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暄和交談
引導語:寒暄和交談是社交和商務活動中的重要內容,是人與人之間表達情感的壹種方式。寒暄是會客中的開場白,是交談的序幕;交談則是人們互相接觸交往而進行的談話,它是人們增進了解和友誼的重要方式,也是人們傳遞信息、交流感情的重要形式。要使寒暄與交談達到預期的交往目的,就必須遵循壹定的禮節。
寒暄的類型
寒暄有很多種類型,比較常見的寒暄方式大體有以下幾種:
問候型
在我國,問候是對他人友好或者關心的表示,在其他國家也是壹樣,問候的目的是使人際關系融洽。
問候,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壹個人是粗俗、鄙陋還是優美、高雅,往往在壹見面的短暫時間裏就可見分曉。因此,商務人員在社交問候中應多用、善用禮貌語言,它是尊人與尊己的手段,是展示個人風度與能力的必不可少的途徑之壹。問候型寒暄的用語比較復雜,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1)表示禮貌的問候語。如?您好? 、?早上好? 、?節日好? 、?新年好?之類。交談者可根據不同的場合、環境、對象進行不同的問候,比如,從年齡上考慮,對少年兒童要問:?幾歲了?或者問:?上幾年級了?對成年人問:?工作忙嗎?從職業考慮,對老師可以問:?今天有課嗎?對作家問:?又有大作問世了吧?對朋友、鄰居、同事的問候就更為豐富了,如果用得好能密切關系,增進友誼。問候也要與時俱進,否則不但起不到應有的效果,反而引進交往對象的不快。比如中國人見面愛以壹些有關胖瘦、服飾的話作為問候語,?小王,幾天不見,又胖了!?對方聽了心裏會不太舒服;?小張,妳今天穿的衣服真時髦啊!?對方聽了不知是恭維還是譏諷,心裏很別扭。再如?吃了沒? 、?往哪兒去?等等,看似很具體,卻失去了美感和問候的效果。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越來越喜歡用?您好?來表達見面時的喜悅和禮貌。
(2)表示思念之情的問候語。例如:?好久不見,妳近來怎樣多日不見,可把我想壞了!?
(3)表示對對方關心的問候語。例如:?最近身體好嗎 來這裏多長時間啦,還住得慣嗎最近工作進展如何,還順利嗎?
(4)表示友好態度的問候語。例如:?生意好嗎在忙什麽呢?這些貌似提問的話語,並不表明真想知道對方的起居行止,往往只表達說話人的友好態度,聽話人則把它當成交談的起始語予以回答,或把它當做招呼語不必詳細作答,只不過是壹種交際的媒介。
問候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可因人因事有所區別。壹般性問候,多為祝身體健康、生活如意、事業順利、節日愉快等。特殊的問候應視具體對象、具體情況而具體對待,不能生搬硬套。如對於商業夥伴,則應恭祝?生意興隆,財源廣進,事業蒸蒸日上? ;對於政府部門則應恭祝?節日愉快、萬事如意、身體健康? ;對於同輩的同學、朋友的問候,可側重於工作、學習、事業等方面,給予勉勵和支持;對於年老者,可偏重於身體、飲食、起居等,表達關心和支持;對於處於危難中的親朋好友或親密的商業夥伴,可給予精神安慰或物質幫助。
問候中要註意避免壹些禁忌,如在阿拉伯國家,壹般見不到女主人,談及或問候女主人是失禮的。在壹些國家,甚至連主人家的孩子也不能提及,若見到阿拉伯人的妻子,雖可與之打招呼,但切忌與之握手。
言他式
