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學業規劃書 (壹)
學習生活規劃
學習,乃學生之天職。生活,每天必不可少的點綴。所以,我認為學習和生活是最重要的,故其規劃應慎重。
首先,我要明確我在學習方面的最終目標,那就是在四年之後得到中國傳媒大學學位委員會頒發的“中國傳媒大學學士學位”。這是夢想,但也是目標、而且是必須達到的目標。可以說,如果拿不到這張學位證書,那麽我的大學將被定性為“失敗”。
在具體的課程方面,除去思想課程和體育要保證及格以外的其他課程,我給自己的目標是,努力爭取“優秀”成績。壹份優秀的成績單,不光是對自己的肯定與鼓舞,也是將對我人生起到重大作用的準備(這以後會再)說到。
這三十五門課: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毛澤東思想概論、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思想道德修養、法律基礎、英語、體育、計算機應用基礎、軍事理論、傳播學概論、藝術概論、文化產業概論、社會學通論、管理學原理、市場營銷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視聽語言、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名著賞析、影視節目市場研究、影視劇制片管理、影視精品賞析、影視制作、電視欄目制片管理、媒體政策與法規、娛樂經濟研究、藝術品市場、文化產業項目管理、整合營銷傳播、演藝活動策劃、導演藝術,這麽多課程,咋壹看上去挺嚇人的,但是我相信,在老師的指導下,我會充滿信心,各個突破,把這些課程統統拿下。畢竟,它們不是老虎,而是我人生的必要準備。
尤其要說壹下的是英語。由於我以後的人生之路的需要,我的目標是在大學期間的英語水平要始終處於學院 壹流水平。我有壹個夢想,就是我的英語水平要超過國際傳播系的人。
其實,我認為作為壹個新時期的大學生,光學習自己課內的知識是不夠的,所以我規劃在大學四年中,自己學習壹到兩種技能,比如電腦網絡技術。
在生活方面,我應該做到以艱苦樸素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作為壹個大學生,我不應該對生活提過高的要求,條件還說得過去,我就不會也不應該去抱怨。同時也因為我以後的發展需要,我必須時刻熟悉艱苦樸素的生活條件。另外,我始終相信,壹個生活儉樸的人在學業和事業上是會成功的。
所以,我對學習生活方面的規劃總結起來四個字:艱苦奮鬥。
社會活動規劃
這壹部分,我會對我四年的“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做壹個規劃。
在這壹方面,我最大的夢想就是希望能在大學期間加入中國***產黨。如果這個夢想能夠實現、這個目標能夠達到,那將是對我的壹大鼓勵,同時也將是對我的鞭策。所以,加入***產黨是我的規劃中很重要的壹條。
除此以外,我對大學的社會活動的規劃還包括以下幾條:首先,我要爭取進入學生會,並積極參與活動。第二,我應該在大學建立壹個穩定、健康而且作用巨大的朋友圈。第三,我應該在假期積極參與社會活動,例如打工或者參與大學組織的社會活動。這些活動會對我的未來有重大的積極影響。
大學期間我進行社會活動的原則應該是: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尤其是要積極參與可能對人生有重大有益影響的社會活動;並且這些社會活動最好可以與“面向未來的準備”相適應。
面向未來的準備
在我看來,前面的“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都是在為“面向未來的準備”打基礎,或者從某種意義上說,二者就是“面向未來的準備”的壹部分。
我在大學畢業以後的打算是去加拿大 的多倫多大學讀研究生,要想實現這個目標,我還有很多的艱巨任務需要去做。
1、我打算在大壹、大二兩年完成雅斯考試的詞匯準備工作,並學習《新概念英語》。大三壹年上某個培訓班,大三暑假完成雅斯的考試。
2、我打算在大二暑假去壹趟加拿大,去和多倫多大學的校長當面交談。我希望我流利的英語、大壹和大二完美的成績單以及我勇往直前、為夢想努力的精神可以打動那位校長,至少希望可以給他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
3、大壹、大二兩個暑假要打工,賺我加拿大之行的生活費。
