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佛教四大皆空是哪四大

佛教四大皆空是哪四大

佛門四大皆空的四大是指:地、水、火、風。

四大皆空是佛教用語,佛教以地、水、火、風四大為構成物質的元素。四大皆空謂構成壹切萬物的元素都非實有,無自性。

佛教講“四大皆空”,是沿用著印度固有的思想而再加以深入化及佛教化,由於地、水、火、風的四大元素是宇宙物理的,比方山嶽土地屬於地大,陸地河川屬於水大,陽光酷熱屬於火大,空間氣流屬於風大。所以四大屬於物質界而無法概括的肉體界。

大乘佛教所說的四大不是指的基本元素,而是指的物態的景象,是假非實,是幻非實,關於物象的構成而言僅是增上緣而非基本法,雖也供認四大為物象的種子,但不以為四大是物象的真實相貌。

佛教講“四大皆空”,是沿用著印度固有的思想而再加以深入化及佛教化,由於地、水、火、風的四大元素是宇宙物理的,比方山嶽土地屬於地大,陸地河川屬於水大,陽光酷熱屬於火大,空間氣流屬於風大。如把它們化為人體生理的,比方毛發骨肉屬於地大,血液分泌屬於水大,體溫屬於火大,呼吸屬於風大;若從四大的物性上說,堅固屬於地大,潮濕屬於水大,暖和屬於火大,活動屬於風大。但是不管如何剖析四大,四大終屬於物質界而無法概括肉體界。

小乘佛教由於只空我而不空法,所以雖把物象看空,仍以為四大的極微質——“法”是實有的。不過,小乘佛教不是唯物論而是多元論,由於佛教的空不只空去四大,乃要空去五蘊,四大只是五蘊中的壹蘊而已。什麽又叫做五蘊呢?那就是色、受、想、行、識,前壹屬於物質界,後四屬於肉體界,四大便是色蘊。五蘊是三界之內的生死法,空去五蘊才幹超出三界的生死之外。同時,由於五蘊的提出,證明佛教不是只講四大皆空,而是要進壹步講五蘊皆空。尤其重要的,佛教的重心並不以四大為主,而是以識蘊為主,至於受、想、行的三蘊也是識蘊的陪襯,乃是用來顯示肉體界的功用之廣而且大。

您還可以使用chatgpt幫助妳查詢星座百科、測姻緣、測事業運、測婚姻、財神靈簽、情感合盤、看另壹半、測八字、姓名速配、測終生運、復合機會,在底部點擊在線咨詢AI(僅供娛樂):/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