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關於端午節的傳統習俗

關於端午節的傳統習俗

端午節是中國民間十分盛行的民俗大節,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那麽妳知道哪些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呢?

1、扒龍舟

扒龍舟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是端午節的壹項重要活動,是古代龍圖騰祭祀的節儀,乃遺俗也。是端午節的壹項重要活動,至今在我國南方沿海壹帶仍十分流行,傳出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比賽。

端午有龍舟也有鳳舟,鳳舟是源於遠古的烏舟,有的地方還有龍鳳船。扒龍舟是民間信仰中龍崇拜的壹種形式,即要借龍之神威,祈福、辟邪。

2、掛艾草與菖蒲

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草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壹,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民間認為艾草還有辟邪、招百福的作用,端午期間掛艾草於門上,相沿成習,遂成端午風俗。

南北各地均有端午掛艾草習俗。南方視為天地純陽正氣吉日進行驅邪祛病,北方壹些地方視為惡月惡日進行避惡避毒。

3、洗草藥水

洗草藥水,端午習俗之壹,端午這天是草木壹年中藥性最強的壹天,端午日遍地皆藥。端午日洗草藥水可治皮膚病、去邪氣。端午期間,我國不少地方有采草藥煮草藥水沐浴的習俗,端午草藥的藥性在其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4、栓五色絲線

五色絲線,又俗稱五色絲、五彩絲。古俗名稱避兵繒、朱索等。系在蚊帳、搖籃上的又叫宛轉繩、健繩。五色絲的五色代表五行,五色代表了五方位,彼此相生相克,具有神秘的驅邪迎吉作用。五色絲線源於我國古代的五行觀念,五色絲系於臂上,或為文身遺俗。端午以五色絲線系臂,曾是很流行的節俗。傳到後世,即發展成如長命縷、長命鎖、香包等許多種漂亮飾物,制作也日趨精致,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5、懸掛鐘馗像

鐘馗是唐代壹位儒生,因貌醜被皇帝除名,鐘馗壹怒之下力碰殿堂階梯而死。後鐘馗被附會成專門捉鬼的鬼王,並且成為人們在歲末時張掛的門神。由於五月瘟疫易於流行,死者眾多,人們想起專門捉鬼的鐘馗,於是在端午節懸掛鐘馗像流傳下來。如今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

以上就是我了解的端午節傳統習俗了,妳們還知道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