4、大四看看有沒有可能有政府部門或企業願意有償贊助我的留學研究生生活。
以上只是關於我的留學 生活的準備,其他方面的準備還有:
1、加拿大之行順便考查壹下外國的文化產業狀況。
2、大學期間博覽群書,增長見識。並把別人的經驗教訓吸收為自己的。
3、壹有機會,特別是打工的時候留意身邊的經濟現象。
4、看看能否進入企業、事業單位或政府部門實習,積累經驗。
重要的壹點:如果在四年的生活中有對自已成長有益的什麽新的計劃,壹經驗證可行,即可實施,本規劃也將相應地被更改。
總結
到這裏為止,我的規劃就大概完成了。我在這裏想說的是:由於我是第壹次制定長期的規劃,難免有不科學的地方,還請老師幫忙指出;另外我當自己發現不足也會立刻修正。當然,由於高中時期我是文科班的“高材生”,可以歷史地、客觀地看問題,同時負責過學生會的活動,有壹定的社會活動經驗,因此我自認為這份規劃的科學性還是比較高的。下面需要做的事就是按照規劃,腳踏實地地做。只有那樣,規劃才有意義。
大學生學業規劃書 (二)
邁著青春的腳步,踏著希望的旋律。當考上大學的欣喜已消亡,當初入大學的新奇已逐漸退去,當身邊的壹切壹切都在發生著翻天覆地變化的時候,我才明白我已不再是在父母庇護下成長的孩子了,我應該有自己的主觀意識,我必須學會獨立,獨立地去生活,獨立地去面對身邊的壹切壹切。人都說:“大學是壹個全方面升華自己的舞臺”。的確,只有在這塊舞臺上不斷地提高自己,深化自己,才不至於浪費這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四年光陰。作為自己人生的設計師,就應該認認真真的為自己的大學生活繪制壹張美麗的藍圖。
大壹是我們從高中到大學的過渡期,新的挑戰就意味著新的開始。作為壹個職高生,我深知自己文化課基礎沒有那些普高畢業的大學生優秀,所以我要在這方面多用功夫,充分利用圖書館的館藏資源,把自己不足的、所欠缺的東西補上去。當然,自己的專業課也不能落下,畢竟這是以後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敲門磚。在閑暇之余也要為考會計從業資格證做準備,爭取在大壹下期壹次性考過會計從業資格證。增強自己的交際能力也是大壹的首要任務,要多參加壹些適合自己的社團活動,盡可能多的為自己提供展示自己、鍛煉自己的平臺,提高自己的組織能力和交流技巧。在高中的時候沒有重視我的語言交流和溝通能力,到了大學以後才發現它的重要性,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無論辦什麽事都離不開交際。所以我要在大學中鍛煉我的交際能力,為我將來步入社會打下壹個良好的基礎。
大二是整個大學生涯的過渡期,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所以大二要學好基礎課,尤其是英語,特別是英語口語,要把英語作為壹門交際工具,爭取大二上學期通過英語四級考試。專業課方面,要主動加深專業課程的學習,多和老師、同學交流,詢問今後的就業方向和職場需求。同時也要掌握計算機基本操作,在大二下學期通過計算機二級考試。還要利用課余時間去做兼職,使自己去了解社會,去適應社會,為以後的求職做鋪墊
經歷過大壹的懵懂,大二的浮躁,大三應該已感受到了自身的變化。同時大三又是大學生涯中很重要的轉折點,更是全面提升專業知識為主的發展期。首先,要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大三的專業課程越來越深入,紮實的掌握專業知識是贏得未來的基礎。正視自幾畢業以後的發展問題,和學長們打聽求職信息、面試技巧和職場需求情況,請教寫求職信、個人簡歷的經驗標。同時也要給自己正確的定位,明白自己的就業方向,確定自己的就業目。並在假期開始為自己心目中的職業進行實踐。要盡量與自己所學的專業接軌,這樣既可以讓專業知識和實際技能在實踐中得到檢驗,還能鍛煉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增加職場經驗,為今天的職場工作鋪下奠基石。
大四是大學生活的落幕劇,是人生中重要的轉折點。就業市場上的艱難、考研道路中的迷惘以及遭遇分離考驗的愛情,所以壹定要保持壹顆平和的心態。多留意報紙和媒體上的壹些招聘信息,為求職生涯做好準備。
