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霄巖位於廣東省陽春縣城西北66公裏的羅陽峰林之中,面積36.7平方公裏,是以喀斯特巖溶地貌為特征,自然山水溶洞為主的景區。它以雄偉壯觀著稱,被譽為“南國第壹洞府”,洞內高度壹百二十多米,上下分三層,有淩霄大廳,淩霄寶殿和觀景臺,現開放可遊覽面積三萬多平方米。
路入陽春境,杳然非世間
淩霄大廳高大寬敞,巖底小溪清澈透亮,潺潺流水穿巖而過,洞內景物千姿百態,惟妙惟肖,形象逼真,氣象萬千,仿佛進入神話世界;健步踏上百步雲梯便進入淩霄寶殿,有“壽星迎賓”、“靈芝巨柱”等景觀,其中九條擎天巨柱惟妙惟肖;再上觀景臺俯瞰洞內景物,“仙女思凡”、“八仙過海”、“群獅起舞”等,更為氣象萬千,尤其是“吉星高照”、“壹線天”、“水中印月”、“滴水明珠”等四大天然奇景,實為世間罕見。400多米長的巖底河,可供遊人坐船瀏覽,“倒掛蓮花”、“天馬行空”等景物讓人流連忘返。
淩霄巖分為正巖、東巖、西巖三大洞,現已開放正巖。正巖高約100米,長、寬近200米,遊覽面積三萬多平方米,分五層遊覽。洞內19條如樓宇般高大的鐘乳石柱直撐巖頂,氣勢磅礴,雄偉壯觀,天然形成的壹線天、壹顆星、水底月為三大奇景,神奇奧妙。
淩霄巖被譽為南國第壹名勝。巖高100米,分三層遊覽,遊覽面積達三萬多平方米。其中底層淩霄廳高60米,寬34米,長105米,有壹巖底河長320米,河內可以泛舟。
“與世無爭”的玉溪三洞
距淩霄巖兩公裏的玉溪三洞,由漠江上遊穿過三個大石溶洞而成,總長3公裏,現已開放壹、二洞。洞內清泉叮咚,溪水清瑩,景色別致,洞內層林疊翠,景物萬千。且淩霄巖和玉溪三洞內均可泛舟。
玉溪三洞,原名桃源洞。在陽春市區西北68公裏的河朗鎮,距淩霄巖6公裏,是由漠陽江上遊的甘婪河穿過3座石山形成的天然溶洞景觀。玉溪三洞地下河河水清澈,全程皆可坐艇遊覽。洞中景物非常豐富,其中“金盞疊泉”、“三變石”和“皇冠石”,是“玉溪三景”,其中以“三變石”最為有趣。
第壹洞長400米,高50米,旁邊有壹旱洞。“金盞疊泉”像壹個個金黃色的石盞滿載清泉汩汩而流,甚是美觀。
第二洞長330米,水深2-5米,水面寬20-30米,河水清澈如玉,水中多生長鯉魚。溶洞景觀千姿百態,“三變石”就在這裏。洞頂的“皇冠”石,酷似皇冠,遊人在船上可拍攝壹幅頭戴皇冠的照片。
第三洞長500米,遊覽時,既可步行又可坐船遊,洞內景物繁多,形象栩栩如生。遊玉溪三洞,蕩著輕舟,壹路上彎彎曲曲,聽歌賞景,領會“石出疑無路,雲開別有天”和“柳暗花明又壹村”的世外桃源意境。
陽春市淩霄巖景區2004年初被評為國家地質公園。淩霄巖是中國大陸架最南端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因此,淩霄巖國家地質公園主碑、博物館及其他國家地質公園配套工程的建成,表明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巖溶類國家地質公園正式落成。2005年9月3日,淩霄巖景區被評為“中國青少年科學考察探險基地”,這是淩霄巖自被評為“國家地質公園”後所獲得的又壹殊榮,更加突顯了它的科普教育意義。2005年9月28日,陽春市淩霄巖景區舉行了國家地質公園揭碑開園儀式。
淩霄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