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增強國防觀念。
國防觀念是公民從四國防活動的思想基礎。公民只有具備壹定的國防觀念,才可能積極學習國防知識和軍事技能,主動履行國防義務。正確認識到壹個國家要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必須具有足夠的綜合國力,而綜合國力有實際政治、經濟、外交、科技、國防實力和戰爭潛力於壹體的力量,不能把“國富”看成“國強”,“國父”和“國強”必須同步行進。
2、掌握國防知識。
國防知識是公民應當了解和掌握的有關國防的基本常識和理論。國防知識的主要內容有國防基礎理論、軍事知識、國防歷史、國防形式、國防法制等。在國防教育中,還應積極通過國防體育、軍事訓練、戰略演習等方法,使公民掌握必要的軍事技能,並在這些實踐性的教育環節中進壹步鞏固所學國防知識。
3、發揚愛國主義精神。
愛國主義精神是郭剛教育的核心內容。列寧指出: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固定下來的對祖國無限的愛,才能對侵略者刻骨的恨,才能為建設祖國積極獻身,才能為保衛祖國流血犧牲。愛國主義表現為對祖國的大好河山、科學文化、悠久歷史、優良傳統的熱愛,對祖國、對人民的總稱和對國家前途命運的關心。
4、自覺履行國防義務。為了確保國防義務的履行,國防教育必須使廣大公民深刻理解國防利益的特殊性。自覺形成“為國防盡義務光榮”的良好社會風尚。
擴展資料: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千年來被反復證明、顛撲不破的真理。只有保持足夠的憂患意識,看到面臨的種種威脅,才可能有勵精圖治、奮發向上的勇氣和決心。軍事新聞領域充滿了血與火、光榮與恥辱,是進行憂患意識教育最理想的媒體平臺。為了讓憂患意識能深入人心,軍事新聞宣傳不僅要註重對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的分析,而且要更加註重對可能出現的危機的預警報道,哪怕是真實的情況在眼前看來並不那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