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全文翻譯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全文翻譯

廉頗藺相如列傳 司馬遷《史記》 全文翻譯

廉頗是趙國優秀的將領。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擔任趙國的大將,攻打齊國,大敗齊軍,奪取了陽晉,被任命為上卿。於是廉頗以他的勇猛善戰而聞名於諸侯各國。

藺相如是趙國人,做趙國宦官頭目繆賢的門客。

趙惠文王時,趙國得到楚國的和氏璧。秦昭王聽說這件事,派人送給趙王壹封信,說願意用十五座城給趙國,請求換取和氏璧。趙王跟大將軍廉頗及許多大臣商量:想把這塊寶玉給秦國,又怕得不到秦國的城,白白受欺騙;想不給吧,又擔心秦兵打過來。主意拿不定,想找個可以派遣去回復秦國的人,又找不到。

宦官頭目繆賢說:“我的門客藺相如可以出使。”趙王問:“您根據什麽知道他可以出使呢?”繆賢回答說:“我曾經犯有罪過,私下打算要逃到燕國去。我的門客藺相如阻攔我說:‘您憑什麽知道燕王(會收留您)?’我告訴他,我曾跟隨大王與燕王在邊境相會,燕王私下握著我的手說‘願意交個朋友’,憑這個知道他,所以打算去他那裏。藺相如對我說:‘如今趙國強,燕國弱,您又受趙王寵幸,所以燕王想跟您結交。現在您竟從趙國逃奔到燕國,燕王害怕趙國,這種形勢下燕王壹定不敢收留您,反而會把您捆綁起來送回趙國的。您不如袒胸露臂,趴在斧質上請罪,就能僥幸得到趙王赦免’。我聽從了他的意見,幸而大王赦免了我。我私下認為藺相如是個勇士,有智謀,應該是可以出使的。”

於是趙王召見藺相如,問他:“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換我的璧,可不可以給他?”藺相如說:“秦國強大,趙國弱小,不能不答應他的要求。”趙王說:“拿走我的璧,不給我城,怎麽辦?”藺相如說:“秦王用城換璧而趙國不答應,理虧的是趙國;趙國給秦璧而它不給趙國城,理虧的是秦國。比較這兩種對策,寧可答應秦的請求而讓它負理虧的責任。”趙王問:“可以派誰去呢?”藺相如回答說:“大王果真找不到人,我願意捧著和氏璧出使秦國。城給了趙國,就把璧留在秦國;城池不給趙國,我保證完整無缺地把和氏璧帶回趙國。”趙王就派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向西進入秦國。

秦王坐在章臺宮接見藺相如。藺相如捧著和氏璧呈獻給秦王。秦王非常高興,把和氏璧傳給妃嬪及侍從人員看,群臣都歡呼“萬歲”。藺相如看出秦王沒有把城酬報給趙國的意思,就上前說:“璧上有點毛病,請讓我指給大王看。”秦王把和氏璧交給藺相如。藺相如於是捧著璧退了幾步站住,背靠著柱子,怒發豎立,像要把帽子頂起來。他對秦王說:“大王想要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給趙王,趙王召集所有大臣商議,都說:‘秦國貪婪,依仗它強大,想用空話來求和氏璧,補償給趙國的城恐怕得不到。’打算不給秦國和氏璧。但是我認為平民之間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騙,何況是大國之間的交往呢!而且因為壹塊璧的緣故惹得強大的秦國不高興,不應該。於是趙王齋戒了五天,派我捧著和氏璧,在朝堂上行過叩拜禮,親自拜送了國書。這是為什麽?為的是尊重大國的威望而表示敬意。現在我來到秦國,大王卻在壹般的宮殿裏接見我,禮節顯得十分傲慢;得到璧後又將它傳給妃嬪們看,以此來戲弄我。我看大王無意補償給趙國十五座城,所以又把它取回來。大王壹定要逼迫我,我的頭現在就與和氏璧壹起撞碎在柱子上!”

