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上下壹片百廢待興的景象。
文革後的中國經濟已經處於崩潰邊緣,國家財政赤字嚴重。經濟上,至1978年為止,盡管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達3624億元,比1965年的1716億元翻了壹番多,年均遞增率達6.8%,並建立起了壹個獨立的、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但是人民依然貧窮、技術比較落後,並且經過文革後,中***出現壹定程度的執政危機和信任危機。鄧小平第三度上臺,嘗試對當時國內的經濟體制進行全方位的改革,並試圖將中國的經濟體制從計劃經濟體制轉移到市場經濟上,鄧小平的復出及其改革嘗試得到了民眾的熱烈擁護。
全國上下壹片百廢待興的景象。
文革後的中國經濟已經處於崩潰邊緣,國家財政赤字嚴重。經濟上,至1978年為止,盡管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達3624億元,比1965年的1716億元翻了壹番多,年均遞增率達6.8%,並建立起了壹個獨立的、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但是人民依然貧窮、技術比較落後,並且經過文革後,中***出現壹定程度的執政危機和信任危機。鄧小平第三度上臺,嘗試對當時國內的經濟體制進行全方位的改革,並試圖將中國的經濟體制從計劃經濟體制轉移到市場經濟上,鄧小平的復出及其改革嘗試得到了民眾的熱烈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