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歷史從618年唐高祖李淵稱帝,建立唐朝,定都長安,到907年後梁太祖朱溫篡唐為止,***289年。
初唐時國力強盛,唐太宗時期國力逐漸復蘇,擊敗強敵東突厥,唐太宗受尊“天可汗”,成就貞觀之治。
唐高宗時期擊敗西突厥、高句麗等強敵,建立永徽之治。唐高宗去世後,武則天於690年建國周,即武周,女主政治達到高峰。直到705年唐中宗因神龍革命而復辟。唐玄宗時進入盛唐時期,開元時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開明,威服四周國家,史稱開元盛世。
天寶末年,全國人口達八千萬左右。安史之亂後接連出現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現象,國力漸衰。歷經唐憲宗元和中興、唐武宗會昌中興及唐宣宗大中之治,國勢復振。唐朝分崩離析,名存實亡。907年藩鎮將領朱溫篡唐,唐朝滅亡。朱全忠建國梁,史稱後梁,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唐朝的歷史從618年唐高祖李淵稱帝,建立唐朝,定都長安,到907年後梁太祖朱溫篡唐為止,***289年。
唐朝的天寶危機簡介
天寶時期時,唐玄宗誌得意滿,放縱享樂,不問國事,並且納兒媳楊貴妃。此時國政漸亂,唐玄宗罷免賢相張九齡,相繼以李林甫與楊國忠為相。李林甫有“口蜜腹劍”的惡名,他蔽塞言路,排斥賢才,采取任用不擅文采的蕃將為邊將以杜絕“出將入相”之源,使得唐廷陸續任用高仙芝、哥舒翰與安祿山等邊將。
此時宦官也逐漸崛起,高力士權勢炙手可熱。在軍事上,由於唐朝多年的戰爭使得府兵制崩潰,兵源逐漸改為募兵制,禁軍也進壹步獲得擴大。唐玄宗為了便於管控遼闊的邊疆,於722年設置了九個節度使與壹個經略使。
節度使不只負責軍事,之後還兼顧地方民政與財務,久之形成節度使尾大不掉的局面,也成為藩鎮割據的原因。對外方面,唐玄宗好大喜功,為此邊將經常挑起對外戰事,以邀戰功。
當時唐朝正與吐蕃、黑衣大食(即阿拉伯帝國的阿拔斯王朝)爭奪在西域與中亞的勢力,其中以751年的怛羅斯戰役最有名。唐將高仙芝被阿拔斯王朝與石國聯軍擊潰而喪失在中亞的地位,而後因為中土爆發安史之亂,唐朝也沒有恢復地位的打算。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唐朝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