知識、能力、素質是大學生社會化的三大要素。知識是素質形成和提高的基礎,能力是素質的壹種外在表現,沒有相應的知識武裝和能力展示,不可能內化和升華為更高的`心理品格。但是知識和能力往往只解決如何做事,而提高素質可以解決如何做人。高素質的人才應該將做事與做人有機地結合,既把養成健全的人格放在第壹位,又註重專門知識、技能和能力的培養,使自身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因此,壹名優秀的大學畢業生應把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鍛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提高全面的綜合素質統壹起來,這樣才能在擇業、從業過程中立於不敗之地。綜合素質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質、專業素質、文化素質、身心素質等四個方面。四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其中思想道德素質是綜合素質的靈魂和根本,文化素質、專業素質和身心素質是基礎。
有了自己的計劃,也就有了目標和追求,就播下了希望,相信在四年後我壹定能自信地走出樂山師範學院,走向社會。開拓出屬於咱們90後的另壹片天空。
大學生學業規劃書 (三)
學業是大學生立身之本,是大學生應當集中精力努力掌握的知識、能力、素質體系。具備和擁有好的學業,才會有好的就業、好的職業。
(壹)大學的壹個重要特征:我思故我在
站在大學校園門口,同學們必須思考自己的學業。對待學業,壹個重要特征就是,我思故我在。
進入大學後,我們究竟應該幹什麽?壹些大學生對此感到十分迷惑。還是那句老話:大學生的天職是學習,大學是學習的天堂。人生也許很長,但只有大學這幾年是可以讓人充分、自由學習的時期,過了這個階段就再也難找了。參加工作後,要麽有心情沒時間,要麽有時間沒心情。因此,決不可以為學的東西暫時沒有發揮作用,或者自己不喜歡這個專業而不去學習。同學們要根據社會需要、社會發展趨勢和個人的興趣、特長及所學專業等確立自己大學期間努力的目標。並根據確立的目標,做好切實可行的生涯規劃。然後根據制定的規劃,及早準備,付諸行動。
(二)樹立正確的學業觀
大學生的學業是指在高等教育階段進行以學習為主的壹切活動,是廣義的學習階段,它不僅包括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還包括思想、政治、道德、業務、組織管理能力、科研及創新能力等的學習。
觀念是行動的先導,要完成好大學學業首先必須樹立正確的學業觀。所謂學業觀就是對所學專業、課業的態度和認識,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們的學習、生活乃至人生前景。當代大學生在對待學業問題上存在著種種誤區:或將學業涵義理解過窄,或對學業生活預期過高,或學業角色定位不準,或職業期望值過高,以至學業不精甚至荒廢學業。為此,我們應正確處理如下四種關系:
壹是正確處理學業與專業的關系。珍重自己的學業,就該學得其所,努力培養自己的專業興趣,把自己的愛好和國家的需要及社會發展的要求有機地統壹起來,掌握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相關能力,培養自己的專業素質。
二是正確處理學業與職業的關系。在學習期間就應自覺地學好職業知識,培養職業技能,鍛煉職業能力,以期在將來的從業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三是正確處理學業與事業的關系。將自己現在的學業、將來的職業和未來的事業聯系起來,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認識所學專業在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意義、作用和發展前景,立誌獻身其中,在工作中充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四是正確處理學業與就業的關系。就業與學業存在著密切的關系,就業是學業的導向,學業決定了就業。以就業為學業的導向,有利於大學生專業報考的選擇、學業目標的調整、學習方式的改變、學習外延的拓展以及綜合素質的提高。與此同時,就業也構成了衡量學業成就的重要標誌。想要就好業必須具備強烈的事業心、廣博精深的專業知識、較強的溝通協調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強健的體魄以及創新精神,這些都應當在完成大學學業過程中養成。
(三)大學生活從學業規劃開始
