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課時
數的認識
課型 :復習課
教材分析:
本節課首先復習數的的概念,首先復習自然數的意義,接著由單位“1”平均分成若幹分,引出分數。然後復習小數的意義,與分數的意義對照,在此基礎上復習正、負數、小數的計算單位和數位順序,最後復習百分數的意義,使學生明確百分數與自然數、整數、分數、小數的意義的不同 。
教學目標:
1、學生比較系統的、牢固的掌握自然數、整數、分數、小數、百分數、負數的意義,以及他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2、使學生掌握十進制計數法。
3、培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興趣。
教學重點:掌握自然數、整數、分數、小數、百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分數、小數、百分數的意義。
教具準備:整數和小數數位的順序表。
教學過程:
壹、導入.
教師:同學們回憶壹下,我們在小學階段學習了哪幾種數?(提問中等生)學生回答,教師依次板書。
今天我們復習與這些數有關的壹些知識。
二、自然數、整數的意義。
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什麽樣的數是自然數?
自然數可以表示什麽?(物體的個數)。
最大的自然數是什麽?(沒有最大的自然數,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自然數的單位是什麽?(1)
壹個物體也沒有用什麽數表示?(0)
教師:我們小學學的整數包括自然數和零。到中學還要學習比0小的整數。
自然數:0、1、2、3、4、、、、、、
整數 : 自然數和小於0的整數 、、、、、、
設計意圖
師生互動復習有關自然數和整數的知識,使學生牢固掌握整數的意義。
三、分數的意義
1、學生分小組對有關分數的意義的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比壹比,看哪個小組做的好。
2、每壹個小組選壹個代表發言,展示整理和復習的結果。
3、數與除法的關系。
教師:請同學們說壹說除法與分數的關系。
被除數 ÷ 除數= 被除數/除數 ,用字母表示:a÷b=a/b
除法 被除數 除號 除數
分數 分子 分數線 分母
4、課堂練習,做第73頁的做壹做2— 4題。(做在課本上,集體訂正。)
設計意圖
組織學生自主復習有關分數的知識,培養學生整理和復習的能力。
四、小數的意義。
教師:小數的意義是什麽?分數和小數有什麽關系?小數的計數單位是什麽?學生討論後,指名回答。
我們學過的小數根據小數部分的位數來分有幾種?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有限小數:小數部分的位數是有限的小數
無限小數:小數部分的位數是無限的。(循環小數、無限不循環小數。)
設計意圖
教師提出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引導學生參與整理復習小數的意義。
五、整數和小數的數位順序表。
1、教師讀數,學生聽寫:五千零三十五點三五
2、說壹說妳是按照什麽記數法寫出來的?其中的三個5和兩個3各表示什麽?
3、各個計數單位所占的位置叫做什麽?教師出示準備好的數位順序表,師生***同填完。
設計意圖
結合實際數據,在具體情景中復習十進制記數法和整、小數的數位順序,有利於學生牢固掌握相關知識,建立初步的數感。
六、百分數的意義。
1、 百分數的意義。
2、百分數和分數的聯系和區別。
3、練習:第81頁的做壹做的第1、3題。填在課本上,集體訂正。
七、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系統復習了有關整數、小數、分數的基礎知識。同學們還有什麽問題?
