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完古鎮,吃過午飯,我們從都江堰出發,經映秀、翻巴郎山,然後去阿壩州小金縣的四姑娘山鎮住宿。
第壹次經過映秀,那個地震中讓人記憶深刻地方。以前只在電視裏見過映秀,大多片段截圖式,沒有實感。
這次只是路過,當然不是有塊小平地的映秀鎮。只記得,旅遊車壹直行進在壹個很狹窄的溝谷邊,有的地方,道路還是鑿巖壁而成,兩邊盡皆仰望不及頂的高大山體,除了壹條時斷時續(有水無水)的小深溝,幾乎找不到壹塊可以停壹輛車的平地,就更不要奢望有服務區了。要是遇上地震或雨後滾石塌方,除非命大,基本沒有生路,因為妳無處可躲可避!我們的車行進了壹兩個小時,都荒無人煙,記得我以前經過茂縣,還發現極高的山頂有人家居住,這裏卻沒有,也許山頂也找不到壹塊像樣的平地吧?好在現在山上已被蔥綠的植物遮掩,巖石裸露、面貌猙獰的山景並不多見,不由讓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機,從而降低了心理恐懼。
不久,我們的車開始上山了,差不多壹直是繞來繞去的盤山公路,海拔愈高,山景愈美,因為妳的視野也逐漸開闊起來,眼中所見已是連綿不斷的群山深谷了,“磅礴壯闊”這樣的詞匯再次湧上我心頭,很多山頂都仙霧飄繞,美得超凡脫俗!
我們繼續向前,終於來到壹處半山腰,發現路邊有不少停車,擡頭壹望,漫山遍野都是小黃花,師傅說巴郎山到了,我們找個地方停車,大家去看看野花拍拍照吧。
壹下車,大家就直奔就近的山坡,哪裏都是花,隨便望向哪裏,視野都極其遼遠,遺憾山霧濃重,再怎麽極目也只是近景,根本看不見山頭或山那邊,更不見其他山頭的遠山。不管它,我們就來個霧裏賞花吧。
漫山遍野,都開著壹種闊葉(似瓜葉)小黃花,壹朵朵,壹簇簇、壹團團、壹片片,或稀少壹點,或密集壹點,都自在隨性,只管愜意地生長,毫無目的,毫無章法,真惹人羨慕!我們興奮地想搶占個最佳拍攝點,其實完全沒必要,哪裏都差不多,只是人多人少,背景是否幹凈純粹壹點罷了。於是大家擺開姿勢,各種角度、各種造型拍攝,有的在拍人物,有的在拍風景,有的在拍壹叢花……大家站著、坐著、蹲著、躺著拍,有的互拍單照,有的拍合照……有的還越爬越高,越走越遠,為的是拍出更佳的視覺效果!
在這裏,大家似乎完全忘了自己,眼裏只有花,這麽大面積的高山野花我還是第壹次見呢。第二天返回時,天氣好能見度高,才發現我們頭壹天驚嘆的花海,不過是壹片山坡而已,車道橫貫山腰,山上山下的所有地方,全都是這種小黃花。遠看,大多貼著地面長,只留下遍地的黃花,滿眼的黃花,幾乎沒有樹,也沒有多少草,似乎這裏就適合生長這種花,這裏完全成了它們的天下。
不過,山谷的對面,又全是漫山墨綠墨綠的原始杉樹了,遠觀近看,這山景真是變化多姿,它的美,妳是看不盡、看不夠的!
而且,當妳置身花海細觀慢看,妳會發現,這裏的高山野花,也不全是黃色的,還有紫色、粉色、白色,真是色彩斑斕,怪不得“巴郎山”又叫“斑斕山”呢,不過是黃色主宰罷了!
本來,我們還想跑到更高更遠的地方去拍攝,車上同伴看見了,忙說,不要跑,這裏海拔高,壹跑就會有高反。是啊,記得領隊說過,這裏的海拔,好像有3800米,我回來查了壹下:巴郎山,主峰海拔5040米,埡口海拔4523米,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方屬於常年寒冬風化高山。我們雖處盤山公路附近,確實也應該不低於3800米了。但是這裏真的沒有西藏那樣明顯的高反,可能跟綠色植物豐富,供氧量充足有關吧。
花兒看得差不多了,我們便轉過埡口去不遠處壹個可以停車休息的觀景臺,說來真是神奇,山這邊居然藍天白雲,霧氣不見了,遠處的雪山森林耀眼生輝,大家興奮極了,就著車窗便開始興奮地搶拍山頂上那壹朵朵的小白雲,它們以壹種纖塵不染的驚艷,純凈了我們的五臟六腑!
下車,直奔觀景臺,那裏早已聚集了好多人,頭頂藍天白雲,近觀碧綠山景,但最吸引人眼球的莫過於前方遠處,壹大片耀眼的雪山頂,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大放異彩,讓人萬分驚喜!這是我們今天第壹次看見雪山,那應該是四姑娘山的某座雪峰吧,它以壹種不同凡響的姿態驟然與我們不期而遇,我們當然只能驚呆了,它的美任何語言都無法描述,我們只有俗氣地在那裏壹個勁地拍啊拍,直拍到手發酸為止!
無限風光在險峰,壹點不假,我們今天翻山越嶺的所有艱險都是值得的!
晚上,我們直接住在小金縣的四姑娘山鎮,這裏似在壹個山坳裏,地勢低,四圍全是大山,小鎮如同壹個躺在綠色搖籃裏的小嬰兒,正舒適地安睡呢。
其實,也許只有夏天,這裏才稱得上舒適,這裏的溫差很大,室外陽光下又曬又熱,得穿短袖T恤,室內寒氣襲人,我們只得打開電熱褥,才敢睡覺,晚上上個衛生間,拖鞋又冷又硬,我只得快速穿上襪子,否則壹會兒也受不了呢。
在四姑娘山鎮,牦牛肉比較地道實惠,牦牛肉菌湯鍋很美味,烤肉串也香噴噴的,奶疙瘩又香又脆又甜,各種綠色蔬菜也多,估計不是當地所產,畢竟土地資源太有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