大學生學業規劃,就是大學生根據自身情況,結合現有的條件和制約因素,為自己確立整個大學期間的學業目標,並為實現學業目標而確定行動方向、行動時間和行動方案。換言之,就是大學生通過解決學什麽、怎麽學、什麽時候學等問題,以確保自身順利完成學業,為成功實現就業或開辟事業打好基礎。對於在校的大學生來說,只有及早設計自己的學業規劃,明確自己的學業目標,提高素質優勢,才有可能在將來激烈的競爭中把握住機會,獲得成功。
1、做好學業規劃能增強自我約束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沒有學業規劃,我們的時間、精力容易處於荒廢和散亂之中,生活漫不經心,心態消極怠慢,很容易進入跟學業無關的瑣事中,虛度大學美好光陰、浪費青春。而學業規劃能讓我們明白現在做的每壹點都是實現未來目標的壹部分,從而重視現在、把握現在,集中時間、精力和資源,選定學業。
2、做好學業規劃能增強生活與學習的主動性。
壹份有效的學業規劃,能夠引導我們認識自身的個性特質、現有的和潛在的資源優勢,對自己的綜合優勢與劣勢進行對比分析,樹立明確的學業發展目標與未來職業理想,評估個人目標與現狀之間的距離,學會運用科學有效的方法,采取切實可行的步驟和措施,不斷增強自己的學業競爭力,實現學業目標與職業理想。從大壹開始,同學們就應該認清自己的學習發展方向,並在大學期間為自己的目標努力,而不是到大四快畢業了,才開始想自己到底想要幹什麽,改變以往的被動局面,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
3、做好學業規劃能促使大學生積極向上和自我完善。
學業規劃是我們努力的依據,也是對自我的鞭策。隨著學業規劃的每壹個具體目標的實現,我們就會越來越有成就感,我們的思想方式及心態就會向著更積極向上的方向轉變。好的學業規劃為我們提供了完成學業的清晰圖畫,使自己對學業的實現過程有了清晰透徹的認識,進而更有信心、勇氣,達到自我完善。
4、做好學業規劃有助於自我定位。
同學們要不斷地了解自己、發掘自己的特點,進而進行不斷地調整與修正,找出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確定自己能幹的工作即優勢所在,明確切入社會的起點,其中最重要的是明確自我人生目標,即自我定位。而學業規劃確立的過程是壹個有彈性的動態的規劃過程,是壹個認識自身優勢與弱勢、機會與挑戰的過程,是壹個自我定位、規劃人生的過程,就是壹個明確自己“能幹什麽”、“社會可以提供給我什麽機會”、“我選擇幹什麽”等問題的過程,進而使理想具有可操作性,為進入社會提供明確方向。
(四)大學學業規劃5步驟
1、學業規劃選定。
首先,分析自己的興趣愛好,認定自己想幹什麽。興趣是理想產生的基礎,興趣與成功機率有著明顯的正相關性。要擇己所愛,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方向和研究領域進行鉆研和學習。其次,分析自己的能力、特長,確定自己能幹什麽。能力是人的綜合素質在現實行動中的表現,是正確駕馭某種活動的實際本領、能量和熟練水平。能力是實現人的價值的壹種有效方式,也是支配人生命運的壹種主導性的積極力量。因為任何壹種職業都要求從業者掌握壹定的技能,具備壹定的條件,所以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在認定自己想幹什麽的基礎上確定已經具備的能力和應該培養的能力。再次,分析未來,確定社會要求幹什麽。著眼將來、預測趨勢,立足於社會不斷發展變化的需求。避免盲目跟風,因為最熱門的並非是最好的。選擇社會需要又最適合發揮自身優勢的專業方向和研究領域才是最好的。要把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長同社會需要結合起來,把想幹什麽、能幹什麽、社會要求幹什麽有機地結合起來。幾方面的結合點和鏈接處正是我們學業規劃的關鍵所在。
2、強化學業規劃。
當學業規劃選定以後,很多大學生或者束之高閣或者虎頭蛇尾,結果導致有了學業規劃卻不能實施或實施後不能持久,最終無法實現既定的學業。這些現象的出現是因為大學生在制定學業規劃時缺少壹個重要環節,即對學業規劃的強化。強化學業規劃就是規劃執行者在執行之前充分運用想象,詳細地羅列出達成學業規劃的好處,從而培養出積極的心態,進而增強動力、產生更大的執行力,確保學業規劃順利完成。
3、學業規劃分解。