八、作業:
1、預習作業:練習十五的第1題。
2、預習作業:數的讀法,寫法和大小比較
板書設計:
數的意義
自然數:0、1、2、3、4、、、、、、
整數 :自然數和小於0的整數
有限小數:小數部分的位數是有限的。
無限小數:小數部分的位數是無限的。(循環小數、無限不循環小數。)
第二課時:數的讀寫、數的改寫、數的大小比較
課型:復習課
教材分析:
關於數的讀法和寫法,由於學生都比較熟悉,教科書中的復習就比較簡略,著重突出數中間、末尾有0的讀寫方法。
第三小節復習數的改寫,包括以下四項內容:
(1)較大的多位數改寫成用萬、億作單位的數的方法。這裏又有兩種情況。壹種是把較大的多位數直接改寫成用萬、億作單位的數,不滿萬或億的尾數直接改寫成小數。另壹種是根據需要省略萬位或億位後面的尾數,這時需要把原來的多位數按照“四舍五入”法寫成它的近似數。教科書中對這兩種情況都分別舉了例子。
(2)求小數的近似數。主要是能根據要求保留的小數位數,確定從哪壹位起按照“四舍五人”法省略尾數。
(3)假分數與帶分數或整數的相互改寫 (互化)。
(4)分數、小數與百分數的互化。為了便於說明互化的方法,教科書中用圖解表示,並讓學生補充完整。除了復習壹般的互化方法外,教科書還介紹了某些特殊的分數的簡便化法,以利於培養學生的靈活計算的能力。
關於數的大小比較這壹小節,學生也比較熟悉,教科書中就采取提問方式由學生自己回答。先復習整、小數的大小比較,再復習分數的大小比較。在練習中註意把分數、小數和百分數混合起來進行比較,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比較熟練的讀、寫數
2、使學生比較熟練的進行數的改寫。
3、使學生能比較熟練的進行數的大小比較。
4、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點:數的改寫及大小比較。
教學難點:熟練地進行數的改寫及大小比較。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壹、數的讀寫。
1、整數的讀法和寫法。
(1)出示:52000803100
先讓學生讀,然後讓學生說說是怎麽讀的。
(2)出示:四十億六千零六十萬零五十。
請全班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時,指名說壹說是怎樣寫。
2、小數和分數的讀寫法。
指名說壹說小數、分數的讀法和寫法。
3、小組討論:小數、分數的讀法和寫法與整數的讀法和寫法有時們聯系和區別。
4、課堂練習:76也做壹做第1、2題。
設計意圖
組織學生從具體的讀、謝入手,整理和服稀疏的讀寫方法,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牢固掌握知識。
二、數的改寫。
1、較大的多位數改寫成用“萬、億”做單位的數。
出示:1900000 235800 520008003100 80002051000
教師:我們已經學過,壹個較大的多位數,為了讀寫方便常常把它進行改寫。想壹想,有幾種改寫的方法?指名回答,使學生明確壹般有兩種方法:(1)改寫成用“億、萬”做單位的數。(2)省略這個數某壹位後面的尾數,寫成近似數。
學生獨立做2頁下面做壹做的第1、2題。
2、求小數的近似數。
出示例題,讓學生獨立解答,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壹說是怎樣求壹個小數的近似數的。
設計意圖
聯系實際,引導學生從已有知識出發,才與整理和復習,有利於激發興趣,發散思維,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3、假分數與帶分數或整數的相互改寫。
教師:我們在進行分數四則運算時,經常要根據需要把假分數與帶分數或整數相互改寫。大家還記得改寫的方法嗎?
出示76頁的例題。
學生獨立解答,集體訂正。
教師再簡單的歸納假分數怎樣改寫成帶分數、整數;帶分數怎樣改寫成假分數;整數怎樣改寫成假分數。
4、分數、小數與百分數的互化。
讓學生分三種情況說
(1)分數和小數的
(2)小數和的互化。
(3)分數和百分數的互化。
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逐步通過多媒體課件演示互化方法
5、練習:練習十五第3題,學生獨立計算,教師行間巡視,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設計意圖
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在現有知識的基礎上,創設學生自主合作、交流的情景, 整理、復習,牢固掌握分數、小數與百分數的互化。
三、數的大小比較。
先讓學生獨立做77頁做壹做第1、2題,然後師生歸納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
四、小結:
師:本節課我們學習了數的讀寫、改寫以及分數、小數、百分數的互化和數的大小比較,同學們還有什麽問題?
五、作業:
1、 課堂作業:練習十五的第2、4題。
2、 預習作業:數的整除、分數、小數的基本性質。
板書設計:
數的讀寫 數的改寫 數的大小比較
52000803100讀作:五百二十億零八十萬三千壹百
四十億六千零六十萬零五十寫作:4060600050
(1)分數和小數的互化
(2)小數和的互化。
(3)分數和百分數的互化。
第三課時 數的運算(壹)
復習內容:教科書第80頁。
復習目標:1.能比較熟練地進行整數、小數、分數的四則計算,能進行整數、小數加、減、乘、除的估算,掌握計算方法和估算方法,養成檢查和驗算的好習慣。
2.溝通整數、小數、分數的口算、估算和筆算的聯系,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計算方法,進壹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能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能用所學整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重點:掌握口算、估算和筆算的方法,能比較熟練地進行整數、小數、分數的四則計算。
學情分析:部分學生計算能力較差,通過復習和有針對***的練習,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過程:
壹、回顧數的運算的有關知識
二、復習整數、小數的加、減、乘、除計算
1.出示下列題目:
376+275 651-275 32 ×24 768 ÷ 24
37.6+2.75 40.35-2.75 3.2 ×2.4 7.68 ÷ 2.4
學生每人計算壹豎列,從中發現什麽?
