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小班塗色教案

小班塗色教案

 作為壹名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麽寫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小班塗色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壹起來看看吧。

小班塗色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橡皮泥是幼兒美工活動不可缺少的材料,在玩泥時,我總是不斷地提醒幼兒不能將不同顏色的橡皮泥混在壹起,不然會把原來漂亮的顏色弄臟的。而在壹次玩泥活動中,壹個小朋友將紅色和黃色的橡皮泥混在壹起了,分不出來,我只好將這兩種顏色放在手裏捏成壹團,這時做錯事的小朋友驚喜地喊到:“老師,顏色變了?”這壹喊,把周圍的小朋友都吸引過來了,大家看到紅色的橡皮泥和黃色的橡皮泥捏在壹起變成了橙色,孩子們都很驚奇地叫著:“老師,變顏色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的科學活動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教師應充分利用幼兒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為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我就設計了《顏色變魔術》的活動,以此引導幼兒學會觀察,大膽創造。

  活動目的:

 1、感知兩種顏色加到壹起會變成別的顏色的現象,體驗發現的樂趣。

 2、在活動中能認真觀察、大膽嘗試。

  活動準備:

 1、紅、黃、藍顏料,塑料杯、調色盤、排筆、操作紙各若幹。

 2、知識準備:幼兒認識紅、黃、藍三種顏色。

  活動過程:

  壹、引入部分

 1、教師出示紅、黃、藍三種顏色,引導幼兒觀察,說出顏色的名稱。師:小朋友,妳們知道這是什麽顏色嗎?(幼兒準確地說出三種顏色的名稱。)

 2、教師以神秘的口吻引導幼兒猜想:如果兩種顏色混在壹起,顏色會不會變?(教師神秘的口吻調動了幼兒猜想的積極性,大家都興致勃勃地猜想著,有的猜會,有的猜不會。猜想――為下面進入實驗操作起了鋪墊的作用,幼兒在操作中將會更加認真地觀察顏色是不是產生了變化。)

 師:顏色到底會不會發生變化呢?今天,老師就請小朋友自己來玩玩,看看顏色有沒有變化。

  二、幼兒分組操作

 1、教師介紹分組操作的材料及操作方法。(由於小班幼兒的年齡小,他們思維的主要特點是具體形象的,通過教師的講解,幼兒掌握了操作的方法,能在接下來的實驗中更好地觀察顏色的變化。)

 2、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引導幼兒發現兩種顏色混在壹起會發生變化,鼓勵幼兒與同伴進行交流。(在操作中,玩倒顏色水的幼兒將不同顏色的水倒在壹起,顏色馬上起了變化,孩子很感興趣,張琳拿著壹杯橙色的水說:“變顏色了!變顏色了!”我問她:“妳用什麽顏色和什麽顏色變成的呢?”張琳說:“我用紅色和黃色變出來的。”武伊雪說:“我是用黃的和藍的變成綠的。”佳佳在班上年齡偏小,能力也較弱,她在旁邊看著他們,拿著壹個空杯子和裝有紅色水的杯子,倒過來倒過去,我鼓勵武伊雪去把自己的好辦法教給她。在武伊雪的幫助下,佳佳也變出了壹杯橙色的水,她高興地說:“尤老師,我變出來了。”我向她豎起了大拇指,鼓勵她自己變變看,還能不能變出其他顏色。)玩顏料塗色的小朋友玩得也很開心,華煜拿著畫筆將紅色和黃色的顏料攪在壹起,看到顏色的變化了,他開心地拿著其他小朋友看:“妳們看,象鬼壹樣!”旁邊的小朋友都伸過頭來看,華煜更得意了,拿著畫嚇小朋友,我及時肯定了他的發現:“妳的魔鬼顏色真可怕,大灰狼都會嚇跑的,我們大家再來變變看,看能不能變出讓小兔子喜歡的顏色,好嗎?”孩子的註意力被轉移了,又開始玩了。)

  三、分享實驗成果師

 小朋友,妳們在玩顏色的時候,發現了什麽?幼兒:顏色變了。師:顏色是怎麽變的呢?請幾個小朋友來變變看。(教師請各組的壹個幼兒演示了自己的實驗結果,並鼓勵他們說出自己是怎樣操作的。教師提供給幼兒展示自己實驗過程的平臺,幼兒在直觀的感受中,能很清晰地講述實驗的過程,而底下的幼兒能認真觀看同伴的.實驗操作,並有幼兒在議論著:我也是這樣的,我會變不壹樣的顏色?)師小結:不同的顏色混在壹起會變成另壹種顏色。

  四、幼兒繼續實驗,鼓勵幼兒換組實驗,驗證同伴的實驗結果

 師:接下來請小朋友再去玩玩,到妳們沒有玩過的組玩,看看小朋友的發現是不是壹樣,也動動小腦筋,想想妳能不能變出新的顏色。幼兒進行第二次的實驗操作。

 五、活動延伸

 師:今天小朋友發現了不同顏色混在壹起會變成別的顏色這個秘密,真棒!以後我們還可以再找找,發現顏色還有什麽秘密。

  活動反思:

