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很紮心的壹句話:
短短壹句話,讓人十分認同。
很多時候,壹個人貧窮與否,不在於能力,而在於思維。
有人終其壹生,都無法擺脫貧困;有人看似毫不費力,卻能擁有萬千身家。
這其中的差別,除了不可抗拒的因素,更多取決於壹個人的認知程度。
擺脫貧窮並不難,難的是擺脫“窮人思維”。
壹個人想要不斷向上前行,首先要做的,就是戒掉這5點。
做人急功近利,總在尋求捷徑
壹位二戰老兵曾講過自己的壹個經歷。
他不擅長賽跑,所以每次越野賽,總是遠落人後,壹個人在隊伍後邊孤零零地跑著。
壹次訓練中,他看到路邊的指示牌上標著兩條不同的路線。
壹條路,轉個彎,過壹個岔路口,就能到達終點;另壹條路,是用箭頭標明的訓練路線。
他思索片刻,還是決定放棄捷徑,朝著既定路線跑去。
沒想到,過了半小時就到達了終點,且名列第九。
看到這樣的成績,他滿臉詫異,要知道,他從來沒有進入過前十名。
過了很久,其他戰友才陸陸續續到達。
每個人跑得筋疲力盡,看見先到的在終點悠閑喝著咖啡,覺得非常驚訝。
原來,很多人看到路邊的指示牌後,都選擇了捷徑。
到達終點後,才發現所謂的捷徑,其實是最大的彎路。
生活中,很多人都在尋求所謂的“捷徑”,卻不知道,這個世界,最大的捷徑就是腳踏實地。
成功,從不是幾個秘訣、幾條近道就能達成,而是通過不斷的摸索前進,選擇出自己最適合的道路。
太過急功近利,只會讓自己適得其反;那些看似成功的捷徑之路,也只會讓自己踏入更大的陷阱,踩更大的坑。
成功不只靠運氣,而是憑借自身實力。
人可以通過偶爾的取巧獲得短暫的成就,但人生卻不會永遠有捷徑可走。
成功之人都在下笨功夫,愚蠢的人才會走捷徑。
想要和別人活得不壹樣, 唯有付出百倍努力,方能成就人生。
線性規劃人生,按自我心意生活
曾聽過這樣壹句話:
很多人喜歡給自己規劃人生道路:
18歲要上XX的大學,24歲要去XX的公司,30歲必須要結婚生子,40歲壹定要事業有成......
他們把人生當成壹個可以設定的程序,卻不知道,人生從沒有按部就班,生活也不可能心如所願。
因為很多時候,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因為這個世界充滿變數,沒有人知道下壹秒會有怎樣的事情發生。
我們能做的,是給自己設定壹個長遠目標,然後順勢而為。
曾聽朋友講過這樣壹件事。
他因為工作的原因,常常會跟許多創業者聊起創業的事情。
每壹個創業者在說到自己的項目時,都十分自信,對公司的未來發展也有著非常清晰的規劃。
但很可惜的是,無論創業者對項目多有信心,對公司的發展規劃有多清晰,大多數創業公司的結局,仍然只有失敗二字。
不是因為想法不夠好,也不是因為創業者不夠努力,而是他們忽視了最重要的壹件事:概率。
創業本身就是壹個概率性的事件,即使規劃的再完美,也會有所偏差。
創業如此,人生亦是如此。
人這壹生會受很多因素的影響,環境、認知、思想、錯誤......任何壹個細小因素的變化,都有可能改變原本的人生。
就像喬布斯所說:
現代 社會 瞬息萬變,我們能做的,不是將人生變成時間表,而是跟隨時代的發展,順勢而為,過好當下,走好每壹步。
從自我視角出發,不論他人想法
生活中,很多人以“自我”為中心,凡事從自我出發,只考慮自己,不懂得為他人著想。
他們自視過高,將自己活成神話,卻不知在他人眼中,不過是個笑話。
太看重自我,忽略了他人的感受,最後只會給自己帶來災難。
就拿近幾年流行的短視頻行業來說。
相信很多做視頻的博主,都會有同樣的疑問:
對此,壹位視頻博主是這樣回答的:
深以為然。
無論任何行業,無論何時何地,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異,就在於對自我的要求。
想要成就人生,需要的不是讓世界來滿足自己,而是讓自己匹配世界。
就像人這壹生,對於時代來說,妳想怎樣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世界想要妳怎樣。
別太把自己當回事,別太以自我為中心。
這個世界,從不會因為某個人而改變,也不會因某個人而停止發展。
對於自己來說,我們要做的,是在適應時代的過程中,尋找到適合自己的模式,而不是壹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要求世界。
就像網絡上的壹句話:
