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掛鹽水的壞處:
1、微粒沈積在心、肝、肺等部位的毛細血管中,對身體造成影響;
2、輸液次數過多過快易引起急性心衰,加重心臟、腎臟負擔;
3、輸液過多伴隨抗生素濫用,導致人體抵抗力下降、免疫力降低;
4、如果消毒不嚴、操作不規範,會導致過敏反應、輸液反應等。
/iknow-pic.cdn.bcebos.com/a50f4bfbfbedab64b3bf4fe7fa36afc378311ec3"target="_blank"title=""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a50f4bfbfbedab64b3bf4fe7fa36afc378311ec3?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a50f4bfbfbedab64b3bf4fe7fa36afc378311ec3"/>
擴展資料:
主要危害
壹、降低人體免疫力。在自然狀態下,人體對周圍環境的病菌具有較強的防禦能力。如果大病小病都依賴輸液,不僅會增強病菌的耐藥性,還可能幹擾人體的正常防禦功能。久而久之,就會形成難以控制的惡性循環,降低人體自身的免疫能力。
二、損傷人體肝腎等器官。俗話說:“是藥三分毒。”輸入的藥液進入人體後,大部分都要經過肝臟代謝,最終由腎臟排出體外,這會加重肝腎的負擔。長期輸液,就可能對肝腎等器官的功能造成損傷。如臨床上較為常用的氨基糖甙類抗生素,除可能引起腎功能障礙外,還會對聽力造成損害。
三、存在較大風險。既使輸液前做了無菌化處理,溶液的濃度合理,速度得當,輸液也依然存在難以預知的風險。如身體虛弱者、心臟功能欠佳者,都對身體“容量”的變化十分敏感,即使只輸入普通生理鹽水,也會加重心臟負擔,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專家提醒,靜脈輸液發生不良反應的比例,在所有藥物劑型中“高居榜首”,是最不安全的給藥方式。
四、導致人體菌群失調。人體的體表及體內寄存著許多細菌,正常情況下保持菌群間的平衡,就不會引發疾病。過度輸液會導致人體固有的細菌菌群失調,增加細菌的耐藥性,為今後的治療帶來難以想象的不良後果。
五、可能造成人體不良反應。當體內輸入致熱、致敏物質,如遊離的菌體蛋白或其他代謝產物時,這些物質的輸入可能造成人體不良反應,如發熱、紅疹、瘙癢、腫脹等過敏性反應,嚴重者還可能休克甚至死亡。此外,長期註射濃度過高、刺激性較強的藥物易引起靜脈炎等病癥。
解決方法
第壹,要形成競爭性的醫療服務市場;
第二,醫生的職業制度要從現有的國家工作人員制變成自由職業制;
第三,對事業單位的工資要進行改革,建立真正能夠體現醫生績效的工作制度;
第四,要建立新的醫療保險與醫生之間的支付制度,體現醫生的技術勞務價值。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