 科學教育在幼兒園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對於發展幼兒的認知能力、提高他們的思維水平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壹個人在幼兒期形成的對周圍世界的探究興趣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會使他們終生受益。這次活動來源於幼兒的日常活動,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所以對幼兒有很大的吸引力。

  活動回顧:

 有幾點體會:

  壹、制定適宜的教學目的,做到心中有目標。 《綱要》指出:幼兒園的科學活動重在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發展認識能力,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征及班級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兩條目的,1、感知兩種顏色加到壹起會變成別的顏色的現象,體驗發現的樂趣。2、在活動中能認真觀察、大膽嘗試。在活動中我能帶著目標去觀察孩子的實驗操作,重點在引導幼兒通過實驗發現顏色變變變的現象,感受其中的樂趣,在發現華煜變出的“鬼壹樣”的顏色,並幹擾了同伴的實驗時,能通過教師的及時介入,以變出小兔喜歡的顏色將幼兒分散的註意力集中到實驗中來。

  二、給幼兒充分自主探索的空間 。活動開始時,教師沒有象以往直接示範,引導幼兒觀看實驗的結果,而只是教給幼兒材料的操作方法,顏色到底會不會變,給幼兒留了懸念,幼兒在操作中驚喜地發現:兩種顏色加在壹起變成了別的顏色,提高了探索的興趣,操作更有積極性了。在幼兒第壹次實驗後,教師請各組的幼兒代表上臺演示自己的實驗過程,給了幼兒展示的機會,並鼓勵幼兒說出自己是用什麽顏色和什麽顏色加在壹起變的。同伴的示範有時比老師的示範效果更好,幼兒能在同伴的示範中想想自己的發現是不是和小朋友的壹樣。

  三、關註個別幼兒,註重個別教育幼兒都是有差異性的。 在活動中如何關註個別幼兒呢?分組活動是壹個好的教育形式,活動中有的幼兒操作方法不對,這時我就讓能力強的幼兒去幫助他,充分發揮了幼兒間的榜樣示範作用。象佳佳在活動中不敢大膽操作,看到同伴實驗成功了,心裏是羨慕的,這時我讓武伊雪去幫助她,在同伴的帶動下,她終於也體驗到了實驗的樂趣,而武伊雪也懂得了幫助同伴是壹件快樂的事。

小班塗色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初步教幼兒用不同顏色搭配的方法,塗出漂亮的熱帶魚。

 2、指導幼兒用2——3種顏色練習畫畫。

 3、根據幼兒意願選擇色彩塗畫,提高幼兒對色彩的興趣。

教學重點:

 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塗出漂亮的熱帶魚。

教學難點:

 幼兒選擇色彩,並均勻塗出熱帶魚。

  教學時數:

 壹課時

教學準備:

 師 多媒體課件 背景畫壹幅 音樂我的海洋 示範熱帶魚兩條

 幼兒 每人油畫棒壹盒 剪好的熱帶魚壹條

教學過程:

 壹、開始部分

 1、組織教學,穩定幼兒情緒。

 2、提上課要求。

  二、基本部分

 1、談話引入。

 小朋友,老師現在請妳們參觀壹個風景優美的地方,想看嗎?請妳們輕輕閉上小眼睛,大家馬上就看到了。睜開眼睛吧,看,它就是美麗的海底世界。

 2、出示課件。

 老師指導幼兒逐壹看海底世界,引導幼兒看畫面上的水草以及海底的其它動物,重點引導幼兒觀察熱帶魚美在哪裏?畫面上熱帶魚身花紋及色彩的特征,加深幼兒對色彩的認識。

 3、教師出示壹張黑板長度大的海底世界背景圖

 (1)小朋友老師也有壹幅海底世界的圖片,妳們仔細看看,這幅圖上缺少什麽呢?引導幼兒說出缺少熱帶魚。

 (2)請妳們先看看趙老師給熱帶魚設計的花衣裳,小朋友壹定要仔細看,師貼上示範熱帶魚。

 4、幼兒活動:

 (1)畫面上海底世界裏的熱帶魚太少了,他們很孤單。小朋友想幫忙嗎?

 (2)老師發給小朋友不穿衣服的熱帶魚,請妳用靈巧的小手給它穿上漂亮的衣服,壹會它們還要去參加服裝表演,看看那壹條熱帶魚穿的最漂亮好嗎?

 (3)教師指導幼兒塗色,重點指導有差異幼兒。(放音樂 我的海洋)

 (4)服裝表演馬上要開始了,小朋友們快點加入吧!教師組織幼兒將自己塗的的熱帶魚貼上大畫面。

 5、作業講評。

 小朋友用不同的顏色為熱帶魚穿上了美麗的花衣裳。許多小朋友塗得很好。聽,熱帶魚好象在說:“瞧,我們的衣服真漂亮啊,謝謝妳們!”老師相信大家以後會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努力吧孩子們!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有漂亮的熱帶魚,還有好多的動物,我們不僅要和他們交朋友,還要保護動物,做壹名保護動物的小衛士。

  三、結束部分

 1、小結上課情況。

 2、幼兒聽音樂出教室。

小班塗色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大膽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學習來回有順序地塗色。

 2.有參加塗色活動的興趣。

 3.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4.感受作品的美感。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畫冊》(第三冊P7.)

