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出自唐·韓愈《調張籍》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意思是如同螞蟻企圖去撼動大樹,可笑他們也不估量壹下自己的力量。
在這兩句詩中詩人借助於比喻的藝術手法將李杜的文章比作參天大樹,誹謗李杜的小人比作螞蟻,表達了對李杜二人的維護、崇敬之情。
詩人這樣寫那些妄圖詆毀李白杜甫的輕薄後生“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從中可以看出那些輕薄者的不自量力。設喻貼切,形象生動,後世提煉為成語,早已家喻戶曉了。
創作背景
唐朝時期,李白、杜甫剛去世不久,就有人對這兩位詩人的作品妄加詆毀,韓愈對此很不滿意,就寫給好友《調張籍》壹詩:“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得到張籍的贊同。
此詩是“論詩”之作,在本詩中,作者通過豐富的想象和誇張、比喻等表現手法,在塑造李白、杜甫及其詩歌的藝術形象的同時,也塑造出作者本人及其詩歌的藝術形象,生動地表達出詩人對詩歌的壹些精到的見解,這正是本詩在思想上和藝術上的成功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