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有佳人,豫雲聖賢道
幸福大先生,逍遙女作家
《未來學院》院長
《佳豫太空站》站長
豫見生命,綻放天性
因上精進,果上隨緣
《用人之道》(解讀論語第359天)
日經第696篇(微子第十八)
經典原文:周公謂魯公曰:“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壹人。”
周公對魯公說:“君子不疏遠他的親屬,不使大臣們抱怨不用他們。舊友老臣沒有大的過失,就不要拋棄他們,不要對人求全責備。”
這壹段是講周公(武王的弟弟),訓示自己兒子伯禽的話,是周公的家訓。雖然是家訓,同時也適用於任何的團體領導者。
伯禽被武王封為魯國的國君,所以,魯國是周公之後。
施通弛,有棄忘、遺棄,忘失,忘掉,疏遠等意思。
不施其親,是周公的第壹條家訓。也就是說,不能跟自己的親族疏遠。有了孝心,才能有忠心。
上對天子(周天子)要忠心耿耿,下對自己的團隊要帶領好,把國家治理好。
第二條家訓:不使大臣怨乎不以。就是不要讓大臣報怨不被重用、不被任用的意思。
要懂得善用人才,有識才之智,讓每個人都各得其所。
要是不會識人,人才不去用他,庸才反而去用他,那就讓人才不服,會生怨。當然聖賢是不會生怨的,這些都是凡人。
那有才華的人,往往會有壹種清高的心理,妳不用他,他會覺得有不平。
正所謂:家和萬事興,只有團隊和睦了,才能辦大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
如果覺察別人有毛病,那我們不要去看對方的毛病,只看別人的優點和長處,這是用人之道。
對方有毛病習氣,我們看清楚後,自己不用就行。
能這樣做,大家就都會服妳,那妳就可以成為領袖人物。
第三條家訓: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不棄,這是厚道,有情義。
朋友之道都希望友誼長久,除非對方犯了非常重大的過錯,而不肯悔改,實在沒辦法,因為不能影響整個團隊,只好把對方遺棄。只要對方肯改、肯回頭,還是要給予機會。
也就是說,老朋友如果沒有惡逆的大罪大過,就不要輕易遺棄他們。
第四條家訓是:無求備於壹人。壹個人的才能都是有限的,用人辦事,不能要求方方面面都是圓滿周全的,這是不可能的。
千裏馬常有,伯樂不常有。人才怎麽來的?是妳這個領導人造就出來的。
不求全責備,就是不要求他人每壹件事都是專家,那麽他人就願意來給妳服務。
寬以待人,就能得眾。當領導的要把事情辦妥,手下沒有兵怎麽行?!
治國也好,經營企業也好,凡是壹個地方的團體領導,用人之道不可不講求。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所以,不管啥領導,要能赦小過,能禮賢下士,同時不求全責備,人才才能歸順。
選人才不拘泥於學位,博士、碩士都不壹定是真正的人才,要選賢與能。賢就是賢德,能就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