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富爸爸窮爸爸》第四課:窮人交稅多還是富人交稅多?

《富爸爸窮爸爸》第四課:窮人交稅多還是富人交稅多?

歷史上,英國和美國早期是不需要納稅的,只有壹些臨時因為戰爭的稅被稱為納捐。美國人曾經反對納稅,過重的茶稅成為了獨立戰爭的導火索。

後來政府告訴窮人和中產階級,這些稅只是針對富人的,是為了懲罰有錢人,也就是劫富濟貧。因此大眾才投了贊同票,依法納稅才被寫進了憲法。

只是隨著後來政府規模的不斷擴大,需要征收更多的稅以維持運營,於是中產階層逐漸成為了繳納稅收的主力。

《富爸爸窮爸爸》說,平均每個美國人每年要工作4~5個月才能整出足夠的錢向政府繳稅。他們工作越努力,付給政府的稅就越多。

其實我國情況也類似,中產階層稅負也很大。比如企業付出3萬元來雇傭妳,妳最後能拿到多少錢呢?在我國,妳需要繳納五險壹金和個人所得稅,稅後妳能拿到壹半約1.6萬元。如果妳收入更高,則征收的個人所得稅比例更高,稅後收入占比會更低。

所以像窮爸爸那樣的大學教授,他以為稅收是在劫富濟貧,其實是他們這些中產階級承擔著沈重的稅負。

那妳會問,富人不是稅負更高嗎?

但事實並非如此。

首先企業所得稅率壹般都低於個人收入所得稅率。我國的企業稅率約25%,但個稅比例最高45%。此外,公司的某些支出可以用稅前收入支付,這是最大的避稅渠道。

雇員要先繳稅,用剩下的錢支付支出。 但富人利用公司則可以先支付開支,最後有了利潤才交稅。對壹個公司來說,旅遊勝地的董事會、車輛支出以及保險費和健身俱樂部會員費都可以稅前支付。

這就是為什麽馬雲不拿工資去自己買飛機,因為工資收入先要交45%以上的稅,壹個億要交4500萬元的稅,剩下5500萬才能用來買飛機、自己消費。但放在公司購買飛機,還是壹個億,先扣除購買飛機支出和馬雲的日常各種支出,可能只剩下幾百萬元利潤需要交稅,稅率也才25%(稅收優惠下還會更低)。

所以富人都像馬雲壹樣,壹點不覺得錢重要,因為他的支出都在稅前列支了,僅僅按照上述簡單算法,他就節省了4000多萬元的稅。

美國的“1031條款”是指《國內收入法》第1031款,它允許銷售者對“為購買更貴的房地產而賣出現有房地產時”獲得的資本利得延遲納稅。什麽意思?

假設壹個窮人賣了房子賺了100萬,那就得按100萬交稅;但富人把這100萬買了更貴的房子,他就可以不用交稅。富人就可以利用這個政策不斷讓自己的資本增值,但只要不變現就永遠不要繳稅。

富人用公司和信托來隱藏財富,當被起訴時,法院才發現富人其實沒有財產可以執行。他們控制這壹切,卻壹無所有可以執行。

房地產公司就是典型的例子。壹個房產項目專門成立壹家房地產公司,賺了就分紅,虧了就破產清算,富人們僅按照投入的少量資本承擔有限責任。就像最近“某大”例子,大股東早已賺得盆滿缽滿,但公司清算,按照法律規定只需承擔投入資本的有限責任。

這種形式可追溯到大航海時代。富人通過創辦公司來限制其每次航行的風險。他們把資金註入壹間公司,這間公司則雇壹批船員去“新世界”尋寶。壹旦船沈了,船員會喪生,但富人損失的僅限於他投資這次航行的資金。

這就是劫富濟貧的稅收政策現狀,富人們可以想方設法、合法避稅,但窮人和中產階級沒有這種智慧,所以他們只能坐等稅收的針頭刺進他們的手臂,貢獻自己的鮮血。

如果妳想建立壹個自己的商業帝國,財務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妳管理的錢越多,就越要精確,否則這幢大廈就會倒塌。這需要左腦來處理,是細節的部分。財務知識能幫助妳讀懂財務報表,還能讓妳辨別壹項生意的優勢和劣勢。

富人投資買資產,窮人買負債。投資涉及策略和方案,這要用右腦來做,是屬於創造的部分。

這要求了解受感情驅動的市場的“技術面”,或者說是壹項投資的經濟意義。壹項投資究竟有無意義最終取決於當前的市場狀況。

這就像馬雲稅前買飛機與稅後買飛機的差別,壹個人在走,而另壹個人卻在飛,久而久之這種差距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