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種是每年1月參加39所高校聯考的法學碩士。招生對象為法學畢業生和非法學畢業生(含同等學力)。考試科目為政治和外語,專業基礎課和綜合課實行全國聯考。
考試用書分別為《高等教育版法律碩士全國統壹招生考試用書:2013》和《高等教育版法律碩士全國統壹招生考試用書:2013》以及《法律碩士考試指南》。
錄取類別包括計劃內不定向、計劃內定向、計劃外委托培養和計劃外自費。學習方式包括脫產學習和非脫產學習,畢業即獲得碩士畢業證書和碩士學位證書。
第二種是每年10月參加全國39所大學聯考的在職法律碩士。招生對象為法律或非法律專業的在職法律工作者。除政治外,考試科目由學校自行提出,外語和三門專業課實行全國聯考。考試用書為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法律碩士研究生聯考大綱》和《法律碩士研究生聯考指南》。
入學後全部是委托培養,在職脫產學習,畢業時才拿到碩士學位證書。
註冊時間
LLM報名時間和參加全國考研壹樣,壹般在每年的6月中旬165438+10月。(在職的壹般在7月份)。
註冊過程
(壹)考生填寫誠信承諾書
教育部要求,從去年開始,考生要簽訂《研究生考生誠信考試承諾書》,以維護國家統壹教育考試的公平公正,加強對考生遵守考試紀律的教育,強化考生自律意識,營造誠實守信的考試環境。
(二)全面試行網上報名。
(即日起,研究生在全國範圍內試行網上報名。考生在規定時間內(10月8日每天8:00-23:00 65438-31)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按照報名網站的提示和要求填寫自己的報名信息,然後在6月110-14。
(3)註意事項:
1.參加“法律碩士聯考”的考生可以填報兩個正在嘗試設立法律碩士學位的院校。
2.根據招生單位的規定選擇任意壹門外語進行考試。
3.同等學力的申請人應按招生單位要求如實填寫學習情況,提供真實材料。
4.填寫登記表時,相應項目應與登記的機讀卡壹致。兩者如有不符,以機讀卡為準,因失誤造成的後果由考生自行承擔。
擴展數據
入學類別
1.計劃定向培養:根據國家招生計劃,將學生戶口和人事檔案轉入學校,培養經費由國家提供。畢業後,在國家計劃的指導下,學生選擇誌願,學校推薦,用人單位擇優錄用。
2.計劃定向培養:根據國家招生計劃,定向單位、學生和學校在招生時簽訂定向培養合同,培養經費由國家提供。畢業後按合同到定向單位工作。
3.計劃外委托培養:招生時,委托單位、學生與學校簽訂委托培養合同,學生戶籍、人事檔案不轉移。培訓經費由委托單位承擔,畢業後按合同到委托單位工作。
4.計劃外自籌經費:招生時,學生與學校簽訂合同,培養經費由學生自己承擔。學生的戶籍和人事檔案會轉移到學校。學生畢業後選擇誌願,學校推薦,用人單位擇優就業。
計劃外委托培訓和自費的費用因學校而異,壹般在每年7000元到14000元不等。
申請資格
候選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壹:
1,國家承認本科畢業生。
2.具有國家承認的本科學歷的在職人員。
3.達到與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水平,並達到招生單位根據本單位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業務要求兩年以上(專科畢業至錄取碩士研究生當年9月)的人員;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畢業生和成人高校應屆畢業生以本科終身同等學力報考。
4、參加自學考試並取得畢業證也可以報考。
在高校就讀的考生為非法學專業,以下13專業不得報考:法學、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經濟法、勞動改造法、商法、公證、法律事務、行政法、律師、涉外經濟法、知識產權法、刑法。
候選人應該能夠
1.正確把握和準確理解法理學、中國憲法學和中國法律史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原則。
2.正確運用法理學、中國憲法學、中國法制史的基本知識和原理,對給定材料進行分析和評價。
3.本文結合中國法治建設的實際,綜合運用法理學、中國憲法學、中國法制史的基本知識和原理,對中國現實的法律現象和法治問題進行綜合分析,並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4 .準確、恰當地運用法律術語和法律思維進行表達,有理有據,思路清晰,邏輯性強,文筆流暢。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法律碩士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