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描寫愛國情懷的文章並說明推薦理由如下:
中國青年,愛國無疆(楊傑)
先賢曾子曾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明德,就要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德,這就從根本上把“愛國”之情註入了中華民族的血脈,融進了炎黃子孫的心靈,愛國之情,就成了綿延千年而不息的民族情,成了世代傳承的民族精神。
愛國,首先要有強烈的愛國情懷。當愛國作為壹種基本的民族情懷深深地根植於人們內心深處的時候,愛國就會變成壹種自覺的行動。波蘭偉大的音樂家肖邦,後半生正值波蘭淪陷,他被迫背井離鄉,四處漂泊,華沙被攻破。
他的精神受到強烈震撼,濃濃的愛國感情在他心裏激蕩,他用音樂點燃了人民對侵略者仇恨的火焰,用音樂守護著人們對祖國滿腔的熱愛之情,“把我的心臟送回祖國”曾鼓舞了千萬人奮起反抗,強烈的愛國情懷曾感動了無數的人。
在我們民族的歷史上,從嶽飛的精忠報國到文天祥的富貴不淫,從吉鴻昌的誓死抗日到楊靖宇的以身報國,壹代代民族英雄們用他們“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愛國豪情教育感染著後世的人們,讓愛國情懷世代綿延,成為中華民族最樸素的民族情懷。
愛國更要承擔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百年屈辱的中國近代歷史上,當我們的民族遭受苦難,備受欺辱時,總有壹些以國家民族的利益為重的英雄人物挺身而出,舍生忘死,抵禦外侮,救亡圖存。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的名言就是他們的精神寫照。新中國成立後,以錢學森、鄧稼先為代表的老壹代科學家,他們放棄了國外豐厚的物質待遇和優越的工作條件,沖破重重阻撓回歸祖國。
在壹窮二白的基礎上,進行國防軍工建設,把中華民族的國防自衛能力提高到世界先進水平,為民族復興作出了巨大貢獻。熱愛祖國,擔當責任,是我中華民族壹脈相承的壹種偉大精神。
今天,中國早已走出了百年沈淪,我們現在正在完成百年復興的偉大夢想,振興中華是歷史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先輩們的精神激勵鼓舞著我們。任重道遠,時不我待,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勇敢承擔起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
推薦理由
愛國,是壹個永恒的話題,是中華民族綿延千年而永不衰竭的強大動力,是炎黃子孫屢遭磨難而世代傳承的民族精神。今天,愛國作為中華民族的壹種最基本的遺傳基因,已經深深地植入我們的血脈,成為我們最基本的人文情懷,成為壹種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
本文立足當下,以壹名具有強烈愛國精神的當代青年身份坦陳心誌,表達了為振興中華、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的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展示了當代青年的精神風貌和擔當意識。
愛國的意義
愛國是中華民族繼往開來的精神支柱。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中華民族表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中華文明壹脈相承的延續發展,成為人類文明史上的壹道奇觀。
這有著非常深刻的原因,其中毋庸置疑的是,千百年來深深融入民族意識之中的愛國主義優良傳統,成為鼓舞中華民族艱苦奮鬥、繼往開來的重要精神支柱。
愛國是維護祖國統壹和民族團結的紐帶。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上,愛國主義精神對於維護祖國統壹和民族團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什麽時候團結統壹,國家就強盛安寧;什麽時候分裂內亂,國家就積貧積弱。
千百年來的歷史經驗,已銘刻在中華兒女的心靈之中。團結統壹始終代表了中國社會歷史的發展方向,代表了中國各族人民的***同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