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2012陜西省高三教學質量檢測試題(三)語文

2012陜西省高三教學質量檢測試題(三)語文

陜西省2012年高三教學質量檢測(三)

語 文 試 題

甲 必考題

壹、現代文閱讀(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近年來,文學的發展狀況遭到不少質疑,無論是文學界內部還是社會輿論都對當下文學的表現感到有些困惑。文學被推向邊緣,很難發揮其應有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壹些人將這種狀況歸因於商品經濟和數碼技術的沖擊,抱怨大眾文化的風行降低了讀者的品位,甚至指責文化整體水平下滑。問題的要害到底在哪裏?縱觀近年來潮水般湧現的各類作品,我們認為,不是人民大眾疏遠了文學,而是文學遺忘了自己的責任,遠離了人民。責任歷來就是文學的脊梁,是文學的生命和力量所在。

責任意味著使命和擔當。文學的責任與生俱來,無可推卸。作為人類創造的最偉大的精神財富之壹,文學是壹個時代的精神鏡像,是人民大眾的道德指引,是現實生活的審美表達,負有構建人類精神世界的重要職責。對於人民大眾來說,他們需要文學創造愛的表述、提供美的享受;也需要文學挖掘人生的意義、明晰人生的路向;更需要文學來提升自我、陶冶情操。千百年來,正是因為正視並且踐行了自己對社會分工的職責,履行了對人類理性社會分工的承諾,各類文學才得以生存和傳世。這是文學之為文學的根本。

有壹種觀點認為,真正的文學是不需要承擔責任的。“文學就是文學,除此之外沒有其它”成為時髦的口號。在類似觀念的指引下,文學的責任被置諸腦後,創作不再為社會和大眾服務,而是異化為片面追求先鋒性、專業性的貴族遊戲。在學科意義上,文學自有它的專業特性,但是,問題的關鍵在於,文學之所以能夠成為壹門獨立的學科,並具備專業性,恰恰是因為文學在社會分工中,以自己的獨特優勢,擔負起引導人民大眾精神成長的責任。放棄 了這個責任,文學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責任並不是強加給文學的負累,而是文學存在並生長的根基。對文學責任的放棄,說到底,是對文學存在意義的放棄,是對文學學科合法性的放棄。

當前,在壹些作家那裏,文學的責任遭遇各種各樣的背離。表現之壹是沈迷於技巧而放棄內容。壹些作家在創作時,考慮更多的是文本本身是否開創了前人未有的新形式,至於作品的精神內涵,作品對大眾,對社會,對民族國家所應擔負的責任,則被棄之不顧。文學創作離不開技巧和形式,但是,它又不僅僅只是技巧和形式,文學更核心的力量和價值來源於它所提供的精神內涵。沒有對人的心靈的震撼和提升,即便技巧再高超,形式再華麗,也只能使作品停留在“悅耳悅目”的初級階段,而不能“悅心悅意”、“悅神悅誌”,不能從更深的層次上發揮文學對文明進步、社會發展的作用。

(摘編自廖文《文學的責任》)

1.下列關於原文第壹、二兩段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壹項是(3分)

A.責任是文學的脊梁,是文學的生命和力量所在,文學只有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同人民保持密切的聯系,才會被人民所接受,發揮其應有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B.文學是人類創造的最偉大的精神財富,它反映了壹個時代的精神,指引了人民大眾的道德,審美地表達了現實生活,它還以構建人類精神世界為重要職責。.

C.為人民大眾創造愛的表達、提供美的享受,挖掘人生的意義、明晰人生的路向以及提升自我、陶冶情操,都應是文學的重要使命。

D.正視並且踐行自己對社會分工的職責,履行自己對人類理性社會分工的承諾,是各類文學千百年來得以生存和傳世的根本原因。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壹項是(3分)

A.盡管近年來各類作品如潮水般湧現,但真正受到人民大眾歡迎的作品並不多見,文學界內部和社會輿論都對當下文學的表現感到有些困惑。

B.文學的責任壹旦被置諸腦後,創作便不再為社會和大眾服務,而是異化為片面追求先鋒性、專業性的貴族遊戲,文學與人民的距離便會越來越遠。

C.因為文學在社會分工中,以自己的獨特優勢,引導人民大眾精神成長,所以文學能夠成為壹門既具有先鋒性,又具備專業特性的可以獨立完成的學科。

D.不顧作品的精神內涵,放棄作品對大眾、對社會、對民族國家所應擔負的責任,壹味沈迷於技巧和形式,這是文學背離其責任的壹種表現。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壹項是(3分).