藺相如拿著那和氏璧,斜視著柱子,就要撞擊在柱子上。秦王怕他撞碎和氏璧,就婉言道歉,堅決請求他不要把和氏璧撞碎,並召喚負責的官吏察看地圖,指點著說要把從這裏到那裏的十五座城劃歸趙國。

藺相如估計秦王只不過以欺詐的手段假裝把城劃給趙國,實際不能得到,就對秦王說:“和氏璧是天下公認的寶貝,趙王敬畏大王,不敢不獻出來。趙王送璧的時候,齋戒了五天。現在大王也應齋戒五天,在朝堂上安設“九賓”的禮節,我才敢獻上和氏璧。”秦王估計這種情況,終究不能強奪,就答應齋戒五天,把藺相如安置在廣成賓館裏。

藺相如估計秦王雖然答應齋戒,也必定違背信約,不把城補償給趙國,就打發他的隨從穿著粗布衣服,懷揣那塊璧,從小道逃走,把它送回趙國。

秦王齋戒五天後,就在朝堂上設了“九賓”的禮儀,延請趙國使者藺相如。藺相如來到,對秦王說:“秦國自從秦穆公以來的二十多個國君,不曾有壹個是堅守信約的。我實在怕受大王欺騙而對不起趙國,所以派人拿著璧回去,已經從小路到達趙國了。再說秦國強大而趙國弱小,大王派壹個小小的使臣到趙國,趙國會立刻捧著璧送來。現在憑借秦國的強大,先割十五座城給趙國,趙國怎麽敢留著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騙大王的罪過應該處死,我請求受湯鑊之刑。希望大王和大臣們仔細商議這件事。”

秦王和大臣們面面相覷,發出無可奈何的苦笑聲。侍從中有的要拉藺相如離開朝堂加以處治。秦王就說:“現在殺了藺相如,終究不能得到和氏璧,反而斷絕了秦、趙的友好關系。不如趁此好好招待他,讓他回趙國去。難道趙王會因為壹塊璧的緣故而欺騙秦國嗎?”終於在朝廷上接見藺相如,完成接見的禮節,送他回趙國去了。

藺相如回國以後,趙王認為他是個賢能的大夫,出使到諸侯國家能不受辱,就任命他做上大夫。

此後秦國沒有給趙國城池,趙國也到底沒有把和氏璧給秦國。

後來,秦軍攻打趙國,攻下石城。第二年秦軍又攻打趙國,殺了趙國兩萬人。秦王派使臣告訴趙王,打算與趙王和好,在西河外澠池相會。趙王害怕秦國,想不去。廉頗、藺相如商量說:“大王不去,顯得趙國既軟弱又怯懦。”趙王於是動身赴會,藺相如隨行。廉頗送到邊境,跟趙王辭別時說:“大王這次出行,估計壹路行程和會見的禮節完畢,直到回國,不會超過三十天。如果大王三十天沒有回來,就請允許我立太子為王,以便斷絕秦國要挾趙國的念頭。”趙王同意廉頗的建議,就和秦王在澠池會見。

秦王喝酒喝得高興時說:“我私下聽說趙王喜好音樂,請趙王彈彈瑟吧!”趙王就彈起瑟來。秦國的史官走上前來寫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與趙王會盟飲酒,命令趙王彈瑟。”藺相如走向前去說:“趙王私下聽說秦王善於演奏秦地的樂曲,請允許我獻盆缶給秦王,(請秦王敲壹敲),借此互相娛樂吧!”秦王發怒,不肯敲缶。在這時藺相如走上前去獻上壹個瓦缶,趁勢跪下請求秦王敲擊。秦王不肯敲擊瓦缶。藺相如說:“(如大王不肯敲缶),在五步距離內,我能夠把自己頸項裏的血濺在大王身上!”秦王身邊的侍從要用刀殺藺相如,藺相如瞪著眼睛呵斥他們,他們都被嚇退了。於是秦王很不高興,為趙王敲了壹下瓦缶。藺相如回頭召喚趙國史官寫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為趙王擊缶。”秦國的眾大臣說:“請趙王用趙國的十五座城為秦王祝壽。”藺相如也說:“請把秦國的都城鹹陽送給趙王祝壽。”

