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風險:營業執照是企業的重要證明文件之壹,復印件可以證明企業的合法性和經營範圍。如果被他人竊取或篡改,可能給企業帶來法律風險;
2.信用風險:營業執照是企業的信用憑證之壹,復印件可以證明企業的信用狀況和經營情況。營業執照復印件用於欺詐、違法或不良交易,可能影響企業信用和聲譽的;
3.信息泄露風險:營業執照包含企業基本信息、法人信息、經營範圍等重要信息。如果營業執照復印件泄露,可能導致企業重要信息被竊取或濫用。
使用營業執照需要遵守以下規定:
1.營業執照應當懸掛在營業場所的醒目位置,供公眾及時查閱;
2.營業執照應當按照規定的格式填寫,包括企業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註冊資本、經營範圍、經營期限等重要信息,不得塗改、復制、偽造;
3.營業執照應當及時變更和年檢,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4.營業執照不得轉借、出租、出借、轉讓、掛靠,不得用於欺詐、非法或不良交易;
5.營業執照的使用應當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不得違反國家規定的經營範圍、方式和條件;
6.營業執照的使用應當遵守商業道德和行業規範,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商業秘密或者其他合法權益;
7.營業執照的使用者應當保護營業執照的安全和保密,不得向他人泄露營業執照副本或者資料。
綜上所述,上述規定旨在規範營業執照的使用,保護企業的合法經營權益和社會公眾的知情權、監督權。企業在使用營業執照時應嚴格遵守相關規定,確保營業執照的真實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736條
企業法人有下列情形之壹的,除追究法人責任外,可對法定代表人給予行政處分和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壹)超出登記主管機關核準登記的經營範圍從事非法經營的;
(二)向登記機關、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或者弄虛作假的;
(三)逃廢資金或者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
(四)解散、撤銷或者破產後,擅自處理財產的;
(五)變更或者終止時未及時申請登記和公告,給利害關系人造成重大損失的;
(六)從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