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虛大師是民國時代佛教革新運動的倡導者,他看到當時的佛教非常落後,寺廟因為貧窮經常靠做經懺掙收入,拿為死人超度的收入來維持,所以他說佛教那時是為“鬼”和“死人”服務的。也是因為如此,太虛大師提出要用佛教來解決人生問題,佛教要為活人服務,與世俗社會緊密聯系。就是成佛在人間,人成佛成,是為真現實。這就是人間佛教的思想。經過趙樸初居士等人的完善,愛國愛教也成為“人間佛教”的重要組成部分。
後世的星雲大師則是人間佛教的堅定的推動者,還因此出版了八冊《人間佛教》的書籍,分別是《佛教與人生》、《佛法與義理》、《生死與解脫》、《宗教與體驗》、《學佛與求法》、《人間與實踐》、《佛教與社會》、《禪學與凈土》。妳若感興趣,不妨去看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