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園位於臺中市中心,公園路及自由路二段之間,園內花木扶疏,老樹成蔭,是臺中市民主要的運動、休閑場地。
2010臺中國際旅展
2010臺中國際旅展(10張)
進中山公園大門,繞過園林花圃,就可以看到壹座人工湖,與巍立在湖心的中正亭,朱紅倒影浮映水中,為臺中市的代表景觀;湖上橫跨兩橋,壹為古典式拱橋,壹為朱欄扶手木橋,湖畔並有小船出租,供遊人徜徉湖心;園區內附設有露天音樂臺、網球場、兒童樂園等休閑設施,並保存了炮臺山及望月亭兩塊古跡。炮臺山為前清移民最早定居之處。建於1889年(光緒15年)的望月亭,則是臺中僅存的臺灣府城遺跡。[10]
大坑風景區
位於臺中市東北郊的大坑風景區,最高海拔雖僅850公尺,但由於屬水源涵養林,加上地勢陡峭,很少進行人為開發,原始風貌迷人。遠古時代兩次冰河期的造山運動,孕育了此地豐富的自然資源,臺中市政府於此開辟了8條登山步道,結合中正露營區、體能鍛煉場等休閑景點,為臺中市熱門的登身健行去處。
系統步道間相互通達,並設有涼亭、休息平臺,供人小憩;其中5號步道呈南北縱向,沿山棱串聯起1~4號步道,沿途坡度平緩,且環狀相連,繞行壹圈不到3公裏。5號步道由中興嶺附近的新五村頭科巷登山口進入,悠長的原木棧道縱橫期間,綠蔭濃密,每到秋冬,山漆、杜英、無患子等變色葉植物紛紛換上新裝,為山容增添亮麗顏色;沿棱線而行,大坑山區秀麗山景壹覽無遺,天氣晴朗時,還可遠眺臺中市區、大甲溪及雪山山脈。
1~4號步道入口皆位於連坑巷產業道路旁,1號步道全長3公裏,石板及水泥步道交錯,蜿蜒小徑連接烤肉區、大坑體能鍛煉場,為合家旅遊的熱門路線。大坑體能鍛煉場結合山麓的原野風味和地形特色,辟出壹系列運動設備及障礙超越項目,可進行團體競賽或個人體能訓練。
2、3號步道坡度陡峭,極具挑戰性,最受登山客喜愛。而地處海拔470~850公尺之間的4號步道,坡度落差極大,其中壹段長約300公尺的垂直陡坡,考驗遊客的體力及耐力,被稱為“軟腳坡”;步道入口處的中正露營區,為大坑規模最大的公營露營地,營區掩翳於相思林中,各個營地以石階步道相連,又擁有獨立、不受幹擾的隱蔽性,可同時容納1500余人在此活動,區內公***設備齊全,並提供營帳、炊具出租服務。[10]
臺中公園
臺中公園介紹 臺中公園位於臺中市中心,自由路二段與公園路之間,又稱為中山公園,面積達10.5公頃,鬧中取靜,園內花木扶疏,老樹成蔭,湖心亭是臺中市地標的經典代表。築園歷史
臺中寬闊的馬路
臺中寬闊的馬路
悠久建於1908年(清光緒34年),朱欄王砌的亭臺、曲橋,令人發思古之幽情,是市民休閑逗留、運動的最愛場所。
臺中公園中有壹人工小湖,湖上相連的雙亭,即為有名的中正亭,朱紅色的亭檐倒影映在水中,可是臺中市最為代表的景觀之壹。繞過人工湖即可見望月亭、炮臺山古跡是臺中僅存的臺灣府城遺跡。園內設有網球場、露天音樂臺及兒童遊樂設施。湖畔並有小船出租,可供遊客徜徉湖上。
臺中公園古色古香的湖心亭,於1999年4月17日,經學者專家的評估公告為市定古跡,還包括亭體及鄰近的中山橋路都是公告範圍。[10]
逢甲商圈
逢甲商圈,又稱文華夜市,位於臺中市西屯區逢甲大學周圍,屬商圈夜市類型。以文華路、福星路為核心的區域,另外延伸走進文華路可達逢甲旗艦夜市,目前是臺灣規模最大的夜市。
據非正式統計逢甲夜市的人潮,非假日期間每天約有三萬人次,假日則超過十萬人次。周五起的三天連續假期,更是讓周邊道路塞得水泄不通;文華路、逢甲路、逢甲路20巷(俗稱便當街)人潮更是擠得動彈不得,形成大量的排隊店家。根據逢甲大學調查,逢甲商圈在臺灣不景氣的2009年,依舊創造至少新臺幣85億的業績,加上附近大學生基本消費額,壹年至少有上百億的營業額。[10]
黎山風景區
黎山隸屬臺中縣和平鄉,為大甲溪畔壹方“角階”上的聚落,海拔高度近2000公尺,地勢相當開闊;從谷關登上黎山,浩瀚的大甲溪谷與峰巒起伏的雪山棱脈。黎山地區擁有山嶽、水庫、瀑布等天成景致,以及豐富的農業景觀,而成為聞名中外的旅遊勝地。黎山的賓館是當地最醒目的建築,早已成為中橫公路上最具代表的地景。這裏也是賞鳥客的主要停駐點。每年開春以後,梅、櫻、桃、李、蘋果等依續開花,將群山妝點得紅白交映、美不勝收。而深秋時節,梨樹葉轉成金黃,搭配著零落的楓紅,讓黎山更顯詩意。[10]
高美濕地
位於清水大甲溪出海口南側,廣達1,500公頃的高美濕地,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是國內少數幾處雁鴨集體繁殖區之壹。由於泥質及沙質灘地兼具,加上與河口沼澤地帶鑲嵌在壹起,孕育了豐富又復雜的濕地生態,以及目前所知全臺灣最大族群的雲林莞草區,生態種類亦相當復雜,主要為鳥類、魚類、蟹類及其它無脊椎類等生物。高美自行車道是沿著清水大排、海堤至高美濕地,南起濱海橋、北至高美海堤防汛道路,全長1.7公裏,車道旁緊鄰清水大排和高美濕地,除了可以鳥瞰整片高美濕地外,同時也是賞鳥、看夕陽的好地方。[10]
八仙山森林遊樂區
八仙山海拔2366公尺,為雪山山脈白姑山系,由於山中林木資源豐富,與太平山、阿裏山並列臺灣三大林場,並曾入選臺灣八景。翠綠蒼勁的林木是此地最大觀光資源,清瑩碧綠的十文溪、佳保溪貫穿園區,為園區增添了幾許山高水長的靈氣。園區規劃有三條森林浴步道,壹條循線造訪臺灣八景入選紀念碑、神社遺址、靜海寺,昔日繁華依稀可見。沿途還有壹大片幽深的竹林、肖楠巨木,八仙山的登山口也位於此。另兩條則循溪而行,為清爽的親水步道。佳保溪與十文溪被列為臺灣兩大名泉,水質略呈青色,清澈無比,上行的壹條可壹路前抵兩溪合流點,下行的壹條則通往水壩區,溪水從水壩落下,形成壹道寬幕,雖非天然形成,卻比許多瀑布壯觀。八仙山是極佳的賞鳥點,區內的鳥類約有60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