A.文學被推向邊緣,其原因並非商品經濟和數碼技術的沖擊.讀者品位的降低和文化整體水平的下滑,而是文學遺忘了自己的責任,遠離了人民。

B.責任是文學存在並生長的根基。文學放棄了自己應當擔負的引導人民大眾精神成長的責任,便會失去其存在的意義和學科的合法性,也難以得到健康發展。

C.作家在進行文學創作時,需要註意作品的技巧和形式,但更要關註作品所提供的精神內涵,而精神內涵則是文學作品的核心力量和價值來源。

D.文學作品由“悅耳悅目”的初級階段上升到“悅心悅意”、“悅神悅誌”的高級階段,才能從更深的層次上發揮文學對文明進步、社會發展的作用。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壹)文盲文閱讀(19分)

張孝祥,字安國,歷陽烏江人。讀書過壹目不忘,下筆頃刻數千言,年十六,領鄉書,再舉冠裏選。紹興二十四年,廷試第壹。考官已定塤①冠多士,孝祥次之。高宗讀塤策皆秦檜語,於是擢孝祥第壹,而塤第三,授承事郎、簽書鎮東軍節度判官。先是,上之抑塤而擢孝祥壹也,秦檜已怒,既知孝祥乃祁之子,祁與胡寅厚,檜素憾寅,且唱第後,曹泳揖孝祥於殿庭,以請婚為言,孝祥不答,泳憾之。於是風言者誣祁有反謀,系詔獄。會檜死,遂以孝祥為秘書省正字。初,孝祥登第,出湯思退之門,思退為相,擢孝祥甚峻。而思退素不喜汪澈,孝群與澈同為館職,澈老成重厚,而孝祥年少氣銳,往往陵拂之。至是澈為禦史中丞,首劾孝祥奸不在廬杞下,孝祥遂罷。尋除知撫州。年未三十,蒞事精確,老於州縣者所不及。孝宗即位,知平江府。事繁劇,孝祥剖決,庭無滯訟。屬邑大姓並海囊橐②為奸利,孝祥捕治,籍其家得谷粟數萬。明年,吳中大饑,迄賴以濟……張浚自蜀還朝,薦孝祥,召赴行在③。孝祥既素為湯思退所知,及受浚薦,思退不悅。孝祥入對,乃陳“二相當同心戮力,以副陛下恢復之誌。”上嘉之。會金再犯邊,孝祥陳金之勢不過欲要盟。宣諭使劾孝祥落職,罷。俄起知潭州,為政簡易,時縱威濟之,湖南遂以無事。復待制,徙知荊南、荊湖北路安撫使。築寸金堤,自是荊州無水患。請祠,以疾卒,孝宗惜之,有用才不盡之嘆。進顯謨閣直學士致仕,年三十八。孝祥俊逸,文章過人,尤工瀚墨,嘗親書奏劄,高宗見之,曰:“必將名世。”但渡江初,大議惟和戰,張浚主復仇,湯思退祖秦檜之說力主和,孝祥出入二人之門而兩持其說,議者惜之。論曰:張孝祥早負才脧,蒞政揚聲,迨其兩持和戰,君子每嘆息焉。

(選自《宋史列傳壹百四十八》有刪節)

註:①塤(xūn):秦檜的孫子秦塤。②並海囊橐:人名,大富豪。③行在:天子所在之地,指京城。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壹項是(3分)

A.領鄉書,再舉冠裏選 冠:第壹

B.思退為相,擢孝祥甚峻 峻:急切

C.孝祥年少氣銳,往往陵拂之 陵:頂撞,冒犯

D.湯思退祖秦檜之說力主和 祖:承襲

5.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張孝祥精明能幹的壹組是(3分)

①初,孝祥登第,出湯思退之門 ②孝祥剖決,庭無滯訟

③孝祥陳金之勢不過欲要盟 ④為政簡易,時以威濟之

⑤築寸金堤,自是荊州無水患 ⑥進顯謨閣直學士致仕,年三十八

A.②③⑥ B.①⑤⑥C.①③④ D.②④⑤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折和概括,不正確的壹項是(3分)

