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齊山登高拼音版如下:
jiǔ,rì,shān,dēng,gāo。táng,dù,mù。
九日齊山登高。唐杜牧。
jiāng,hán,qiū,yǐng,yàn,chū,fei,yǔ,kè,xé,hú,shàng,cuì,wei。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chén,shì,nán,féng,kāi,kǒu,xià,o,jú,huā,xū,chā,mǎn,tóu,gui。
塵世難逢開壹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dàn,jiāng,ming,ding,chóu,jiā,jié,bú,yòng,dēng,lín,hèn,luò,hui。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gǔ,wǎng,jin,lái,zhǐ,rú,cǐ,niú,shān,hé,bì,dú,zhān,yī。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譯文: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剛剛南飛,約朋友攜酒壺***登峰巒翠微。塵世煩擾平生難逢開口壹笑,菊花盛開之時要插滿頭而歸。只應縱情痛飲酬答重陽佳節,不必懷憂登臨嘆恨落日余暉。人生短暫古往今來終歸如此,何必像齊景公對著牛山流淚。
九日:舊歷九月九日重陽節,舊浴登高飲菊花酒。齊安:今湖北省麻城壹帶。翠微:這裏代指山。酩酊:醉得稀裏糊塗。這句暗用晉朝陶淵明典故。《藝文類聚·卷四引·續晉陽秋》:“陶潛嘗九月九日無酒,宅邊菊叢中摘菊盈把,坐其側,久望,見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後歸。”登臨:登山臨水或登高臨下,泛指遊覽山水。
作者簡介:
杜牧(公元803到公元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
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大杜”。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杜牧在家族中排行十三,因此根據唐人的習慣,被稱為“杜十三”。杜牧政治才華出眾,杜牧十幾歲的時候,正值唐憲宗討伐藩鎮,振作國事。他在讀書之余,關心軍事,後來杜牧專門研究過孫子,寫過十三篇《孫子》註解,也寫過許多策論咨文。特別是有壹次獻計平虜,被宰相李德裕采用,大獲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