業季或開學季,總會看到這樣的新聞,某老太活到老學到老,最終哈佛畢業,某草根流浪漢艱辛刻苦被名牌大學錄取……北大保安再壹次向我們證明。只要目標堅定,勤奮努力,浮雲就會變成真的傳奇。
話題拓展 勵誌哥、旁聽生、理想在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