?今天天氣真好?這類話也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壹種寒暄方式。特別是陌生人之間見面,壹時難以找到話題,就會說類似於?東北天氣很冷吧?之類的話,可以打破尷尬的`場面。言他式是初次見面較好的寒暄形式。
觸景生情式
觸景生情式是針對具體的交談場景臨時產生的問候語,比如對方剛做完什麽事、正在做什麽事以及將做什麽事,都可以作為寒暄的話題。如早晨在家門口或路上問:?早晨好,上班去啊?在圖書館或教室裏問:?這麽用功,還在讀書啊?這種寒暄,隨口而來,自然得體。
誇贊式
心理學家根據人的天性曾作過如下論斷:能夠使人們在平和的精神狀態中度過幸福人生的最簡單的法則,就是給人以贊美;作為壹個社會成員,都需要別人的肯定和承認,需要別人的誠意和贊美。比如,妳的同事新穿壹件連衣裙,妳可以用贊美的語言說:?小張,妳穿上這件連衣裙更加漂亮了!?小張會很高興。老李今早刮了胡子,妳可以說:?老李越來越年輕了。?老李也會很高興。
攀認型
俗話說:?山不轉水轉。?在人際交往中,只要彼此留意,就不難發現雙方有著這樣那樣的?親? 、?友?關系,如?同鄉? 、?同事? 、?同學?甚至遠親等沾親帶故的關系。在初次見面時,寒暄攀認某種關系,壹見如故,立即轉化為建立交往、發展友誼的契機。三國時,魯肅見諸葛亮的第壹句話是:?我,子瑜友也。?(子瑜是諸葛亮的哥哥諸葛謹)這短短壹句話,就奠定了魯肅與諸葛亮之間的情誼。在現實生活中這種攀認型的事例比比皆是,如:?我出生在武漢,跟您這位武漢人可算得上同鄉啦!?您是研究藥物的,我愛人在制藥廠工作,咱們可算是近親啊!?噢,您是北大畢業的,說起來咱們還是校友呢?這些事例,說明在交際過程中,要善於尋找契機,發掘雙方的***同點,從感情上靠攏對方,是十分重要的。
敬慕型
這是對初次見面者尊重、仰慕、熱情有禮的表現,如:?久仰大名! 早就聽說過您! 您的大作,我已拜讀,得益匪淺!?您也精神多了! 您的氣質真好,做什麽工作的您設計的公關方案真好。?寒暄語或客套話的使用應根據環境、條件、對象以及雙方見面時的感受來選擇和調整,沒有固定的模式,只要見面時讓人感到自然、親切,沒有陌生感就行。
寒暄的註意事項
1 .態度要真誠,語言要得體
客套話要運用得妥帖、自然、真誠,言必由衷,為彼此的交談奠定融洽的氣氛。要避免粗言俗語和過頭的恭維話,如:?久聞大名,如雷貫耳!?今日得見,三生有幸!?就顯得極不自然。
2 .要看對象
對不同的人應使用不同的寒暄語。在交際場合男女有別、長幼有序,彼此熟悉的程度也不同,寒暄時的口吻、用語、話題也應有所不同。壹般來說,上級和下級、長者和晚輩之間交往,如前者為主人,則最好能使對方感到主人平易近人;如後者為主人,則最好能使對方感到主人對自己的尊敬和仰慕。
3 .寒暄用語要恰如其分
如中國人過去見面,喜歡用?妳又發福了?作為恭維話,現在人們都想方設法減肥,再用它作為恭維話恐怕就不合適了。西方小姐在聽到人家贊美她?妳真是太美了?時會很興奮,並會很禮貌地以?謝謝?作答。倘若在中國小姐面前講這樣的話就應特別謹慎,弄不好會引起誤會。
4 .要看場合
在不同的地方使用不同的寒暄語。拜訪人家時要表現出謙和,不妨說壹句?打擾您了? ;接待來訪時應表現出熱情,不妨說壹句?歡迎? 。莊重場合要註意分寸,壹般場合則可以隨便些。有的人不分場合、時間甚至在廁所見面也問人家?吃飯了沒有? ,使人啼笑皆非。當然,也有適用場合較廣的問候語和答謝語,如?您好? 、?謝謝?這類詞,可在較大範圍、各類人物之間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