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計算機信息安全是壹門由密碼應用技術、信息安全技術、數據災難與數據恢復技術、操作系統維護技術、局域網組網與維護技術、數據庫應用技術等組成的計算機綜合應用學科。
2、計算機信息安全主要包括實體安全與防護、計算機軟件安全技術、備份技術、密碼技術、認證與數字簽名、網絡安全技術、防火墻及入侵檢測技術、操作系統與網站安全、E-mail安全與網絡加密、數據庫系統安全、計算機病毒及防治以及實訓等方面的內容。
3、計算機信息安全的六個方面內容:
(1)保密性(C, confidentiality ):信息不泄漏給非授權的用戶、實體或者過程的特性。
(2)完整性(I,integrity ):數據未經授權不能進行改變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儲或傳輸過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壞和丟失的特性。
(3)可用性(A, availability ):可被授權實體訪問並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當需要時應能存取所需的信息。
(4) 真實性:內容的真實性。
(5)可核查性:對信息的傳播及內容具有控制能力,訪問控制即屬於可控性。
(6)可靠性:系統可靠性。
4、計算機信息安全特性:
(1)攻防特性:攻防技術交替改進。
(2)相對性:信息安全總是相對的,夠用就行。
(3)配角特性:信息安全總是陪襯角色,不能為了安全而安全,安全的應用是先導。
(4)動態性:信息安全是持續過程。
4、計算機信息安全範圍(存在IT應用的任何場景):
(1)管理與技術。
(2)密碼、網絡攻防、信息隱藏。
(3)單機、服務器、數據庫、應用系統。
(4)災難恢復、應急響應、日常管理。
1、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內容,即需保證信息的保密性、真實性、完整性、未授權拷貝和所寄生系統的安全性。信息安全本身包括的範圍很大,其中包括如何防範商業企業機密泄露、防範青少年對不良信息的瀏覽、個人信息的泄露等。
2、網絡環境下的信息安全體系是保證信息安全的關鍵,包括計算機安全操作系統、各種安全協議、安全機制(數字簽名、消息認證、數據加密等),直至安全系統,如UniNAC、DLP等,只要存在安全漏洞便可以威脅全局安全。
3、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系統(包括硬件、軟件、數據、人、物理環境及其基礎設施)受到保護,不受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信息服務不中斷,最終實現業務連續性。
4、信息安全學科可分為狹義安全與廣義安全兩個層次,狹義的安全是建立在以密碼論為基礎的計算機安全領域,早期中國信息安全專業通常以此為基準,輔以計算機技術、通信網絡技術與編程等方面的內容;廣義的信息安全是壹門綜合性學科,從傳統的計算機安全到信息安全,不但是名稱的變更也是對安全發展的延伸,安全不在是單純的技術問題,而是將管理、技術、法律等問題相結合的產物。本專業培養能夠從事計算機、通信、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電子金融等領域的信息安全高級專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