直到酒宴結束,秦王始終未能占趙國的上風。趙國又大量陳兵邊境以防備秦國入侵,秦軍也不敢輕舉妄動。

澠池會結束後,回到趙國,因為藺相如功勞大,趙王任命他做上卿,位在廉頗之上。

廉頗說:“我做趙國的大將,有攻城野戰的大功勞,而藺相如只不過憑著幾句言辭立了些功勞,他的職位卻在我之上。再說藺相如本來是卑賤的人,我感到羞恥,不甘心位居他之下!”揚言說:“我碰見藺相如,壹定要侮辱他。”藺相如聽到這些話後,不肯和他會面,每逢上朝時常常托辭有病,不願跟廉頗爭位次的高下。過了些時候,藺相如出門,遠遠看見廉頗,就掉轉車子避開他。

在這種情況下,門客壹齊規勸他說:“我們離開父母兄弟而來侍奉您,不過是因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現在您與廉頗職位相同,廉將軍散布壹些惡言惡語,您卻怕他,躲著他,怕得太過分了。平庸的人對這種情況尚且感到羞恥,更何況是將相呢!我們實在沒有才能,請允許我們告辭離開吧!”藺相如堅決挽留他們,說:“妳們看廉將軍與秦王相比哪個厲害?”門客回答說:“(廉將軍)不如秦王厲害。”藺相如說:“憑秦王那樣的威風,我藺相如敢在秦的朝廷上呵斥他,侮辱他的臣子們。相如雖然才能低下,難道偏偏害怕廉將軍嗎?但是我想到這樣壹個問題: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輕易侵犯趙國,只因為有我們兩個人存在啊!現在如果兩虎相鬥,勢必不能都活下來。我之所以這樣做,是以國家之急為先而以私仇為後啊!”

廉頗聽到這話,解衣赤背,背著荊條,通過門客引導到藺相如家門請罪,說:“我這個粗陋卑賤的人,不知道將軍寬容我到這樣的地步啊!”

兩人終於和好,成為誓同生死的朋友。

語言現象歸納整理

1、通假字

⑴可與不:不,通“否”。

⑵臣願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手托。

⑶拜書送於庭:庭,通“廷”,接受朝拜和處理政務的地方。

⑷如有司案圖:案,通“按”,察看。

⑸秦自繆公以來,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繆,通“穆“。

⑹唯大王與群臣孰計義之:孰,通“熟”,仔細。

2、壹詞多義

⑴負①秦貪,負其強(依仗,憑借)

②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辜負,對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違背)

④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使...承擔)

⑤謙頗聞之,肉袒負荊(背著)

⑵使①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從者衣褐(讓)

④大王乃遣壹介之使(使臣)

⑶引①引趙使者藺相如(引見,延請)

②左右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車避匿(牽,拉,引申為掉轉)

⑷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白白的)

②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只,只不過)

⑸幸①而君幸赦臣(幸好,僥幸)

②而君幸於趙王(寵幸)

⑹以①以勇氣聞於諸侯(憑)

②願以十五城請易璧 (用,拿)

③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 (來,連詞)

④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 (用以,用來)

⑤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麽仇也 (因為)

3、古今異義

⑴拜為上卿--拜,授予官職

⑵欲勿與,即患秦兵之來--患,憂慮,擔心

⑶請以鹹陽為趙王壽-壽,向人敬酒或獻禮

⑷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去,離開;親戚,近親及姻親.

⑸請指示王--指示,指給...看

⑹於是相如前進缶--前進,上前進獻

⑺宣言曰:事見相職必辱之--宣言,揚言,到處說

⑻布衣之交--布衣,平民.

4、詞類活用

⑴名詞作動詞

①舍相如廣成傳舍--舍,安置住宿

②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殺

③乃使從者衣褐--衣,穿

⑵名詞作狀語

①而相如庭斥之-廷,在朝廷上

②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間,從小路

⑶使動用法

①完璧歸趙-完,使...完整

②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

③寧許以負秦曲-負.使...承擔

④畢禮而歸之-歸,使...回去

⑷意動用法

①且庸人尚羞之-羞,以...為羞恥

②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先,以...為先;後,以...為後

5、文言句式

⑴判斷句

①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②和氏璧,天下***傳寶也.

③我為趙將

⑵被動句

①而君幸於趙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⑶倒裝句

①賓語前置:何以知之.

②定語後置:求人可使報秦者

③介賓短語後置:以勇氣聞於諸侯

拜送書於廷

遂與秦王會澠池

大王見臣列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