A.張孝祥廷試奪魁,是高宗皇帝幹預的結果。高宗認為秦塤的文章說的都是他爺秦檜的話,遠不如孝祥的文章,於是把他倆的名次互換。

B.張孝祥頗有從政才能。他在撫州、平江、潭州、荊州等地任職,都取得了出色的政績,在政壇上名聲遠揚;但他仕途坎坷,屢遭罷黜。

C.張孝祥多才多藝:過目成誦,才思敏捷,擅長書法。高宗看了他寫的奏章,稱贊他的書法必定名傳後世。他英年早逝,孝宗深感痛惜。

D.張孝祥在和與戰這兩種意見中模棱兩可,時人為此惋惜。他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張浚主戰,湯恩退主和,而這兩個人都對他有知遇之恩。

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曹泳揖孝祥於殿庭,以請婚為言,孝祥不答,泳憾之。(5分)

(2)年未三十,蒞事精確:老於州縣者所不及。(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鷓 鴣

鄭谷

暖戲煙蕪錦翼齊,品流應得近山雞。

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裏啼。

遊子乍聞征袖濕,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涿日向西。

8.這首詩詠物詩重在表現什麽內容?抒發了怎樣的感情?(5分)

9.第三聯關於遊子和佳人的細節描寫,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吾嘗終日而思矣, ; ,不如登高之博見也。(荀子《勸學》)

(2) ,便得壹山,山有小口, 。(陶淵明《桃花源記》

(3)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乙 選考題

請考生將以下三、四兩大題中選定壹大題作答,只能做所選定大題內的小題,不得選做另壹大題內的小題。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壹大題記分。作答時,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題目對應的大題號塗黑。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壹(4)題。(25分)

良 心

(意大利)卡爾維諾

來了壹場戰爭,壹個叫呂基的小夥子去問他是否能作為壹個誌願者參戰。

人人都對他贊揚有加。呂基走到他們發步槍的地方,領了壹把槍說:“現在我要出發了,去殺壹個叫阿爾伯托的家夥。” 、

他們問他阿爾伯托是誰。

“壹個敵人。”他回答,“我的壹個敵人。”

他們跟他解釋說他應該去殺某壹類敵人,而不是他自己隨便想殺就殺誰。

“怎麽?”呂基說:“妳們以為我是笨蛋嗎?這個阿爾伯托正是那類敵人,是他們中的壹個。當我聽說妳們要和那麽多人打仗,我就想我也得去,這樣我就能把阿爾伯托殺了。這就是我來這兒的原因。我了解這個阿爾伯托,他是個惡棍。他背叛了我,幾乎沒個由頭,他讓我在壹個女人那兒變成了小醜。這是舊話了。如果妳們不相信我,那我可以把整個經過跟妳們講壹下。”

他們說行了,這已經夠了。

“那麽,”呂基說:“告訴我阿爾伯托在哪兒,我這就去那兒和他幹壹場。”

他們說他們不知道。

“不要緊。”呂基說,“我會找到人告訴我的。遲早我要逮住他。”

他們說他不能那樣做,他得去他們叫他去的地方打仗,殺恰好在那裏的人。關於阿爾伯托,他們是壹無所知。

“妳們看,”呂基堅持說:“我真是應該跟妳們講壹下那件事。因為這個家夥是個真正的惡棍,妳們去打他是完全應該的。”

. 但是其他人不想知道。

呂基看不出這是什麽原因:“抱歉,也許我殺這個或哪個敵人對妳們而言是壹樣的,可是如果我殺了壹個和阿爾伯托沒關系的人,我會難受的。”

其他人不耐煩了。其中壹個人頗費了番口舌,跟他解釋戰爭是怎麽回事,他為什麽不可以認定自己要殺的某人是敵人。

呂基聳了聳肩。“如果事情是這樣的話,”他說,“妳們就別把我算上了。”

“妳已經來了,妳就得呆下去。”他們吼道。

“向前走,壹、二,壹、二!”這樣他們就把他送上戰暢了。

呂基悶悶不樂。他可以隨手殺人,但那不過是為了看看他是否可以找到阿爾伯托,或者阿爾伯托的家人。他每殺壹個人,他們就給他壹個獎章,但他悶悶不樂。“如果我殺不了阿爾伯托,”他想,“那我殺那麽壹大堆人是壹點都不值得的。”他感覺很糟。

