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教材分析:
本組教材圍繞“愛祖國、愛家鄉”這壹專題進行安排,主要由《日月潭》《葡萄溝》《難忘的潑水節》《北京亮起來了》和語文園地三組成。風景如畫的日月潭、瓜果飄香的吐魯番、繁華熱鬧的北京城和風情淳樸的潑水節都從不同側面展示了祖國山河的遼闊、壯美。教學中教師要註意與生活鏈接,通過在地圖上查找四篇課文介紹的地方,創設遊覽情境,引導學生反復讀文,自主感悟,領略不同的民族風情。同時還要挖掘教材中潛在的資源優勢,引導學生走出教室,通過觀察、訪問、調查等探究活動,了解家鄉,贊美家鄉,增強參與社會實踐的綜合能力。
《日月潭》結構清晰,景美情濃,課前教師布置學生繼續查找相關圖片,課中利用多媒體課件資源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美文美讀,豐富內心體驗,提高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逐步提升人文素養。
《葡萄溝》是壹篇充滿濃郁風土人情的遊記式文章,文章圖文並茂,語言生動優美。教學中教師要根據低年級學生實際,挖掘情感因素,采用演示、畫圖、演讀、導遊等方式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自主賞析,在各種語文活動中提升審美情趣,受到情感熏陶。
《難忘的潑水節》壹文緊扣“難忘”二字展開,突出“景難忘”“人難忘”“情難忘”。表達了周總理和人民群眾心連心的深厚情誼此文轉自淘.教。案網().。有感情地朗讀是本課教學重點,教學中要讓學生多層次、多種形式反復地讀課文,從而感受到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壹起過潑水節時的熱烈場面和人們的興奮心情。
二、教學目標:
1、認識56個生字;認識並會寫48個生字。
2、通過看地圖讓學生感受祖國之遼闊,了解我們國家的各個地方和少數民族的分布情況。
3、讓學生了解本單元的四篇課文《日月潭》、《葡萄溝》、《難忘的潑水節》、《北京亮起來了》的地理位置。
4、激發學生認識家鄉的渴望和贊美家鄉的情感。
教學準備:圖片(中國地圖新疆地圖民族分布地圖)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生字,積累詞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積累語言
難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強烈情感,感悟總理和人民之間的深厚情誼,感受北京發生的巨大變化,從而贊美首都。
四、教學時間:
教學本組教材用14課時
單元自備
口語交際:我的'家鄉
課前準備
1、回家向父母、爺爺、奶奶及鄰居了解他們小時候的吃、穿、住、行,想壹想和今天相比有什麽不同。
2、想壹想家鄉有哪些風景、物產和名勝古跡。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倡導合作交流,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
2、練習寫話培養學生書面表達能力。
3、通過活動,滲透愛祖國愛家鄉的教育。
重難點
指導學生口頭表達,培養聽說習慣。
教學過程
壹、激情導入
出示中國版圖,認識家鄉位置,理解“家鄉”概念。
我的家鄉位於遼闊的華北平原東部,有壹眼望不到邊的平坦的田野,中國第二條大河——黃河就從這兒流入大海。
春天,平坦的大地披上了綠裝,果園裏飄出陣陣花香,池塘的小荷露出尖尖角,小魚在剛剛解凍的水裏快活得遊著。
秋天、深綠色的棉田裏泛起稠密的白花,果園裏掛起火紅的燈籠,生產路上農民伯伯運送著金黃的玉米棒,滿載著他們豐收的喜悅笑得合不攏嘴……
同學們,妳愛不愛自己的家鄉?想壹想家鄉的風景、特產和名勝古跡說說自己的家鄉。
二、自己想壹想怎樣按順序誇誇自己的家鄉美、或者家鄉的新變化。
三、分組說說自己的家鄉,每組選壹個最好的在全班說說。
四、全班交流互評。
五、把自己的家鄉寫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