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山簡介:
三清山,古有“天下無雙福地”、“江南第壹仙峰”之稱,三清山位於江西上饒東北部,主峰玉京峰海拔1819.9米,雄踞於懷玉山脈群峰之上。三清山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座山峰高聳入雲,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個最高境界而得名。
三清山風景名勝區旅遊資源豐富,規模宏大,種類齊全,景點眾多,景區總面756.6平方公裏,***分萬壽園、南清園、西海岸、陽光海岸、玉京峰三清宮、西華臺、三洞口、石鼓嶺、玉靈觀景區。三清山東險西奇、北秀南絕,兼具“泰山之雄偉、華山之峻峭、衡山之煙雲、匡廬之飛瀑”的特點,奇峰異石、雲霧佛光、蒼松古樹、峽谷溶洞、溪泉飛瀑、古代建築、石雕石刻各具特色,維妙維肖,形態逼真。
三清山核心景區220平方公裏.主要有以下九大景區組成:三清山玉京峰景區,三清宮景區,萬壽園景區,南清園景區、西海岸景區,東海岸景區(陽光海岸)、西華臺景區,三洞口景區、石鼓嶺景區。但是這九大景區裏面必玩的景區主要是:三清山玉京峰景區,三清宮景區,萬壽園景區,南清園景區、西海岸景區,東海岸景區(陽光海岸)。因為這六大景區開發的比較完善也是三清山所有景點裏面最精華的集中所在區域。其他的幾個景區開發的比較滯後,登山線路比較長,難度較大,景點相對單壹隱蔽,適合喜歡來三清山探秘的遊客遊玩。來之前壹定要做好充分的功課,來了以後最好能請三清山專業向導做領隊,以防止迷路遇險。
(壹) 玉京峰景區
玉京峰景區是三清山最高峰所在地,海拔1819.9米。景區範圍從九天應元府、紅茶花石,經郁松嶺、跨鶴橋、登真臺、玉華峰、玉虛峰,到蓬萊三峰壹帶。景區內除了玉京、玉虛、玉華三座主峰高淩雲端,還有蓬萊三峰、垂直千米的飛仙谷、深淵萬丈的王母谷,更有天象奇觀雲海、霧濤、日出、佛光等。不登玉京峰,難得三清妙。玉京峰是三清山核心景區裏面最消耗體力的景區,登頂需要充沛的體力與頑強的毅力,總遊覽時間約需2—3小時。上玉京峰的路線有兩條:壹是從南清園走沖霄谷至玉京峰,途中有段好漢坡,遊步道隨山谷延伸,林蔭蔽日,險而陡,壹路行來非常寂靜,這段遊步道景點較少,卻是三清山核心景區中原始風味較足的區域,適合“毅行”;二是從三清宮經九天應元府上玉京峰,這也是較多遊客選擇的路線,這條路線上玉京峰的遊步道相對平緩,登玉京峰後走沖霄谷下,最陡的沖宵谷變成下坡,相對可節省很多體力。
玉京峰景區是三清山最高峰,合適拍日出。所以喜歡攝影的朋友可以參考我們前面的攻略裏的日出日落時間表做好時間安排。
(二) 三清宮景區
位於江西上饒市三清山的北部,是三清山人文景觀的集萃地,也是道教古建築群的“露天博物館”,景區平均海拔約1530米,範圍上至“九天應之府”,下至“風門”。三清宮景區歷時1600多年,源遠流長,***有觀、殿、府、坊、泉、池、橋、墓、臺、塔等230多處古建築及文物。這些古建築及文物依據“先天八卦圖式”精巧布局,是研究我國道教古建築設計布局的寶地。三清宮是三清山人文景觀集中的景區,只有遊覽三清宮,才能發現道教文化在塑造三清山的品性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三清宮景區古建築群的“先天八卦”布局方式非常值得細細玩味,它是整個布局的核心,其它建築圍繞這個核心往八方輻射,各占壹卦的位置。三清宮景區的景點造型設計非常特別。這裏的建築規模都不大,但在造型上卻有很高的造詣。風雷塔的設計、龍虎殿的選址等,都體現了道家“道法自然”的運用和對“天人合壹”的追求。人文、自然景觀渾然交融,不分彼此。三清宮景區是消耗體力較少的景區,壹般遊客只遊三清福地,而三清福地是壹個高山小盆地,高低落差較小,主要的古建築相對較集中,故遊三清宮景區較輕松,只需 1小時左右的遊覽時間。遊覽三清宮可以持著壹份悠閑的心境,慢慢體會。