同時他們仍在不斷地給他頒發獎章,銀的,金的,各種各樣的。

昌基想:“今天殺壹點,明天殺壹點,他們就會越來越少,然後就會輪到那惡棍了。”

.但是在呂基可以找到阿爾伯托前,敵人投降了。他感覺糟透了,自己殺了那麽多的人,卻毫無意義。現在,因為和平了,他就把他的獎章都裝在壹個袋子裏,去敵國到處轉悠,把獎章分給死者的妻子和孩子。

這樣轉悠的時候,他遇上了阿爾伯托。

“好,”他說,“遲來總比不來好。”他就把他殺了。

那樣他就被捕了,被指控為謀殺並判處絞刑。在審判中,他不停地說他這樣做是為了自己的良心,但沒人聽他的。

(選自《卡爾維諾寓言作品選》,毛尖譯)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

A.呂基願意作為誌願者參戰,原本只是為了殺壹個恰好在敵方的屬於他個人的敵人阿爾伯托,這壹想法在戰場上卻始終無法實現,於是他隨手殺人,得了不少獎章。

B.呂基從壹開始就想要復仇,阿爾伯托的死就在情理之中。呂基殺了那麽多人未受到審判,這壹次卻被處以絞刑,結尾實在是出人意料,表現了法律的無情和公正。

C.本文故事情節較為單純,所敘之事並不復雜,但主人公形象鮮明,內涵豐富,思想深刻,耐人尋味,這種藝術效果得益於作家不動聲色、沈著冷靜的敘述。

D.戰爭結束後他到敵國去轉悠,終於發現並殺掉了阿爾伯托,被指控為謀殺並判處絞刑。但他覺得只有這樣做才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於是他心安理得地接受了這壹結果。

E.小說語言簡潔洗練,幽默風趣。風格上和壹般現實主義小說不同,情節有些荒誕而並不離奇古怪,人物不多卻饒有趣味,很像壹則寓言故事。

(2)這篇小說在故事情節安排上,有哪些主要的特點?請簡要概括。(6分)

(3)小說中的“他們”是什麽人?“他們"和主人公呂基最大的區別是什麽?(6分)

(4)主人公呂基為了殺壹個他個人的敵人而參戰,在戰場上殺了許多敵人.獲得了不少獎章。戰爭結束後,他到敵國發現了自己的敵人,並把他殺掉,結果被指控為謀殺並判處絞刑,在審判中,他壹再說他這樣做是為了自己的良心但沒人聽他的。請妳就對“戰爭”、“敵人”和“良心”三個問題的理解,任選壹個問題,結合全文,談談妳的看法。(8分)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調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南開之父張伯苓

候傑 秦方

1876年4月5日,張伯苓出生在天津壹個貧寒的塾師家中。十五歲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位於天津的北洋水師學堂。1895年,張伯苓成為北洋水師學堂航海科第五屆畢業生。

就在前壹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中國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災難和打擊。不久,當張伯苓去海軍的“通濟”艦實習時,“通濟”艦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輝煌,艦船設備七零八落,無人整修,船上官兵也個個士氣低落,官不官,兵不兵,整日吃吃喝喝,不務正業。張伯苓第壹次感到自己軍事救國的理想受到嚴峻的挑戰。張伯苓悲憤填胸,深受刺激。他決心從海軍退役,投身於教育事業。

天假其時,天津社會名流、曾任清末翰林院編修、貴州學政等職的嚴修正在為產氏家館延請塾師,經人介紹,張伯苓和嚴修結識,受聘到嚴氏家館任教。他此後在教育實踐中得益於嚴修之處頗多。他經常對學生們說:“真萬幸,遇到嚴先生。嚴先生可以說是今之聖人。”

民國初年,作為中國最重要的近代工商業城市,天津顯示出勃勃生機。張伯苓敏銳地察覺到社會的發展對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的渴求,遂下定決心盡自己的最大力量創辦壹所大學,也為中學學校的優秀畢業生繼續深造提供條件。放眼國內,要麽是像北京大學這樣的國立大學,要麽是得到國外教會支持發展起來的教會大學,並沒有較完善的、非常成功的私立大學可資參考借鑒。為此,他遠渡重洋,於1917年8月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研修高等教育。著名教育家杜威、克伯屈、桑代克等本指導張伯苓學習了有關教育學、教育哲學、心理學、教育行政等方面的課程。張伯苓還拜訪了壹些教育學家,如與凱爾鮑德裏教授就中美教育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切磋。凱爾鮑德裏教授認為中國的學校應該向學生灌輸壹些***和思想,以樹立民主觀念和公***群體意識,抵消長期以來封建思想所產生的影響。這番話讓張伯苓沈思良久。