(整數和小數的加減法都是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加減,小數乘法是按整數乘法的計算方法算出積後,再看兩個因數壹***有多少位小數,就從積的後面數出多少位小數,打上小數點;而小數除法是把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使除數變成整數後再除。)
完成練習十四第1題
2.計算並驗算
16274÷56 4.5×5.02 完成後說說驗算方法。
3.計算第80頁中間的9道題,說壹說這些計算特殊在什麽地方?
(壹個數加減0得數仍然是這個數,兩個相同的數相減得0,任何數和0相乘和0除以壹個不為0的數都得0,兩個相同的數相除得1,壹個數乘或除以1還是得這個數,1除以壹個不為0的數得數是這個數的倒數等。)
三、復習分數的加、減、乘、除計算
學生說出分數加、減、乘、除的計算方法。用自己掌握的方法計算 下面的題,並且驗算。
5/6×4/7 5/8-1/3
師:在計算分數四則運算時哪兒最容易出錯?有什麽好的方法防止錯誤的發生?
完成第80頁下面的"做壹做",
四、復習估算
估算:903+784 (把兩個加數看做900+800或900+780)
412-295 (400-300或410-300) 597 ×86 (600×90) 286 ÷ 7(280÷7)
師:估算可能有多種結果,這些結果有些和精確值接近壹些,但計算速度要慢壹些;有些結果沒有那麽精確,但計算速度要快壹些。這些結果在現實生活中都有參考價值。
第四課時 復習簡便運算
復習內容:教科書第81-82頁。
復習目標:1.整理復習五條運算定律,並能運用定律熟練的計算。
2.鞏固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並能正確計算,提高計算效率。
學情分析:多數學生掌握了簡便算法,但部分學生對部分題型不熟練。
復習過程:壹、復習五條運算定律
教師:想壹想我們曾經學過哪些運算定律?
學生回答後出示教科書第81頁表格,按照要求填寫相關內容。
二、計算,鞏固運算定律
出示計算題:4×2/7+4×5/7
問: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什麽?這道題應該怎樣計算?計算時應用了什麽運算定律?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三、練習
1.教科書第81頁“做壹做”
計算後說出運用了哪些運算定律。
2.做練習十四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後,說說簡算的方法。
第五課時 解決問題
復習內容:書82頁例2。
復習目標:通過復習使學生回憶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更加熟練的解決問題。
學情分析:多數學生已能較熟練的選擇恰當的方法解決問題。
復習過程:
復習解決問題
出示例2.學生試算。最後借助線段圖總結。
引導學生明確在解決問題時,可以分成幾個步驟:第壹步做什麽,第二步做什麽......然後重點引導啟發學生分析題目的數量關系,搞清楚復雜的問題要分成幾步解答,每壹步要解答什麽問題。
解決問題時,壹般主要利用兩種分析方法--分析法和綜合法。分析法就是從問題出發求得問題的解決,綜合法就是從已知信息出發求得問題的解決。
三、練習
1.做練習十四第5題
先說運算順序再計算。兩名學生板算,針對出現的錯誤分析,引以為戒。
2.做練習十四6.7題。
第六課時
教學內容:書82頁例二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使學生更熟練地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壹、補充條件或問題,再列出算式,不用計算。
⑴壹種產品原來每件成本是52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現在每件成本是多少元?
列式:
⑵紅杉小學六年級有女生64人,男生人數比女生人數多_,_________________
列式:
二、下面各題,只列式,不用計算。
⑴壹種樹苗實驗成活率是98%,照這樣計算,如果種下這種樹苗400棵,可以成活多少棵?
