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成都為什麽會被稱作最具幸福感城市?

成都為什麽會被稱作最具幸福感城市?

作為旅遊城市,高消費低收入的現象無法改變。表面光鮮亮麗,背後苦不堪言。

近日,2022年“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揭曉,前三名基本上還是成都、杭州、寧波這三家,而成都則已是連續十幾年位居榜首,從未讓出過。其余城市中南京、青島、長沙、西寧,則是最近三年連續上榜,廣州則是在前年和今年三年內兩次上榜。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評選始於2007年,每年組織壹次,設定了壹個評價體系,包括就業指數、居民收入指數、生活品質指數、生態環境指數、城市吸引力指數等9個壹級指標以及上百個二級細分指標。

評選方式上會通過大數據采集、問卷調查、材料申報、實地調研、專家評審等方式進行,整個調查推選活動壹般會耗時兩個多月。總之,既有詳細的評價體系又有嚴格的組織實施,給人的感覺就是很正式、很正規,讓妳覺得這個榜單含金量很高。

這項評選活動是由壹家媒體主辦的。從每年盛大的發布會來看,很多人還是很看重這個榜單的。

今年杭州市委書記劉捷在接受該媒體采訪時表示:“讓我們倍受鼓舞的是,杭州已連續15年入選‘最具幸福感城市’,並在2019年獲評全國唯壹的‘幸福示範標桿城市’。這是新時代非凡十年杭州改革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的重要呈現,是新時代杭州人民團結奮鬥、***建***享幸福家園的最好詮釋。”

其他多個上榜城市的書記、市長等主要領導也有發表獲評感言。另外從今年報道來看,壹個城市獲評,代表這個城市上臺領獎的,壹般都是市長或者副市長,而城市獲獎,該城市的官方媒體通常也會側重報道,各地官方對這壹獎項的看重可見壹斑。

看結果,首先上榜的城市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的省份,而其中又以長三角為主,這些地方本來就相對富庶,工作機會多,生活也很便利,居民幸福感本身就不容易下降,所以城市也就不容易“落榜”。

長三角與珠三角本來就是中國經濟最具活力的兩個區域,這些地方的城市入選看起來很合理,但對這些地方沒有入選的城市來說,恐怕也說明不了什麽。這兩個區域的文化同質性很高、經濟聯系很緊密,要說區域內部不同城市之間有什麽質的區別,恐怕還是很牽強的。這壹點,可以充分說明這壹類評選的局限性。

其次,當壹個城市的管理者很看重這個榜單時,會不會認為“落榜”就是某種意義上的失敗?比如連續雄踞榜首多年的成都,如果哪壹年突然落榜,主政者會不會覺得這是自己的工作失誤?所以我相信,換了誰當領導,都不會輕易讓自己的城市“落榜”。

還有壹個問題,主政者希望自己城市上榜,而壹個城市的當地居民壹般也對自己的城市有感情,只要城市管理不是太差,壹般都會給好評。那麽如果受訪者知道這是在評選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的調查,填寫問卷時肯定會有壹定的傾向性選擇。

設想壹下,如果我是成都居民,知道成都連續霸榜第壹,我肯定也會繼續給成都好評,還必須是十分好評。也就是,作為受訪者的普通居民,恐怕也會想壹定不能讓自己的城市“落榜”。自己生活在壹個官方認定的“最具幸福感的城市”,這本身就挺幸福的,挺讓別人羨慕的,不是嗎?

筆者簡單梳理了壹下最近這三年最具幸福感城市的變化情況,其中省會及計劃單列市的榜單中,每年的10個獲評城市中,成都、杭州、寧波、南京、青島、長沙、西寧這7個城市是連續三年蟬聯上榜。

而地級市的統計結果是,有溫州、臺州、泰州、威海、無錫5個城市三年連續上榜,5個城市三年兩次上榜。縣級市變化情況是,其中江蘇省太倉市7個縣級市三年連續上榜。而最具幸福感城區的統計顯示,杭州市富陽區等4個城區三年連續上榜,5個城區三年兩次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