很多遊客喜歡靠著風雷塔及其它建築攝影留念,這不僅很危險(因為風雷塔建在危崖之上),而且對於古建築的保護不利,建議遊客遠觀為妙。
另外,三清宮景區也有壹些比較危險的景點,如紫煙石,這裏雖然視野開闊,是賞景的極佳點。但是四周沒有保護設施,所以切記要加倍小心。我在三清宮待過很長壹段時間,漫步天梯而後上紫煙之顛,遇過天晴,雲海翻騰平靜之時,陽光後射會偶遇佛光奇景。喜歡攝影的朋友可在雨後初晴之時去碰碰運氣。
(三) 東海岸景區
三清山東海岸景區又叫陽光海岸。陽光海岸全長3600米,平均海拔1600米,景區南起三清山中心景區南清園的禹皇頂,北至道教聖地三清宮景區的九天應元府並由此連接三清山西海岸景區形成了三清山核心景區環形棧道旅遊線路。漫步於陽光海岸之上,腳踏浮雲,身披霧紗,猶如遨遊於仙境之間。放眼望去,遠處高山石林等壯麗景觀盡收眼底。陽光海岸景區雖說遊線相對比較長,但臺階高低分配有度,整體成壹曲線狀。遊客走在棧道之上,輕松自如,全程遊完大概需要壹個半小時。陽光海岸景區上設有眾多休息點,在幾處絕佳的觀景臺上遊覽時也可以邊欣賞美景邊休息。根據景區特點,建議上午瀏覽陽光海岸並與三清宮、西海岸景區壹道形成壹個完整的瀏覽線路,感受壹下三清山自然絕景和千秋人文,從中體驗自然與文化的和諧統壹。陽光海岸景區南起南清園景區的禹皇頂,北至三清宮景區的九天應元府,遊覽時壹般把西海岸和三清宮連在壹起,形成壹個環型旅遊線路。經過西海岸時還可以通往玉京峰景區。
(四) 南清園景區
南清園景區位於三清山中心位置,是三清山自然景觀最奇絕的景區,平均海拔為1577米。南清園集中展示了十四億年地質演化形成的花崗巖峰林地貌特征,是三清山自然景觀的精華。範圍包括從瀏霞臺經禹皇頂、巨蟒出山、司春女神、杜鵑谷、壹線天至遊仙谷,構成壹個環線。三清山幾大標誌性景觀都在此景區,奇峰異石、雄渾山嶽、壯闊雲海、珍奇花木遍布其中,景觀豐富。南清園最可觀的當數三清山的幾大標誌性像形山峰,如巨蟒出山、東方女神等,形神皆備;景區幾大主要觀景臺均為觀賞晚霞、日出的絕佳位置,如瀏霞臺的晚霞、雲海,玉臺的日出、日落及神光等,氣勢輝宏,絢麗多姿;景區內還有方圓數萬畝的千年杜鵑谷,谷中樹齡上千年的杜鵑樹比比皆是,每年4-5月份花開時節,芬芳滿山,殊為可觀。南清園是三清山除了玉京峰景區之外比較消耗體力的景區,其中壹線天的299級臺階是最需要小心的路段。而且南清園景區景點密集,稍不留神就會錯過很多景點。所以在遊覽南清園時應按“先緩後快”的節奏進行。由於景區遊步道呈環線狀,順時針遊覽可節省很多體力,且經過壹線天時是走下坡(往下更能感覺出壹線天之險要)。路線從瀏霞臺上,至遊仙谷下。幾個主要觀景點都可稍作休息,如禹皇頂、巨蟒出山、東方女神、玉臺及玉女開懷等,每次休息不宜超過10分鐘,以免耽誤遊覽其它景區,總***大概需要2-3小時。
五) 西海岸景區
西海岸位於三清山的西部,是三清山最為開闊的景區,平均海拔1600米。 三清山曾經三次被海水淹沒,西海岸就 是當年的海岸線。景區南起瀏霞臺過後 50米的叉路口,北至三清宮景區的涵星池,遊線大約4公裏,遊步道由壹條全國最高、最長的高山棧道構成。身臨西海岸,在懸崖絕壁之上閑庭信步,遠觀壯闊雲海、恢弘晚霞、連綿群峰、幽深峽谷,氣象非凡。西海岸有四大奇觀:高空棧道、雲海、大峽谷、古樹名木群。漫步在海拔 1660多米的高空棧道上,壹邊是懸崖絕壁,壹邊是幽深的峽谷,遠處是連綿群山,這種體驗不容錯過;西海岸的雲海 尤其壯觀。除了普通的雲海,還有轟鳴的“響雲”和洶湧的“瀑布雲”等;當妳站在棧道上俯瞰大峽谷,也是壹種難得的體驗。