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守株待兔的故事是怎樣的?

守株待兔的故事是怎樣的?

守株待兔的故事:

戰國時宋國有個農民,看見壹只兔子撞在樹上死了,便放下鋤頭在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結果自然再無所獲!

用此故事批判那些不知變通,死守教條的思想方法。

守株待兔能用於褒義,只要掌握了規律,在兔子必經之道上栽幾棵樹等兔子撞,也是可以的。比如某地是日軍必經之地,我們只要在此做好準備,守株待兔即可。

擴展資料:

出自:《韓非子·五蠹》記載:戰國時宋國有壹個農民,看見壹只兔子撞在樹根上死了,便放下鋤頭在樹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出自《韓非子·五蠹》

譯文:

宋國有個農民,他的田地中有壹截樹樁。壹天,壹只跑得飛快的野兔撞在了樹樁上,扭斷了脖子死了。於是,農民便放下他的農具日日夜夜守在樹樁子旁邊,希望能再得到壹只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國人恥笑。而今居然想用過去的治國方略來治理當今的百姓,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壹樣的錯誤呀!

近義詞刻舟求劍、緣木求魚、墨守成規、好逸惡勞、坐享其成、固守成規

反義詞隨機應變、見風使舵、通權達變、除舊布新、標新立異、借坡下驢

百度百科——守株待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