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老戲骨潘虹,觀眾壹點都不陌生,雖然近年來大多是以婆婆媽媽類出現在熒幕,卻絲毫不限制她的演技。特別是惡婆婆的形象,不怒自威,壹瞪眼就把兒子兒媳震懾住的威嚴感令人記憶深刻。
潘虹老師是壹位從影幾十年的實力派老演員,從20歲入行,到現在66歲,之前壹直活躍在熒幕,展現給觀眾不同的演繹風格,角色轉換性極高。
潘虹1954年出生於上海市,家中有兩個妹妹,父親姓劉,母親姓潘。潘虹是跟隨母親的姓。潘虹上幼兒園時,父親便被在當時特殊的活動中落網了,10歲的時候父親服用安眠藥自殺了。當時年幼的潘虹經歷了難以想象的痛苦,最後年僅10歲的小潘虹,去火葬場把父親的骨灰領回並壹個人送去東北老家。
後來潘虹在《潘虹獨語》中寫道:雕龍的煙囪,高高的矗立在陰霾的天空下,時不時轟的壹下冒出壹股濃濃的黑煙,在料峭的春寒裏,逐漸飄散,變淡。我壹路走,壹路扭著頭看它,心裏就想著回去要聽媽媽的話,別做任何讓她失望的事。......松花江是冰冷的,哈爾濱是冰冷的,小女孩的心也是冰冷的父親的離世,帶給潘虹徹底的醒悟,她表現出了超越年齡的堅強。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童年環境的不幸並沒有影響潘虹骨子裏的那股上勁心,她壹直想努力證明自己。上小學二年級時,上海外國語學院附屬小學來校招優秀學生,潘虹也去報考了。但是,她因為沒有通過“政審”而落榜了。17歲那年,“上山下鄉”的運動潘虹離開上海,去到長江口的崇明島插隊落戶。
在崇明島做“知青”就在潘虹以為此生就該如此的時候,1973年,上海戲劇學院來崇明島招生,熱愛藝術的潘虹便報了名,憑借自身極佳的外形和天生的表演天賦,潘虹被錄取了。
努力學習演繹,收獲無數大獎證明自己17歲的潘虹大眼睛裏透著壹股清純,大方高雅,純天然的美,傾國傾城。再次走進校園,潘虹覺得學習是那麽的來之不易,她拼命努力學習,想方設法的想要證明自己。在校期間,她就參加了三部影片的拍攝。畢業後,憑借電影《苦惱人的笑》,潘虹壹鳴驚人並受邀參加戛納電影節的展映。
《苦惱人的笑》劇照這部影片獲得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影片獎、青年優秀創作獎,潘虹由此成名。之後的潘虹,事業壹路向上。接連拍了,《透過雲層的霞光》,是導演歐陽山尊在十年動亂之後拍攝的第壹部故事影片。
《透過雲層的霞光》劇照《漩渦裏的歌》中潘虹第壹次在飾演壹位思想開放的現代女性形象。《杜十娘》更是潘虹藝術生涯中的壹個轉折,她壹改之前青澀拘謹的畫風飾演雖淪落風塵,卻出淤泥而不染的杜十娘。
之後又有《寒夜》《末代皇後》《井》《最後的貴族》《獨身女人》《股瘋》《股啊股》《無鹽女》等眾多影視作品。
1992年潘虹收獲金雞獎和百花獎的雙料最佳女演員獎、華表獎等六項大獎再次站在了事業的高峰。並成為中國首位登上美國《時代周刊》的藝人。
此後的潘虹演藝生涯越走越順,出演許多膾炙人口的角色,收獲無數大獎。潘虹的表演天賦極高,從骨子裏散發出來的貴族氣質和文化涵養常給人壹種清冷、孤傲的感覺,扮演的角色也多屬於內斂型。她被稱為80年代的“悲劇女王”,她在多部影片中塑造的悲劇形象令人時隔多年仍記憶猶新,她的出色表演已經被觀眾所公認。
事業上非常成功的潘虹,卻有壹段失敗的婚姻。潘虹在20歲時與比她大八歲的米家山相戀。相識之初二人都是電影制片廠的普通員工。
潘虹24歲時嫁給了米家山。相識知初都是甜蜜,為了在事業上能幫助潘虹,美術專業的米家山站門去北京電影學院進修了導演專業。潘虹演戲,米家山就幫著找參考資料,負責把關。由於年幼的經歷,潘虹極度缺乏安全感,丈夫曾經問她,“妳是選擇做女人,還是要成功?”潘虹說,“我想要成功。”
就這樣,潘虹選擇了事業。她壹心撲在演藝上,兩人聚少離多,對丈夫冷落,婚後8年,夫妻倆在壹起的時間超不過壹年,漸行漸遠的二人最終在潘虹32歲協議離婚了。這段彼此都真心付出過的愛情,潘虹至今都是難以割舍的美好回憶。回憶過往潘虹曾感慨:“已經有過壹次刻骨銘心的愛情足夠了...”兩人婚內沒有要孩子,離婚後潘虹也壹直沒有選擇再婚。
如今的潘虹已經66歲,前幾年她選擇遁入佛門,遠離塵世的喧囂,過上了清凈悠閑的日子。
潘虹兒時跟外婆都住在壹塊,年幼的潘虹經常陪外婆去普陀山燒香。她認識的第壹個字是刻在山上的“忍”。受外婆的影響,潘虹也對佛教產生信仰,皈依那天起她就壹直吃素,她認為這沒有什麽不好的。潘虹曾說過:“現在的社會無論怎麽精彩,我的心卻很靜,我很享受這種用心沈下來的感覺。
66歲的潘虹是壹位充滿傳奇經歷的女性,她壹生致力於表演藝術事業。雖然膝下無子單身壹人,但內心卻是非常的敞亮。
無論世事如何變遷,潘虹始終尊重自己的內心,不炒作、不焦躁踏踏實實的演好每壹部戲,淡定從容的過好每壹天,淡然的接受自然的老去。演繹適合自己實際年齡的角色。她不為名利,壹心壹意為觀眾演繹優秀的作品。歷盡歲月的洗禮,即使芳華不再,但個人魅力卻是永恒的,是壹位傑出的表演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