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初三上冊語文《故鄉》教案

初三上冊語文《故鄉》教案

 如果說故鄉景色的悲涼可能會受到“我”的心情的影響,或者天氣的影響,而故鄉的人卻使“我”不折不扣地感到悲哀之至了。下面我為妳整理了初三上冊語文《故鄉》教案,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壹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肖像描寫刻畫人物的手法

 2、了解對比手法

 3、體會通過人物描寫表現中心

 教學過程:

 壹、導入:

 小學時,我們學過壹篇課文《少年閏土》,它是節選自魯迅先生的小說《故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它。

 二、示標

 三、新授:

 1、在故鄉,“我”見到了許多人,其中著重寫了哪兩個人物?這兩個人物又以寫誰為主?

 2、課文中幾次寫到閏土?

 3、對於少年閏土,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來描寫的?(肖像、語言)

 討論:

 ①少年閏土的外貌是怎樣的?

 ②少年閏土的動作語態是怎樣的?

 ③少年閏土對“我”的態度是怎樣的?

 ④少年閏土對生活的態度是怎樣的?

 ⑤少年閏土具有什麽樣的特點?

 4、對於中年閏土,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來描寫的?(肖像、語言、神情)

 討論:

 ①閏土的外貌發生了什麽樣的變化?

 ②閏土的動作語態發生了什麽樣的變化?

 ③閏土對“我”的態度發生了什麽樣的變化?

 ④閏土對生活的態度發生了什麽樣的變化?

 ⑤中年閏土具有什麽樣的特點?

 5、什麽原因使閏土發生了這樣大的變化,從“小英雄”變成了“木偶人”呢?

 “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都苦得他像壹個木偶人了。”

 6、另壹人物楊二嫂又是怎麽描寫的?

 討論:

 ①對於二十多年前的楊二嫂,采用了哪些描寫手法?(肖像)

 ②對於今天的楊二嫂,采用了哪些描寫手法?(語言、肖像、動作)

 7、楊二嫂的變化的說明了什麽?

 小市民階層的日益貧困。

 8、“我”這壹人物在文章中又是怎樣變化的?

 9、作品對閏土、楊二嫂兩個人物前後的變化,揭示了什麽問題?

 這就充分揭示了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殘酷剝削和壓迫,是使舊中國農村經濟日趨破產,廣大農民生活日趨貧困的總根源。這就是魯迅描寫閏土、楊二嫂形象變化所揭示出來的深刻社會意義。

 10、作品對閏土、楊二嫂的描寫在寫作上對我們有什麽啟示呢?

 人物描寫,特別是肖像描寫,壹定要抓住人物具有代表性的特征,給人以深刻印象,並能為表現主題思想服務。

 三、作文片斷訓練:肖像描寫

 四、板書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景物描寫

 2、了解對比手法

 教學過程:

 壹、復習檢查:

 1、在故鄉,“我”見到了許多人,其中著重寫了哪兩個人物?這兩個人物又以寫誰為主?

 2、作品通過閏土、楊二嫂兩個人物前後的變化,揭示了什麽問題?

 二、示標

 三、新授:

 1、魯迅對“故鄉”景物的描寫***有哪幾次?

 ⑴“我”回到故鄉時見到的“蕭索的荒村”;——開頭(現在)

 ⑵“我”回憶起的“神異的圖畫”;——中間(過去)

 ⑶“我”“在朦朧中”想象到的圖景。——結尾(未來)

 2、蕭索的荒村:(討論)

 ①壹般地說,冬天的景象如何?“深冬”呢?

 ②“天氣又陰晦了”的“又”是什麽意思?

 ③為什麽寫冷風發出嗚嗚的響聲?

 ④“蒼黃”的“蒼”照應了前文的哪壹個詞?

 ⑤“深冬”“陰晦”“嗚嗚”“蒼黃”各是寫什麽?這些背景給人壹種什麽感覺?

 ⑥“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壹句中,哪兩個詞是說明“蕭索”的?它們各是什麽意思?

 ⑦“我”為什麽會產生“悲涼”的心情?

 ⑧作者要反映的僅僅是“幾個”荒村嗎?

 3、神異的圖畫:(討論)

 ①故鄉近三十年前後有什麽差異?

 “深藍的天空”、“金黃的圓月”、“碧綠”的“沙地”;

 “深冬”、“陰晦”、“冷風”、“蒼黃”、“蕭縈的荒村”、“沒有壹些活氣”。

 ②“天空”“圓月”“沙地”“西瓜”,“深藍”“金黃”“碧綠”,從所寫景物和色彩看,這幅圖畫給人什麽感覺?

 ③上壹段說“沒有壹些活氣”,那麽這壹段的少年“十壹二歲”“銀圈”“捏”“刺”又給人什麽感覺呢?

 ④“我”兒時的故鄉只是壹個壹般的村莊,兒時的閏土也只是壹個普通的農村少年,作者為什麽要寫得這麽美呢?

 4、朦朧中的想象

 ①作者寫了“蕭索的荒村”、“神異的圖畫”,為什麽結尾還要寫“朦朧中”的想象?而且基本上是“神異的圖畫”的重復?難道二十多年前的“故鄉”就是美好的天堂?

 這是為了反映“我”對現實的故鄉的不滿,希望能改變現實,有壹個光明的世界,也就是文中所說的“希望”。這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進壹步深化了小說的主題。

 ②怎樣實現自己的理想?(體會結句的含義)

 有沒有希望,取決於自己的努力。只要努力奮鬥,希望壹定能夠實現。

 5、齊讀三處有關景物描寫的部分。

 6、作品對景物的描寫在寫作上對我們有什麽啟示?

 寫景要配合人物,要為表現主題思想服務,不能為寫景而寫景。

 四、作文片斷訓練:景物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