學業總目標制定出以後,要能自上而下的分解,即制訂學習計劃。以本科四年為例,可以按照以下的思路進行:四年的總學習目標——壹年的學習目標——壹學期的學習目標——壹月的學習目標——壹周的學習目標——壹日的學習目標。使得學業規劃落實到學習生活的每壹天,確保學業的嚴格執行。
4、學業規劃評估與反饋。
在實施過程中,要及時地對環境和條件做出評價和估計,對自己的執行情況做出評估。由於現實生活中種種不確定因素的存在,學業規劃的設計必須具有壹定的彈性,因此評估結果出來以後應進行反饋,以便自己及時反省和修正學業目標,變更實施措施與計劃。同時應做到定期評估與反饋:每年、每學期、每月、每日進行檢查評估與反饋,進而分析原因與障礙,找出改進的方法與措施。
5.激勵與懲罰 。
激勵措施能將人的潛能和積極性激發出來,懲罰可以防止惰性的產生。壹定要制定出完成階段目標後對自己的獎勵和懲罰措施:完成後怎樣獎勵自己,完不成將怎樣懲罰自己。
(五)紮實的學業為就業開路
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壹個人的文化知識素質如何,將決定他在求職擇業時的自由度和取得職業崗位的層次。大學是就業準備教育,大學生壹畢業絕大多數人都將走向工作崗位。我們應該為幾年後的就業做好知識、能力、素質等全方位的準備,珍惜大學時光抓好學業,為未來的就業、創業、成功立業開山鋪路。為此,根據社會發展和用人單位的需要,同學們應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抓好學業,做好就業準備。
1、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
堅持廣博性與精深性、理論與實踐、積累與調節相統壹的原則,培養寬厚紮實的基礎知識、廣博精深的專業知識,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這壹過程沒有捷徑可走,其基本途徑只能是學習和積累。也絕非壹勞永逸,必須持續不斷地付出艱辛勞動。只要采取適合自己的科學方法,並且不斷努力、辛苦耕耘,就壹定能建立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為順利就業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2、鍛煉較強的實踐能力。
知識並不能簡單地與能力劃等號,知識與能力是辯證的關系。在壹定意義上說,能力比知識更重要。因此,壹名優秀的大學畢業生應把建構合理的知識結構、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和鍛煉較強的實踐能力統壹起來,這樣才能在擇業、從業過程中立於不敗之地。大學生應具備的基本能力包括表達能力、動手能力、適應能力、交際能力、管理能力、創造能力、決策能力等。培養實踐能力的方法和途徑主要有勤奮學習、積累知識,積極參與、勇於實踐,啟迪思維、發展興趣等。
3、全面提高綜合素質。
知識、能力、素質是大學生社會化的三大要素。知識是素質形成和提高的基礎,能力是素質的壹種外在表現,沒有相應的知識武裝和能力展示,不可能內化和升華為更高的心理品格。但是知識和能力往往只解決如何做事,而提高素質可以解決如何做人。高素質的人才應該將做事與做人有機地結合,既把養成健全的人格放在第壹位,又註重專門知識、技能和能力的培養,使自身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因此,壹名優秀的大學畢業生應把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鍛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提高全面的綜合素質統壹起來,這樣才能在擇業、從業過程中立於不敗之地。綜合素質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質、專業素質、文化素質、身心素質等四個方面。四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其中思想道德素質是綜合素質的靈魂和根本,文化素質、專業素質和身心素質是基礎。
中間補充!妳學金融的!比如4年,首先2年在校安安穩穩學習,然後第三年考證做兼職!最初的兩年不要只學老師給的東西,多跑跑圖書管,學習點高級財務會計之類的,這些對妳詪又用,最後壹年,就是準備繼續考呢,還是工作了!想好自己以後要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