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嚴是病死。
建興九年諸葛亮北伐,李嚴督運糧草,但辦事不力致使蜀軍北伐被迫停止,李嚴為了推卸責任,不惜編造謊言誣陷諸葛亮,又想殺死督運領頂罪,直到諸葛亮用證據揭露其無恥行徑後才認罪,加上李嚴平素自私,人際關系差,招致大部分同僚的敵視,所以被罷官流放梓潼郡。
建興十二年,李嚴聞知諸葛亮逝世,於是氣憤病死。李嚴生前常企望諸葛亮會再次起用他,考慮除諸葛亮之外,其它的大臣不可能再用他,故此激憤發病。
擴展資料李嚴年輕時為郡中專職吏員,以才幹知名。荊州牧劉表讓他到郡中各縣任職。曹操進入荊州時,李嚴正為秭歸縣令,於是西往奔蜀,劉璋用他為成都縣令,又獲得能幹的名聲。?
公元213(建安十八年),任李嚴代為護軍,在綿竹壹帶抵抗劉備。李嚴率領部下投降劉備,劉備任命他為裨將軍。平定成都後,李嚴被任命為犍為太守、興業將軍。
益州因在劉璋治理下,法紀松弛,德政不舉,威刑不肅。劉備於是命軍師將軍諸葛亮、揚武將軍暨蜀郡太守法正、昭文將軍伊籍、左將軍西曹掾劉巴和李嚴五人壹起制定《蜀科》,後來成為了蜀漢的法律體系的基礎。?
公元218(建安二十三年),盜賊馬秦、高勝等在郪縣起兵,招集隊伍數萬人,到達資中縣。當時劉備在漢中,李嚴不待另外發兵,只率本郡士兵五千人前往討伐,斬殺馬秦、高勝等人。
其余人都四散逃命,回家為民。不久後,越巂郡夷帥高定率軍圍攻新道縣,李嚴前往解圍,高定被擊敗後逃走。劉備於是加封李嚴為輔漢將軍,兼任原郡郡守如前。
與諸葛亮同為劉備臨終前的托孤之臣。公元231年,蜀軍北伐時,李嚴押運糧草因為下雨道路泥濘延誤時日,為推卸責任反而怪罪諸葛亮的北伐,使諸葛亮不得不退兵,因而獲罪,最終被廢為平民,遷徙到梓潼郡(治今四川梓潼)。
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李嚴得知這個消息後,認為以後再也不會有人能夠起用自己了,因此心懷激憤而病死。
百度百科-李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