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中原工學院廣播影視學院的學院簡介

中原工學院廣播影視學院的學院簡介

2011年5月中原工學院廣播影視職業學院,鄭州廣播電視學校整體並入河南藝術職業學院,

河南藝術職業學院是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壹所公辦的全日制高等藝術院校。為優化河南省高等教育結構,推進文化強省建設,河南省委、省政府整合河南藝術職業學院和中原工學院廣播影視職業學院籌建中原文化藝術學院。鑒於更名中原文化藝術學院有待教育部審批,兩校合並後暫使用河南藝術職業學院校名。 新組建的河南藝術職業學院現有鄭州市惠濟區西山路2號和金水區文化路79號兩個校區,總占地面積684畝、建築面積12.3萬平方米、教學實驗設備價值2600 萬元、圖書館藏書33.3萬冊。學院以培養文化藝術管理、藝術創作與實踐、廣播影視傳媒類等專業高等實用人才為主,設置有12個教學系(部),開設有23個專科層次專業(含方向),現有全日制在校生5800人

建築設計 體現河南人精神

中原文化藝術學院新校區規劃:建築主要包括常香玉藝術中心、美術館、音樂廳和綜合樓。其中,常香玉藝術中心可以容納3000人,美術館有5000平方米,是中南地區最大的美術館,音樂廳是專用音樂廳,這在國內都很少見。

而學校內部的建築則是按漢唐風格走下來,每棟樓的樓角都是仿鬥拱,色彩也以藍灰色為主。“藍灰色顯得莊重、沈穩。”還有很重要的壹點,學校的每兩個建築中都有回廊,學生可以在任何兩個建築中穿行。各個教學區都像北京的壹個小四合院,每個小四合院都是壹處景觀。

中原文化藝術學院的建築風格及設計***經過了13次專家論證,但每次論證都有兩處讓大家稱贊不已,從平面圖上看,圖書館在學校的最中心,與周邊的建築形成了壹個子宮模樣。這也恰恰表明,中原大地孕育了中華文明,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綜合樓的設計,從整體上看,它呈人字形,仿佛壹雙手在做“合十”狀。雙手合十表示感恩,黃如論為河南捐贈3億元建設中原文化藝術學院,任何壹個河南人都會對黃如論先生的善舉表示感謝,而綜合樓的設計就是感恩、真誠的最好體現。

學院成立後,將面向全國遴選專家型學者。

黃如論在考察時說,要在保證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施工進度;作為中原文化藝術學院的標誌性建築,綜合樓的建設要體現出中原文化的氣息和厚重,要將新的理念、新的創意運用到建設中,保證百年不落後。 2010年4月14日 中原文化藝術學院在索菲特國際飯店舉行揭牌儀式

2010年5月24日 中原文化藝術學院在鄭州新區中牟產業園區舉行奠基儀式

2010年10月20日 中原文化藝術學院在鄭東新區中牟產業園區正式開工建設

2011年5月 中原工學院廣播影視職業學院,鄭州廣播電視學校正式並入河南藝術職業學院

2011年9月 學院將以河南藝術職業學院名義與鄭州大學聯合培養本科生,首批五專業將開始招生

2012年9月 全部學生搬入新校區 2011年5月 河南省省政府發布人事任命:

任命盧大偉(省長助理,協助孔玉芳副省長分管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發展等方面的工作)為中原文化藝術學院(籌建)院長。

任命勾誌霞(女、原中原工學院廣播影視學院院長)為合並後河南藝術職業學院院長。

任命宋偉、勾誌霞(女、中原工學院廣播影視學院院長)為中原文化藝術學院(籌建)副院長。 今年將以河南藝術職業學院的名義和鄭州大學聯合招收本科專業

首批五個本科專業

今年招生計劃

廣播電視新聞學(播音與主持藝術方向)40人(文35 理5) 就讀於河南藝術職業學院文化路校區(原中原工學院廣播影視學院)

廣播電視新聞學(編導方向)40人 (文35 理5)就讀於河南藝術職業學院文化路校區(原中原工學院廣播影視學院)

音樂表演文科 40人 (聲樂25人器樂15人) 就讀於河南藝術職業學院西山路校區

藝術設計文科40人 就讀於河南藝術職業學院西山路校區

繪畫文科40人 就讀於河南藝術職業學院西山路校區

鄭州大學與河南藝術職業學院聯辦

學院過去 學院位於鄭州市文化路79號,占地面積84畝,建築面積52000多平方米,其中教學用房1.3萬平方米、學生宿舍用房1.7萬平方米、實驗樓2800平方米、圖書館2200平方米、行政辦公用房3200平方米,擁有價值1500多萬元的教學實驗實習設備,圖書館各類圖書31萬多冊,影視音像資料萬余冊。近年來,學院發展迅速、勢頭較好,被省教育廳評為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普通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教育系統先進集體,被省廣播電影電視局評為電系統先進集體,被鄭州市評為花園式單位、衛生先進單位、精神文明單位、安全保衛先進單位。

廣播影視學院充分依托廣播影視系統的獨特優勢,專業設置特色突出、鮮明。學院設有學院辦公室、黨委辦公室、人事教育部、財務部、招生就業指導辦公室、教務部、督導室、學生工作部、電視藝術系、影視動畫系、新聞傳媒系、信息工程系、基礎教學部、影視教育中心、成人教育部、後勤管理服務公司、總務部、膳食科、保衛部***19個系、部、室,擁有壹支結構合理、素質精良、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現有在職職工218人,其中專職教師168人,碩士及研究生以上學歷的22人、副高級以上職稱的23人,具有“雙師”素質的39人。學院還從電臺、電視臺等相關行業單位聘請有實踐經驗的專業人員來校任教,充實專業教師隊伍,提高實踐教學的能力和水平,從而為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學院依托廣播影視行業,突出辦學特色,面向國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全生3000多人。開設有播音與主持、編導、空中乘務、新聞采編與制作、影視表演、電視節目制作、攝影攝像技術、動漫設計與制作、影視動畫、影視廣告、影視多媒體技術、廣播電視技術等18個行業特色突出的專科專業(含方向)。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治學嚴謹,有目前全省高校最大、設施齊全的電視演播廳、新聞演播室、虛擬演播室、二維制作機房、三維制作機房、動畫制作車間、動畫檢驗室、線性編輯機房、非線性編輯機房、視聽閱覽室、播音練習間(河南省播音員等級測試中心在此設立)、播控機房、先進的計算機房、視音頻工作站、校園局域網、多媒體教室,電視發射、微波調頻、中短波廣播發射機房、衛星接收系統及電工、電子、無線電測量、接收、聲像設備等三十多個專業實驗室,還擁有校園廣播站、校園有線電視臺等。

有中央三臺、省廣播電臺、電視臺、河南影視制作集團及23多個大中型廣播電視發射臺站是學生的校外實習基地,這些為學生在實驗、實踐中鍛煉應用能力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以獨具的辦學優勢屹立於我省高校之林。同時開辦有北京廣播學院現代遠程教育《廣告學》、《通信工程》、《新聞學》(電視編輯方向)等專升本專業,這些為在校專科生提供了繼續深造的機會。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基,

為社會的文明進步育人,

辦人民滿意的高職教育。

學院成立以來,在省廣電局、省教育廳及社會各界的關心和大力支持下,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取得了突出的辦學成績及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當前,學院事業蒸蒸日上,發展迅速,正在向著特色鮮明、質量壹流的職業院校穩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