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鄴
官倉老鼠大如鬥,見人開倉亦不走。
健兒無糧百姓饑,誰遣朝朝入君口?
這是壹首諷刺貪官汙吏的詩。借鼠喻人,並非曹鄴首創,《詩經·魏風》中的《碩鼠》詩就是以大老鼠來比喻、諷刺剝削者的。曹鄴這首詩,構思巧妙,立意殊新。
第三句筆意宕開,由寫鼠轉而寫人。健兒,指保衛國土的士兵。保衛國土的士兵和生產糧食的百姓受饑挨餓,“官倉鼠”卻大如鬥,這是多麽強烈的對比。這壹對比,揭示了兵民無糧充饑,不是旱澇災害造成的,而是官府苛賦重斂、官倉老鼠貪得無厭的直接惡果。這樣,結句發出的深沈悲憤的質問就具有了震撼人心而又發人深思的力量。老鼠形小膽怯,詩人卻別出心裁,形象地勾畫出了官倉老鼠的兩個特異之處。壹是體之肥大——“大如鬥”,聯系糧倉,就地取喻,語含誇張。二是膽之奇大——用壹個富有特征性“見人不走”的細節,充分表現出官倉老鼠目中無人、逍遙自在的從容意態和肆無忌憚的膽量。這壹描寫,固然有點誇張,但不失真。《史記·李斯列傳》載,李斯年少時見“倉中鼠,食積粟,居大廡之下,不見人犬之憂”。曹鄴有題為《讀李斯傳》的詩,看來他很可能是從《李斯列傳》中得到了啟發。雖然詩人沒有直接回答“誰”字,但其鋒芒所向顯然是朝中的那些達官貴人——官倉老鼠式的貪官汙吏的豢養者。
全詩愛憎鮮明,手法誇張,對比強烈,語言通俗,嘻笑怒罵皆成文章。前三句率直抒情,末句婉曲表意,兩相映照,使詩作既意旨明朗而又意味綿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