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效率
學生學到的有用知識
學生學到的有用能力
學生養成的良好
非智力因素
+
+
==
學生投入的學習時間×學生的腦力負擔
1.教學效率
或教學效率=教學產出(效果)/教學投入
(1)教學效率是以學習效率來衡量的。它不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收獲了多少(教學相長)和教師的精力投入了多少。
(2)學生的有效學習不是指眼前考了多少分,而是指學生掌握了多少終身受用的知識,發展了哪些終身受用的能力,培養了哪些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有效學習的時態是“未來式”。
(3)學生精力投入不僅僅是指時間因素,還要看學生學習在單位時間內的腦力負擔(或認知負荷)。
(4)這個公式的分子和分母是不同質的量,沒有***同的可計量單位,因此,實質上是無法進行計算的。
2.高效率教學
學生用相對較少的精力去獲取相對較多的學習收獲。也就是用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出就是高效。從上面的公式來看,減小分母、增大分子,是進行高效率教學的主要思路。
3.高效課堂
誇美紐斯指出:“尋求並找出壹種教學的方法,使教員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追求偉大的事情在過去是高貴的,在現在是高貴的,到將來永遠是高貴的。”所謂高效課堂是通過教學改革,實現“低耗高效”,實現教書和育人的統壹,實現學生和教師多(內容多)、快(速度快)、好(效果好)、省(省時間)的大發展、快發展和深發展。
具體來講,高效課堂包括以下3個方面的內涵:
(1)教學效果好。即課堂滿意度好,其課堂教學目標、形式和內容達到和諧的統壹,達到過程與結果的完美結合,學生的學業成績有提高(外在表征),學生的認知有進步(內在要素),學習態度有變化,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有效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