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5年9月,學校設有研究生院和地球與環境學院、能源與安全學院、土木建築學院、機械工程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化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理學院、外國語學院、醫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測繪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體育部等17個院、部和繼續教育學院,***開設66個本科專業。
地球與環境學院:地質工程、環境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勘查技術與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能源與安全學院:采礦工程、安全工程
土木建築學院:建築學、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風景園林、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機械工程學院: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工業設計、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車輛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機械電子工程
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礦物加工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復合材料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
化學工程學院: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制藥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能源化學工程、特種能源技術與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工程、數字媒體技術、信息安全
理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工程力學、應用物理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應用統計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外國語學院:英語、日語
醫學院:臨床醫學、預防醫學、醫學檢驗技術、藥學、護理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人力資源管理、電子商務、金融學、市場營銷、財務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測繪學院、測繪工程、地理信息科學、遙感科學與技術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政治學與行政學、社會工作、動畫 截至2015年9月,安徽理工大學擁有6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個壹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5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3個壹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有工程管理碩士和工程碩士2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其中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達17個。擁有A、B類省級重點學科8個,獲批2個省級學科建設重大項目。學校形成了以工為主,工、理、醫、管、文、經、法、藝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學校是全國首批具有碩士學位、學士學位授予權的院校之壹。現具有博士學位、碩士學位、工程碩士專業學位、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和學士學位授予權,另具有推薦優秀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
省級重點學科:
礦業工程(安徽省A類重點學科)、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巖土工程、地質工程、應用化學、采礦工程、安全技術與工程、環境工程
省學科建設重大項目:礦業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環境科學與工程、礦業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機械工程
壹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礦業工程、土木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
壹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機械工程、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礦業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安全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工程管理碩士和工程碩士 質量工程 截至2015年9月,安徽理工大學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6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4個,國家精品課程和精品視頻公開課各1門,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5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特色專業5個,省級教改示範專業4個,省級精品課程26門。
國家級特色專業:勘測工程、安全工程、地質工程、土木工程、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信息與計算科學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采礦工程、安全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建築學
國家級精品課程:《通風安全學》
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走近創造學》
國家級教學團隊:國家級安全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國家級采礦類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礦業工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土木工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地質工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機械工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民用爆破器材與工程爆破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機械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學科專業:采礦工程、安全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礦物加工工程
省級特色專業:測控技術及儀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礦物加工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
省級教改示範專業:土木工程、地質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
省級精品課程:爆破工程、通風安全學、電磁波與電磁場、公***關系學、匯編語言、流體力學、地質環境與地質災害防治、火工品設計原理、材料力學、計算機網絡、起爆器材、臨床免疫學與免疫檢驗、高分子化學、土力學、電路理論、土質學與土力學、模擬電子技術、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醫學免疫學、翻譯理論與實踐、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理論力學、地質學基礎、有機化學、高等數學、工科化學 教學成果 學校圍繞人才培養根本任務,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形成了“厚基礎、重實踐、求創新、高素質”的人才培養特色。建校以來,***為國家培養各類人才15萬余名。恢復高考後的畢業生中,彭蘇萍、袁亮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近年來,學生在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大賽、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等各類科技創新、學科和體育競賽中獲國際、國家和省部級獎勵700項,大學生機器人協會入選全國“小平科技創新團隊”,1名學生榮獲第八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2名學生當選“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本科生就業率均在95%以上,學校連續七年被評為“安徽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標兵單位”,兩次被評為“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被教育部授予“2011-2012年度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稱號。學校是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高校。 截至2014年6月,安徽理工大學與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波蘭、日本、韓國、烏克蘭、越南、菲律賓等國家的有關高校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派遣人員到國外進行講學、訪問、攻讀學位、開展科技合作,同時互派學生留學。常年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來校講學和進行學術交流。
2010年安徽理工大學與韓國國民大學、大田大學簽署了校際交流合作及互派留學生協議,舉辦了“2010國際采礦論壇”、第22屆全國高校安全工程專業學術年會等,進壹步拓展了國際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