歸國後,他就雷厲風行地組織起南開大學籌備委員會,負責規劃設計校園、宿舍、教學樓等具體事宜,並且開始在外面四處奔波,為創辦大學籌募經費。1919年秋,張伯苓的努力終於結出了豐碩的果實——南開大學正式宣告成立。

創校伊始,張伯苓就表現出極強的開拓進取精神和服務意識。早在美國研修教育學的時候,張伯苓就開始留心,在中國留學生中為南開大學物色教師人才。很多中國留學生在畢業歸國之後,也直接來到了南開任教。南開大學剛剛成立不久,在張伯苓的周圍,就陸續聚集起壹個兢兢業業為南開大學發展盡心盡力的優秀教師群體。張伯苓尊重每壹位教師,每壹位新教師到校,總要舉行歡迎茶話會,並由學校拔給壹間宿舍,裏面各種家具用品壹應俱全,每天還派專人清掃,讓人產生到家的感覺。

在培養教學、科研人才方面,張伯苓更是想方設法為有潛力的教師提供深造的機會。化學系的楊石先教授,到南開大學之後工作成績非常突出,張伯苓遂用美國羅氏基金派他去美國繼續攻讀博士學位。楊石先獲博士學位之後,謝絕了德國的高薪聘請,重新返回青開大學任教,成為南開大學理學院的奠基人之壹。或許,吳大猷的壹番話最能集中表達教師們***同的心聲:“張伯苓校長在聲望、規模、待遇不如其他大學的情形下,籍伯樂識才之能,聘得年輕學者,予以研教環境,使其繼續成長,卒有大成。這是較壹所學校藉已建立之聲望、設備及高薪延聘已有聲望之名|家,更為難能可貴得多了。前者是培育人才,後者是延攬現成的人才。”從這觀點看,南開大學實有極高的成就。

張伯苓為南開掙下數百萬產業,從沒有在自己身上亂花過壹分錢。在天津市內開會時,他經常以步代車。壹次散會時,有服務員詢問張伯苓的車號是多少,他隨口答道:“11號。”該服務員找來找去也沒發現11號車。等他看到張伯苓已經走遠的背影,這才領悟“11號”就是步行的意思。張伯苓給教授們修建了寬敞的住宅,但是自己卻住在南開中學後面壹個羊皮市場的簡陋平房裏。有壹次張學良去拜訪他,汽車在附近轉了好長時間,最後在那壹條曬滿了羊皮,散發著惡臭的小路上,找到張伯苓的居所,張學良不禁對張伯苓的簡樸深表敬佩。

張伯苓是壹位與時俱進的愛國教育家:他創業南開,功在國家,為發展我國近代教育作出了重要貢獻。

(節選自《張伯苓》河北教育出版社,有刪改)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與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壹百多年前的中國,甲午海戰慘敗,國運衰微。張伯苓痛感國家和民族的危亡,雖然軍事救國的理想破滅了,但是他設有消沈,而是萌發了教育救國的思想。

B.因為有了嚴修的幫助和支持,張伯苓才能創辦南開大學。所以他經常對學們生說:“真萬幸,遇到嚴先生。嚴先生可以說是今之聖人。”

C.為了開辦大學,張伯苓曾赴美國留學取經。他就讀於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師從杜威、克伯屈、桑代克等教育名家,就中美教育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地切磋。

D.成就偉大事業者,必然具有偉大的精神和人格。張伯苓畢生不圖私利,開拓進取,壹心為南開的發展壯大和國家的富強昌盛而操勞,表現了可貴的責任擔當。

E.張伯苓尊重人才,盡可能地為教師創造較好的教學條件,提供深造機會,因此很多中國留學生謝絕國外的高薪聘請,畢業歸國後就直接來到了南開任教。

(2)本文表現了張伯苓哪些可貴的品質?請簡要概括。(6分)

(3)第七段中引用吳大猷的壹番話有什麽作用?請結合文本分析。(6分)