神童負松、山盟海誓、西霞港、西海港灣、觀音送子、仙橋墩、媽祖導航飛仙谷、翡翠谷、猴王觀寶、母子松葫蘆灣西海岸景區遊線雖然比較長,但臺階的路程大概只需要30分鐘,在西海岸入口和終點壹首壹尾各有壹段。進入西海岸的臺階約有20分鐘的路程,這段路程體力消耗較大,只要堅持過去,其它路程都是沒有壹級臺階的棧道,如履平地,逍遙自在。終點連接三清宮景區的臺階約10分鐘。景區是單線遊步道,是連接三清山南北山的走廊。如體力充沛,在遊完西海岸景區後,可以到三清宮景區,並經過玉京峰景區返回南部;如體力不濟,可由西海岸原路返回,往返西海岸景區***需3個小時左右。西海岸景區是需要重點安排的景區,通常將西海岸遊覽時間安排在下午,因為下午的時間比較充足,視線較好適合遠眺,而且在返回的時候往往可以看到絢麗的晚霞。西海岸景區南部連著南清園,北部連著三清宮,中途在萬松林處還能通往玉京峰。遊覽時可以考慮將西海岸和三清宮串聯起來遊覽,如再將玉京峰也串聯起來的話,就需要充沛的體力了。
(六)萬壽園
萬壽園景區位於三清山南麓,以祥壽文化為主題的景區。萬景區內奇峰巧石天然渾成,仙峰秀色中蘊涵著中國傳統祥壽文化和道家修身養性之道。整個景區就如同壹座天然盆景,景區內景點以精致神韻見長,各景點景觀契合祥壽文化主題,啟示健康養生之道。景區從彭祖祝壽像經觀音臺、鶴壽頂、得祿臺、逍遙石至樹開石壹帶,遊線呈環狀,全線路程約1.5公裏。萬壽園景區是三清山最輕松的景區,整個遊覽只需50分鐘左右。遊覽萬壽園建議放慢節奏,以免錯過舒適悠閑之感。萬壽園最消耗體力的路段其實就是進入景區的100個臺階,這部分步道應該慢慢走,休息時間可以相對減少。在幾個觀景臺上邊賞景邊休息是較好的休息方式。逍遙石是萬壽園較為危險的路段,經過時切記要抓好扶欄,小心為上。另外上鶴壽頂、得祿臺的臺階也非常陡,註意安全。由於遊覽時間較短,而且體力消耗不大,所以萬壽園的遊覽時選擇比較自由,是住在山上的遊客可在飯前或飯後散步的好去處。萬壽園景區遊線是個小環線,景區內沒有往其它景區的分岔路。從萬壽園往其它景區,仍舊需要從進入萬壽園的入口出去。
武功山簡介: 武功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江西省萍鄉市東南邊境,綿延起伏120公裏,景區面積260余平方公裏,主峰白鶴峰海拔1918.3米,為江西境內最高峰。古記載曰:“東南天柱有三,蓋衡、廬與武功,衡首廬尾,武功中跨袁吉,屹立最高......乃乾坤之勝境。” 武功山風光旖旎,景色秀麗,獨具神韻,奇絕中華。其資源類型與特色被專家概括為山景雄秀、瀑布獨特、草甸奇觀、生態優良、天象稱奇、人文薈萃。這裏羊獅幕石筍參天,嵯峨羅列,懸崖峭壁,刀斧劈成,每逢天氣突變,雲浮山頂,如帷幕懸掛天際,變幻莫測,似羊似獅;這裏奇特的高山瀑布群,或壹瀉千尺,或逶迤回轉,引人入勝;這裏10萬畝草甸綿綿於1600多米的高山之巔,春夏綠油油,秋季金燦燦,冬天白皚皚;這裏遠古神秘的“江南古祭壇群”距今1700多年的歷史,被專家譽為‘華夏壹絕”;這裏生態保存原始古樸風貌,名木古樹,遮天蔽日,珍禽異獸,野趣盎然;這裏雲蒸霞蔚,變化萬千,時而氣勢恢宏,波瀾壯闊,時而奔騰澎湃,淒美絕艷。 武功山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遠自漢晉著名玄學家葛玄、葛洪修煉於此始,被佛道兩教視為“洞天福地”,爭相建觀營剎,傳道布經。文人雅士也接踵而至,留下了諸多吟誦佳作。“千峰嗟峨碧玉簪,五嶺堪比武功山”這是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登臨後寫下的千古絕句。“登臨似有江山助,身在五嶽最高處”這是清代詩人劉正期遊覽後發出的由衷感嘆。 神奇的武功山,翹首盼君來,風光任君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