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上面的材料,妳想到了什麽呢?有時候,生活會給我們“壹間沒有窗戶的屋子”,我們為什麽不畫壹扇窗戶給自己呢?請以“畫壹扇窗給自己”為題,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完成壹篇記敘文。
這個題目,給出壹個奇怪的情境,得出壹個莫名其妙的結論,而且還要讓學生以此為題來作文,真是匪夷所思啊!給出的情境是虛擬的,得出的結論是荒誕不經的,還要學生來據此作文。這樣的審題能力美其名曰思考能力,不如說是揣測出卷老師的意圖——請君入甕,所謂天下英雄盡入彀中矣!
供料作文,閱讀材料產生感悟,引發聯想,從而激發寫作的欲望。這裏有對於關鍵概念的分析,對於比喻的還原,相關經驗的激活。從作者的角度來看,似乎是自然而然,默會的。不過,對於經常不讀書和思考的學生來說,這或許有些費事,有些不可捉摸。給出思考的路徑,介紹幾個相關的案例,推動學生去實踐。這樣的寫作教學似乎可以融進日常的讀寫生活中。
不過,還是要防止揣測出卷老師意圖的偽審題,主題先行的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