(4)張伯苓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人認為是他有遠大的理想抱負,有人認為是他有傑出的才能.有人認為是他看高尚的品行修養。請妳就對“理想”、“才能”、“品德”三個方面原因的理解,任選壹個方面,結合全文,談談妳的看法。(l8分)

第Ⅱ卷 表達題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擁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壹項是(3分)

A.很多人通過《三國演義》這本小說來了解三國歷史,並在茶余飯後津津樂道。但我們不能得魚忘筌,在把演義故事“付諸笑談”時,也別忘了探尋其歷史真相。

B.他既是著名的油畫家又是國畫家,具有這樣藝術創造力的畫家在當代繪畫史上尚不多見。鐘靈毓秀的秦川大地之上誕生了這樣傑出的藝術家,真是令人驚嘆。

C.春節期間,省直機關.些回到農村過年的幹部,目睹了發生在全省各個角落的變化,同時通過交流溝通,切身體驗,對廣大人民群眾的訴求和心願感同身受。

D.“中華學生愛眼工程”打著慈善幌子掙錢,制造寶寶玩具的生產原料竟然是醫療垃圾…….讓人們沈重思考的是,晚會上被曝光的喪失誠信的經營者們,也許只是冰山壹角。

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壹句是(3分)

A.數據顯示,截至1937年,營造學社野外實地測繪重要古建築達206組,因此探索出研究中國古建築的壹整套的科學方法,為撰寫中國建築史奠定了紮實的科學體系。

B.在總結以往治理經驗的基礎上,他們提出新修加固堤防55公裏,新建橋梁9座,對已成堤防進行硬化、綠化、美化,綠化堤坡60公裏,灘區清障20平方公裏等。

C.旅遊市場價格上漲也體現了壹定的供需矛盾,這就導致海鮮個別品種價格上漲過快。看來,能否保證“高價高質”,確保遊客滿意度高,仍需政府部門進壹步加大監管力度。

D.許多網友在微博中表示,《小麥進城》中,感悟到了當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對普通人的深刻影響,體味到了通過誠實勞動實現過上幸福生活的“中國夢”的喜悅。

15.把下列句子組成壹段語意連貫的文字,排序最恰當的壹項是13分)

人的本質是壹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 。 _,____。____,____,熏陶、感染了壹代代革命者和建設者,對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產生了重要推動作用。

①社會越是現代化,對人的這種要求就越強烈

②人生活於各種社會關系之中,需要通通為他人服務體現自身的價值

③無論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建設時期

④人民至上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

⑤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都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

A.①②③⑤④⑥ B.②①④⑥③⑤ C.③⑤②①⑥④, D.④⑥③⑤①②

16.在下面的文字的空白處填寫恰當的修飾語,並選這壹事件中的人物發表評論,要求用反問句式。l5分)

兩歲的小悅悅在路上被壹輛面包車撞倒和碾軋,18個路人先後經過,但都當沒看見,而其間悅悅又被壹輛貨車碾軋過去。壹位撿垃圾的阿婆發現了躺在地上的悅悅,她____放下手上的麻袋, 地把受傷的小悅悅抱在懷裏,然後向四周大聲呼救。

評論:

17.在下面文段的空缺處填寫適當的語句,使每個句子都構成比喻句,並且有壹定的文采。每空10個字左右。(6分)

荒漠地帶的胡楊林是壹道美麗的天然景觀。①茂密的胡楊林,不但在防風固沙中起著重大的作用,而且是野生動植物____;②幹桔的胡楊林,____,守護著身後的草原;③尼雅河下遊兩岸的胡楊林,____,屹立在塔克拉碼幹沙漠面前,阻擋著流沙的侵襲。

六、寫作(60分)

1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二篇不少於800宇的文章。l60分)

在奧運會或世博會上,妳壹定看到誌願者的身影。誌願者是指不以物質報酬為目的,利用自己的時間、技能等資源,誌願為社會和他人提供服務和幫助的人。前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在“2001國際誌願者年”啟動儀式上的講話中指出:“誌願精神的核心是服務、團結的理想和***同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的信念。”這句話指出了誌願精神的本質,表達了人們對誌願服務的由衷贊美。

壹項調查顯示,87的受訪者知道並贊同“誌願精神”,96的受訪者會為“誌願精神”感動,53的受訪者願意接受誌願者服務,有21的受訪者表示會參加誌願者行動,僅11的受訪者表示參加過誌願服務。

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