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5年的《超級女聲》引爆網絡,到2014年TFBOYS走紅和電視劇《古劍奇譚》是偶像文化的本質即為“販賣”夢想,成功與否取決於營造氛圍能力的高低。而隨著散點化、多中心、有機結合的粉絲組織的日漸興起與成規模化,粉絲的影響力也日益壯大,擁有越來越多的話語權。如今不少品牌不通過偶像代言,而直接贊助粉絲應援活動的全新“品牌-粉絲”二元模式開始湧現。甚至明星的經濟團隊與粉絲的關系也若即若離,處於既依存又博弈的狀態。
以楊洋粉絲為其進行電視劇《微微壹笑很傾城》劇組應援為例,闡述了當下粉絲如何通過“產出”“安利”的行為,通過主動積極的劇組應援,幫助偶像進行社會關系建設,讓劇集未播先熱,將偶像參演作品的影響力從小圈層擴散至大眾文化。以粉絲通過在輿論制造聲量為電影《小時代》營銷造勢為例,揭示了粉絲如何進行輿論控場,跨平臺、跨渠道、跨業態地助力影視作品口碑營銷,讓《小時代》四部曲票房累計達到17.19億元的傲人成績。通過調研可以發現,業界成功的粉絲經濟案例,或是精準洞察,抓住粉絲的需求與痛點;或是借力營銷,讓傳統行業從中分取紅利。
針對業界關註的粉絲流量變現問題,報告概括指出,粉絲經濟具有經濟屬性與文化屬性並重的特點,經濟規模和粉絲數量不是簡單對應,想要玩轉粉絲經濟,必須尊重粉絲經濟的實際主角——粉絲,並借力使力,精準洞察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