 2.油畫棒。

  活動過程:

 壹、觀察玩具。

 教師出示多種玩具,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妳最喜歡哪壹個玩具?它是什麽顏色的?

 二、討論如何塗色。

 1.出示畫紙,提問:這些玩具漂亮嗎?妳們願意幫它們穿上漂亮的衣服嗎?

 2.請幼兒示範塗色的方法。

 示範幼兒選壹種自己喜歡的顏色,有順序地來回塗色,直至將玩具圖案塗滿顏色,其他幼兒仔細觀察。

 3.教師小結。

 三、幼兒塗色

 幼兒塗色時,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把壹塊塊積木塗滿顏色,盡量不塗出輪廓線外。

 四、展示幼兒作品,相互說說塗了什麽顏色的積木,相互觀賞

小班塗色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塗色,感知色彩,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2、培養幼兒大膽作畫及動手能力,增加幼兒的生活經驗。

 3、認識不同的水果,了解各種水果的營養價值。

 4、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5、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活動準備:

 1、蘋果、香蕉、葡萄,菠蘿等相片。

 2、印好等待塗色的水果圖片。

 3、蠟筆或者水彩筆

  活動過程:

 1、組織教學。檢查、了解幼兒的課前準備情況,讓幼兒安靜下來,集中註意力。

 2、從幼兒穿的衣服導入到水果寶寶穿的衣服

 3、展示各種水果圖片,請幼兒觀察這些水果寶寶的顏色。

 4、讓幼兒先認識這些水果,不同水的水果有不同的顏色

 5、在觀察水果顏色的同時,請幼兒也找到相同顏色的蠟筆

 6、動手作畫

 (1)老師先示範正確的圖畫方法,請幼兒觀察

 (2)讓幼兒正確握筆和老師壹起圖畫

 7、給每個幼兒壹張水果塗色卡,讓幼兒找到與自己手裏拿到的水果塗色卡的顏色。

 8、讓幼兒自己嘗試作畫,不同的水果不同的顏色

 9、欣賞及評價讓幼兒把畫好的畫放在作業袋,與其他幼兒壹起欣賞。

 教師對幼兒的作品給予評價,並給予鼓勵。

  教學反思:

 這從壹個側面反映出小班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發展還不成熟,教師在今後設計的活動中,可以從平面開始逐步過渡到立體,隨著孩子手部動作的不斷協調發展來增加操作材料的難度。

 小百科:水果,是指多汁且主要味覺為甜味和酸味,可食用的植物果實。水果不但含有豐富的營養,而且能夠促進消化。分類漿果類:草莓,藍莓,黑莓,桑葚,覆盆子,葡萄,黑加侖柑橘類:蜜橘,砂糖橘,金橘,蜜柑,甜橙,臍橙,西柚,柚子,葡萄柚,檸檬。

小班塗色教案 篇5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塗色《蘋果》

 制作人:宋博怡

 授課班級:小班1班

 活動目標

 1、激發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2、培養正確的繪畫姿勢、用品擺放常規和大膽動手繪畫的能力。

 3、認識三原色中的紅色,並初步學會按壹定方向塗色。

 活動準備

 1、塗色—蘋果

 2、圖片—蘋果

 3、每個幼兒壹盒油畫棒,塗色紙。

 活動過程

 壹、導入

 變魔術,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看,變變變,老師拿出實物蘋果,這是什麽?(蘋果)

 告訴幼兒,今天我們來給蘋果穿衣服好嗎?

 二、展開

 1.感知蘋果的顏色

 出示圖片-蘋果,引導幼兒觀察:

 這些蘋果都是什麽顏色的?

 2.學習給蘋果塗色

 教師講解示範塗色的方法

 出示紅色的油畫棒問:這只油畫棒是什麽顏色的?

 今天老師教小朋友用紅色的油畫棒幫蘋果穿上漂亮的衣服。

 重點講解起筆和止筆的位置、按壹定方向塗色,

 3.布置塗色任務,提出要求:

 塗色時身體坐正,用品擺放整齊,

 右手拇指食指拿畫筆,左手按住作業紙,

 眼睛離紙面不能太近,按壹定方向仔細塗色,比比誰是塗色小能手。

 4.幼兒開始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及時糾正幼兒的繪畫姿勢,鼓勵幼兒仔細大膽塗色,不把顏色塗到線外去,幫助

 幼兒完成作品。

 5.展示幼兒作品,進行講評,對塗色均勻完整的作品

 畫上小五星表示鼓勵。

 三、結束

 展出幼兒全部作品,請幼兒觀賞,帶領幼兒誇獎自己樹立信心,激起下次繪畫的欲望。

 分析:

 以往的美術繪畫活動多以臨摹為主,對樹的顏色、形狀和布局沒有感性的認識,只是照著教師的範畫來塗色、布局,根本沒有自己的想象和個性,而且評價的緯度是單壹,更不利於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夏天,幼兒園內的樹種類多,樹葉茂密,大小高低應有盡有,是進行此繪畫活動的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