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健康教育教案5篇
作為壹名幼兒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麽幼兒園中班健康教育教案怎麽寫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教育教案,希望大家喜歡!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育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幾種常見的禽蛋。
2.會給煮熟的蛋剝殼。
教學準備:
1.煮熟的雞蛋、鴨蛋、鵪鶉蛋若幹。
2.有各種圖案的畫紙、糨糊、抹布。
3.教師和幼兒都洗凈雙手。
教學過程:
壹、遊戲《奇妙的口袋》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師:請每壹個小朋友在神奇的口袋裏摸壹摸、猜壹猜,是什麽?
二、出示實物蛋認識、比較各種蛋。
教師:妳摸到的是什麽蛋?它們有什麽壹樣?有什麽不壹樣?
教師小結:這些蛋都是橢圓型的。鵪鶉蛋寶寶個子最小,穿著花衣服。雞蛋寶寶個子中等,穿著有壹點點紅的粉色衣服。鴨蛋寶寶個子最大,穿著有點綠有點白的衣服。
三、幼兒相互討論,交流剝蛋的方法。
教師小結:先將煮熟的蛋敲裂,用大拇指撥開蛋殼,連著蛋殼內的膜壹起剝掉。
四、讓幼兒品嘗剝好的蛋,提醒幼兒要多喝水。
五、蛋殼拼貼
讓幼兒在畫好的輪廓上貼上蛋殼。
效果反饋:
本活動與孩子們吃點心的環節銜接,剝好的雞蛋作為點心提供給孩子們品嘗。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育教案篇2活動目標
1、了解有關幼兒容易傳染上的傳染病的情況,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出預防疾病的方法。
2、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幼兒學習壹些基本的預防傳染病的方法,增強幼兒預防疾病的意識。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活動準備
1、有關傳染病的資料與圖片。
2、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壹、師幼談話,由幼兒比較熟悉的手足口病談到傳染病。
1、討論春秋季為什麽是流行傳染病的多發季節?(春天和秋天氣候乍暖還寒陰雨綿綿,潮濕多霧,氣候多變)
2、教師告訴幼兒春秋季會有哪些流行傳染病會出現?(如:感冒、麻疹、咳嗽、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等)
3、重點介紹手足口病的臨床表現。
4、請幼兒講述自己生病時的經歷和感受。(如請醫生診治,要定時服藥,多休息,多喝水,痊愈後才回幼兒園上課等)
二、教師講述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
1、幼兒運用自己的已有經驗討論討論。
2、請語言能力強的幼兒到前面來講壹講小朋友們的經驗。
3、教師小結:咳嗽,打噴嚏,吐口水,毛巾及手摸過的用具上都會留下細菌,都有可能會傳染手足口病的。
4、很多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和手足口病是壹樣的。
三、幼兒討論:如何預防手足口病。
1、提問:我們應該怎樣預防傳染病?