⑵壹種樹苗實驗成活率是98%,為了保證成活400棵,至少要種多少棵樹苗?
三、解決問題。
⑴綠化隊為壹個居民社區栽花。栽月季花240棵,比所栽丁香花棵數的2倍少16棵。栽了多少棵丁香花?(用方程解)
⑵壹個曬鹽場用100g海水可曬出3g鹽。照這樣計算,多少噸海水可以曬出9噸鹽?(用比例方法解)
⑶學校買來壹批圖書,其中文藝書占總數的_,科技書占總數的25%,文藝書比科技書多20本。這壹批圖書***有多少本?
(4)小王存款1000元,按年利率1.98%計算,壹年後應得本金和利息***多少元?
(5)有460千克大米,已經吃了12天,平均每天吃30千克。剩下的大米如果每天吃25千克,還可以吃多少
第7課時 式與方程
課型:復習課
教學目標:1.使學生加深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作用,會用字母表示數和常見的數量關系。會根據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使學生加深理解方程的意義,會解簡易方程。
教學重點 :會用字母表示數和常見的數量關系,會解簡易方程。
教學難點:靈活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壹、用字母表示數.
1.復習用字母表示數.
教師:我們知道,用字母表示數可以簡明地表達數量關系、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為研究和解決問題帶來很多方便.我們通過下面的例子,邊回憶、邊總結以前學過的內容和方法.
教師:大家先想壹想,在壹個含有字母的式子裏,數與字母、字母與字母相乘,應該怎樣寫?例如,a乘4.5可以怎樣寫?S乘h可以怎樣寫?(a乘4.5可以寫成a×4.5或a?4.5或4.5a,不可以寫成a4.5.S乘h可以寫成S?h或Sh.)
教師指出:除了不能寫成a4.5以外,其他都是對的.
出示:
用a表示單價,x表示數量,c表示總價,寫出下面的數量關系式.
(1)已知單價和數量,求總價的公式;
(2)已知總價和數量,求單價的公式;
(3)已知總價和單價,求數量的公式.
(4)如果每支圓珠筆的價錢是3.75元,要計算買8支圓珠筆要用多少錢,應該用上面的哪個公式?
教師讓學生獨立解答.巡視時,註意觀察學生用的字母和公式的寫法是否正確,發現遺忘的要及時輔導,並糾正錯誤.寫完後,集體訂正.
教師讓學生用宇母寫出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長方體、圓柱和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學生寫完後指名回答.
2.做教科書第84頁“做壹做”的題目.
讓學生獨立完成.做完後集體訂正.
二、簡易方程
1.復習方程的概念.
教師出示復習題:
下列等式,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並說明理由.
18+25=43 5x+4x+8=35 x-2=8
4×3-18÷3=6 3x+5=7 a+4
學生指出:3x+5=7,5x+4x+8=35,x-2=8是方程.它們都是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其他的不是方程.
教師:我們知道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方程的特征是:它含有未知數,同時又是壹個等式.
教師:大家會不會解方程?壹起解答方程x-2=8.學生解答後,指名回答方程的解(x=10).
教師:x=10是方程x-2=8的解.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我們要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這兩個概念要分辨清楚.
2.復習解簡易方程.
解下列方程,並寫出檢驗過程.
3x+5=7 5x+4x+8=35
學生做題時,教師巡視,註意幫助有困難的學生和及時糾正錯誤.集體訂正時,讓學生將“5x+4x+8=35”的解答過程寫在黑板上,說明解答過程中運用到什麽運算定律和運算關系.
教師:在解方程的過程中,我們主要是應用了加、減、乘、除法中各部分間的關系和壹些運算定律.
4.做教科書第93頁下面的“做壹做”的題目.
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明哪壹題列方程解比較容易,哪壹題列算式比較容易.
三、練習
1、第85頁上的“做壹做”可要求學生自己列出方程解答。核對時再交流所依據的等量關系。
2、練習十五第1題要求寫出含有字母式子所表示的量,最後代入求值。可讓學生填寫在課本上。
3、第2題練習解方程。應當要求學生自己檢驗。
4、第3~5題可要求學生列方程解答。核對時交流各自所采用的等量關系。
四、當堂質量檢測:
課本86頁第二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