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赤溪鎮的客家重地

赤溪鎮的客家重地

赤溪鎮是臺山僅有的純客家鎮,講客家話(也會講普通話、廣州話、臺山話),保持著完整的客家習俗。客家人於清初移入新寧(臺山)境內各地,百多年前的“土客”械鬥,客家人在四處奔逃中,有壹小部分避集於赤溪半島,這就是赤溪客家人的先輩。據《臺山古今概覽》稱“赤溪客家人的祖先於清朝雍正、乾隆年間,從惠(州)、潮(州)、嘉(應州,即梅州)所屬各縣先後遷入新寧(臺山)縣,聚居曹峰山下。”曹峰山為境內南峰山的第三高峰尖。據赤溪縣誌暨該地朱氏族譜記載,該支客家朱氏,其入粵始祖是章甫公。章甫公是朱熹的第七世孫,江西蘆陵參佐銓公的後裔。約於南宋末年或元朝時從江西入粵,在嘉應州以儒學立業。後其子孫經多處流徙,於清朝乾隆年間流入臺山,分居於四九和三合兩個地帶。迨至鹹豐六年,五邑地區爆發土客相鬥,這兩個地區的客家朱氏再流徙至本市東南臨南海的赤溪半島居住。

徙居赤溪的客民中,楊姓占了壹定比例。據楊姓諸譜考,臺山楊姓始祖世廷公,配葉氏(第九十九代),先從興寧縣徙居新寧縣(臺山)沖蔞牛角尤村,世廷公生二子。長子子龍公,配駱氏,生三子,後徙居龍川縣;次子子星公,配葉氏、袁氏、鐘氏(第壹百代),攜四子徙居曹沖(赤溪曹沖管區)萬興(今東陽)村,墾辟荒稅,誌謀勤耕。從子星公繁衍至今,已是第壹百零六代了。楊姓遍及赤溪、田頭兩鎮,人口分布大部分村莊。曹沖管區的東陽、大浪兩村均是楊姓,單是這兩條自然村人口就有5百多人。

赤溪客家人在長期輾轉遷徒中,養成了刻苦耐勞、堅毅剛強、勤勞善思、勇於創業、團結拼搏的精神,盡管受到當地文化習俗的影響,卻依然保留著古老的中原文化、習俗、傳統;講著最古老的語言——客家話,有自己獨特的民俗風情。如重宗義、敬祖先、信神明,每逢時令節日,客家人都虔誠地拜祭祖宗。客家人愛唱山歌抒發感情,婦女愛披紅頭巾,紮紅頭繩,過年家家貼春聯、蒸大籠粄、打米橙、炒花生、分豬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