2、幼兒自由回答。
3、教師小結:多喝開水,多吃蔬菜水果、不挑食,勤洗手,勤剪指甲,不喝生水,打預防針,不接觸生傳染病的人群。
活動結束
教師帶幼兒到洗手間洗手。
活動反思:
小朋友又生活在集體生活中,非常有必要知道如果得了傳染病壹定要隔離、看醫生、定時吃藥,多喝水等。這次活動上下來,我覺得自己對教學中的突發事情,有些不知所措,我想在今後的教學中,壹定要吸取經驗,不斷學習,讓我的教學機智更加靈活。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育教案篇3活動目標:
1、知道引起肚子疼的幾種原因和預防疾病的壹些常識。
2、願意參與科學觀察活動,會發現問題。
3、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4、了解生病給身體帶來的不適,學會預防生病的方法。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顯微鏡等試驗器械
活動過程:
壹、導入活動:
出示課件,教師和幼兒壹起唱《邋遢大王》
二、交流討論,初步了解肚子疼的原因:
小朋友,邋遢大王為什麽會肚子疼?(……)
放課件小結:小朋友,引起我們肚子疼的原因有許多種,妳吃了太多的食物,暴飲暴食,可能會引起肚子疼;喝生水或吃許多生冷的食物可能會引起肚子疼;吃變質的食物有可能引起肚子疼;不洗手就吃東西可能會引起肚子疼。
三、進壹步了解肚子疼的的原因:
1、實驗,了解不洗手吃東西會肚子疼的原因
①出示兩杯水(壹杯清水、壹杯洗過手的臟水)請幼兒觀察有什麽不同妳們想知道裏面有什麽嘛?”老師這裏有三臺顯微鏡。顯微鏡可以看到我們肉眼看不到的西,我們來做個小實驗,壹起來看壹下,這杯臟水裏到底有什麽?(指導幼兒實驗)
②討論:妳看到了什麽?(……)
③放課件小結:小朋友這些就是妳們在顯微鏡下面看到的細菌、蠕蟲和大腸桿菌,它們會寄生在妳的胃腸道內,釋放毒素,讓人生病,這麽多的細菌和蟲子跑到我們的身體裏面,我們的肚子就會生病就會疼了。
2、放課件《小杉肚子疼》
提問:“小杉為什麽會肚子疼?”
幼:“吃冰棒,吃了太多的西瓜,喝了好多汽水,喝生水,吃完東西就亂跑……”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育教案篇4活動目標:
1、了解眼睛進入異物後的簡單處理方法。
2、知道紅眼病會傳染,教育幼兒不用別人的手帕或用臟水揉、擦眼睛。
3、知道壹些保持身體各部位整潔衛生的方法。
4、了解主要癥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情境表演“排除眼中的異物”。
活動過程:
1、以情境表演引入。
2、引導幼兒討論。
(1)明明的眼睛怎麽啦?(進了灰塵或是沙子)
(2)眼睛進了灰塵或沙子應該怎麽辦?
3、討論:眼睛除了進了異物後不舒服外,還有什麽時候不舒服?(得了紅眼病的時候)
(1)得了紅眼病有什麽感覺?(很難受。眼睛會流淚、怕光,還有輕微的疼痛,眼睛沖血、腫脹、結眼屎等)
(2)得了紅眼病該怎麽辦?(因為紅眼病會傳染。得了紅眼病就不能同小朋友在壹起,更不能用別人的手帕、毛巾,或用臟手去碰眼睛,也不能牽別人的手,不能使用別人的東西等。)
(3)紅眼病的預防。(得了紅眼病要及時治療。)
4、師小結:告訴幼兒要愛清潔、講衛生,嚴格保護自己的眼睛。在紅眼病流行的時候,不到公***場所去玩。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育教案篇5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食物的消化過程,教育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2、了解吃飯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能按時吃飯,不挑食。
3、幫助幼兒了解身體結構,對以後的成長會具有壹定的幫助。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重難點:
了解食物的消化過程,教育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掛圖壹張、食物(加餐)
活動過程:
壹、開始部分:
1.穩定幼兒情緒。
2.以談話的形式引入主題,讓幼兒猜猜他們每天吃得加餐哪裏去了?
二、基本部分:
1.讓幼兒體驗食物在口腔中初步被磨碎的過程,感受食物在口腔中的變化,體會下咽的感覺。
2.讓幼兒討論他們每天吃的食物到哪裏去了,教師總結:大部分營養被人體吸收,剩余的被人體排出體外。
3.教師引導幼兒觀看掛圖,並提出問題。食物進入人體後,都經過哪些器官?器官都有哪些作用?
教師總結:食物要經過口腔、胃、小腸、大腸。口腔是粉碎食物,胃食物進壹步粉碎,小腸吸收大部分營養,大腸吸收營養並把廢物排出體外。
4.讓幼兒談談如何保護這些人體器官,幼兒回答。教師總結:吃東西時要細嚼慢咽;不要吃的太多;不要太餓;不吃不幹不凈的食物;少喝冷飲;多喝水;多吃蔬菜。
三、結束部分:
幼兒互相說說如何保護自己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