說的正是如此。
凡事總追求免費,舍不得花錢買資源
企業家淩軍曾說過這樣壹個故事:公司裏有兩位員工能力勢均力敵。
剛進公司時,兩個人都沒有積蓄,房子也租在很遠的地方。
每天只是通勤,就要花費四個小時。
淩軍建議他們,可以在公司附近的地方租房,雖然貴壹點,但可以節約很多時間。
壹位員工照做了,而另壹位卻覺得公司附近實在太貴,反正自己有的是時間,根本不想要浪費錢。
在公司附近租房的員工將節省下來的時間用於自我提升,很快便拿到了各種專業證書,工作能力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幾年後,這位員工工資翻了幾番,而另壹位卻只漲了不到1000塊錢。
生活中,很多人不正是這樣:永遠只看短期利益,計較壹時得失,追求免費,卻從不懂得為長遠考慮。
為了省幾塊錢,寧願消耗幾個小時來算計比價;
看到哪個行業賺錢,無論是否合適,壹股腦的跟風投資;
做壹件事短期內得不到回報,便開始打退堂鼓。
這樣的結果,就是越想要錢,卻越得不到錢。
巴菲特曾說:
窮人之所以貧窮,不在於沒有賺錢的機會,而是更希望讓自己“免費”成為富人。
可任何事物都有代價,想要得到怎樣的結果,就要付出怎樣的成本。
這個世界沒有不勞而獲,有的只是等價交換。
想要改變人生,就必須拋開“追求免費”的思想;想要成就自我,就要懂得付出犧牲。
壹個人,只有轉換自己的思維模式,才能擺脫貧窮,走向富足。
永遠不懂放棄,處事猶豫不決
網上有這樣壹句話:
很多人在生命的道路中,永遠不懂得放棄二字。
不滿意現在的生活,又舍不得改變;想要更換工作,卻又怕沒有更好的選擇......
猶豫不決,左右為難,這樣的人什麽都想要,到最後什麽都得不到。
人生從沒有事事圓滿,壹個人也總要為了更重要,而放棄那些次要。
別把人生看得太過理想,因為這世界從沒有兩全其美,只有權衡利弊後的選擇。
姚記撲克創始人姚文琛,在2001年時,曾放棄過壹次條件十分優厚的合作。
當時,壹家比利時公司找到姚文琛,稱願意提供資金、原料,希望姚記能夠為他們生產撲克,並在海外營銷。
唯壹的條件便是,撲克必須用比利時公司的品牌。
公司上下壹片歡騰,姚文琛也明白這次合作的好處,但還是決定放棄。
很多人對此表示不解,甚至有員工當面提出疑問,認為他失去了壹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面對質疑,姚文琛給予了這樣的回答:
正是因為這樣的決斷,讓姚記撲克在往後的10年中,不僅占據了國內1/3的市場,產品遠銷全球20多個國家。
就連當時提出合作的公司,後來也主動請求兼並,成為姚記的海外生產基地。
後來,姚文琛回憶起那次放棄,曾說過這樣壹句話:
很多時候,選擇很難,但不懂放棄只會更難。
就像每個人的壹生總是在不斷做出選擇,而有選擇就有取舍,不同的取舍,決定不同的人生。
如若沒有當機立斷的放棄,哪有難得壹遇的良機。
有時候,兩全其美並非好事;學會放棄,才是最聰明的選擇。
有句話說的好:“壹個人的思維,決定了他在怎樣的階層。”
想要改變人生,先改變思維。
保持閱讀習慣,當壹個人擁有足夠多的知識儲備,才能抓住每壹次來臨的機會。
在這個快節奏時代,越是浮躁,越需要書本的沈澱;越想要成功,越需要文化的加持。
不斷閱讀,才能超越自我,在面對問題時,坦然應對。
如果說閱讀提升格局,那麽深度思考,則決定人生寬度。
現代 社會 ,人們接受信息的速度越來越快,而決定人生成敗的,不僅在於知識的多少,更在於深度思考的能力。
說白了,就是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
只有理解了問題背後的核心本質,看懂事物的底層邏輯,才能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每個人這壹生都有無數個夢想,但卻很少有人能夠真的實現。
反觀那些實現目標的人,他們不壹定比我們聰明,但卻比我們多了壹分執行力。
成功並不難,難的是開始去做,保持堅持。
任何事情,只說不做,都是虛妄;只有將心中想法付諸於行動,才有成功的可能。
願每個人都能在往後的時光,擺脫讓自己貧窮的5大根源,擁有保持閱讀,學會深度思考,將想法付諸於行動的3種能力。
這也許無法讓妳擁有財富,但至少可以讓妳逃離貧窮。
點亮 在看, 與大家***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