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悠長的歲月河流裏,我走進艮方的次數不計其數。走進艮方,仿佛是我生命中壹份不解之緣,那份緣,無數次在我身上執著上演著。
壹
最早走進艮方的時候是少年。那時,我跟隨大人的腳步去圩鎮趕集,或去百嘉中學上學,我無數次經過艮方這個規模中等的村落。當我從南邊八裏之外的九賢封氏村起步,順著北延的鄉村大道步行,串田入巷,蜿蜒逶迤,最後在胡家腦爬上壹個較高坡地行進壹公裏路段時,艮方的土地就踩在了我疲憊的腳下。
在我的眼光中,艮方無疑是壹塊風水寶地。站在百嘉的登高臺上眺望,艮方的疆域位置得天獨厚,北面毗鄰百嘉繁榮的圩鎮,西面是碧波蕩漾的贛江河畔,東面和南面是肥沃的良田千畝。艮方的交通要道天時地利,南北走向的鄉村公路威武地橫亙在村莊肌膚的旁邊,繁忙的百嘉渡口溫柔地棲身於村莊的“後花園”。
艮方的土地面積寬廣,若大的土地上,慷慨地抒寫村莊獨特的版圖。雕欄池榭處,既有古樹相依相偎,又有群鷺翔雲姿舞。雖說屋與屋之間的建築距離間隔太大,大到彼此感受不到群居棲息的溫度。然而,正是房前屋後土地富裕的寬足,成就了這裏的菜地悉數分布,幾畦閑暇,瓜果飄香,蔥蔥郁郁,盡享農家溫馨畫卷的俊秀。
二
在以後的.歲月裏,我以為走進艮方會成為我生命中的壹段陌路,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漸行漸遠。然而,縣城參加工作後,愛人在百嘉醫院上班,周末及節假日,我常常會去百嘉度假。
百嘉舉街搬遷後,愛人也被調入了縣城上班,此後十多年的時間裏,我再也沒有機會走進艮方了。雖然,嶽母家的房屋也在艮方附近,每年我都會卻嶽母家拜年,但從來都是來去匆匆,在相當長的壹段時間內再也沒有走進艮方半步。
今年正月初二,我去嶽母家拜年,妹郎小李也過來了,中午吃飯時,小李興奮地說:“艮方是百嘉美酒的發源地啊!”
我問:“妳哪裏聽來的? ”
小李說:“我剛到艮方轉了壹圈,那裏的建築物上寫的。去年電視上看到鄉村旅遊宣傳片,得知艮方新農村建設搞得不錯,來後就先去艮方感受了壹下美麗鄉村建設的成果。”
聽後,我很想馬上去現場感受下氛圍,從田心背拜年返回後,已經是下午五點多了,我與愛人、荃荃壹起趕忙前往艮方。
來到村莊分岔路口處,呈現在眼前的景物是壹塊新牌坊。青磚飾面的框架牌坊,簡潔、明快,樸實中彰顯幾分秀氣,正面寫著“艮方”兩字。
走進牌坊,耳目壹新的建設春風撲面而來,眼前壹亮的成就陽光格外耀眼。老屋與新居交相輝映,村莊變遷後的現狀,讓我無法從印象中捕捉出之前的舊模樣。村莊每壹條通道都澆上了水泥,村民的出腳路再也找不到壹條殘存於我記憶中的泥巴路了。水塘周邊壘有磚墻,磚墻上面立有欄桿,欄桿裝有網格護欄,護欄涮著綠色的油漆。每壹棵古樟樹兜下面都砌有磚墻圍著,每壹處菜地都用紅磚進行了條塊分割。
牌坊後面是壹塊開闊的平地,這裏匯聚了上百個酒壇,酒壇的前中央處立有壹塊導向牌,上面寫著:酒香百嘉。
“窯頭豆腐百嘉酒。”早就聽過這句話,窯頭鎮制作的豆腐出名,而百嘉出名的是酒。百嘉米酒自古聞名,相傳宋天聖年間,歐陽修來到百嘉涵山寺探幽時曾嘗到百嘉酒,稱贊其“酒不醉人人自醉”。在明末清初著名散文家魏禧所著《賣酒者傳》中也有記載:“萬安縣有賣酒者,以善釀致富,平生不欺人”。
古時艮方有釀酒的習俗,憑著當地壹流的水質和誠信待人的態度,成就了百嘉酒享譽當地方圓百裏的口碑。百嘉酒的酒質具有光澤透明、口感甘醇等特點。純手工釀造工藝雖簡單,但步驟及過程嚴謹。首先是精選優質的糯米,進行浸泡;其次是將浸泡的糯米濾水後倒入飯甑,生火蒸熟;再次是拌料,扒松蒸好的飯粒,倒進幹凈的大水缸,水缸內加少量水,再配以適量酒曲;最後是封缸,待發酵充分,便可揭缸。如果做成白酒,還得再加幾道工序。
百嘉美酒,馥郁艮方,馨溢百嘉,飄香萬安。喝百嘉美酒,喝下的不僅是純凈甘醇,喝下的是艮方樸實的民風,喝下的是艮方純正的人心。這壹杯杯飄香的百嘉美酒,順著時光的隧道,仿佛傳遞著艮方昔日的輝煌與榮耀,仿佛婉約著百嘉曾經的熱鬧與繁華。
在百嘉停留十幾分種後,我們又來到了壹個原汁原味的景點——古石山。
古石山,位於艮方村百米之外的西北面,於九零年十二月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為明代古建築物。它坐東南,朝西北。明天啟二年,兵部尚書劉士禎創建整座石山為石塊堆砌而成。
古石山名叫山,其實山的外形不明顯,類似於壹個工於戰事的碉堡。它用沙石泥巴混亂修築為壹體,竟然也很堅固,它整體歷經風雨幾百年不倒,僅僅是正面的局部坍塌了壹小部份。建築***二層,總高七米左右,下面為柱形的圓臺,底部直徑達二十多米。裏面有迷宮般的特質,從入口進入腹部,有環狀的小通道多處,可容壹人通行,螺旋形向上延伸。第二層是平臺,樓上結構變更為六個園柱支撐。立柱與立柱之間有較大的空隙,站在空隙處,可以眺望外面四周的動靜。周圍和頂部,長滿了密密麻麻的荊棘藤蔓,藤蔓植物長年泛青。這幾百年的古石山,是艮方唯壹壹個古老的遺跡,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與文化內涵。
三
不知不覺間,天漸漸地扯下了黑色的帷幕,我們便踏上了回家的路。
走進艮方無數次,唯有這次讓我對艮方有了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這裏是萬安龍舟文化的發祥地,這裏是釀制百嘉美酒的發源地,這裏是刑部尚書劉士禎的故鄉,這裏是崇文厚德的壹方沃土,這裏就是百嘉艮方,壹個山水奇秀、文化豐厚的古樸的村莊。
古樟、百嘉美酒,古石山、龍舟文化……仿佛是艮方的壹張張名片。走進古樟,我感受了艮方厚重的歷史;走進古石山,我感受了艮方昔日的滄桑;走進百嘉美酒,我感受了艮方曾經的驕傲;走進新農村建設中的艮方,我感受了它今日所煥發的“顏值”是那樣璀璨奪目。
走進艮方,猶如品嘗了壹壇儲存了千年之久的美酒,芳香襲人,古韻悠遠。
走進艮方,使我感受到了鄉村深厚的文化底蘊,使我看到了鄉村美好生活的快速發展,使我見證了鄉村致富路上的俊美變遷!
願艮方在新農村建設中不斷綻新容、亮新貌、展新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