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是壹場關系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革命。
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是壹場關系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革命。人類追求發展的需求和地球資源的有限供給是壹對永恒的矛盾。古人“天育物有時,地生財有限,而人之欲無極”的說法,從某種意義上反映了這壹對矛盾。
人類社會在生產力落後、物質生活貧困的時期,由於對生態系統沒有大的破壞,人類社會延續了幾千年。而從工業文明開始到現在僅三百多年,人類社會巨大的生產力創造了少數發達國家的西方式現代化,但已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和地球生物的延續。
西方工業文明是建立在少數人富裕、多數人貧窮的基礎上的;當大多數人都要像少數富裕人那樣生活,人類文明就將崩潰。當今世界都在追求的西方式現代化是不能實現的,它是人類的壹個陷阱。所以,必須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探索壹條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道路。
資源節約型社會簡介
資源節約型社會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戰略部署之壹。指通過對資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和循環利用、有效保護和替代,使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使汙染物產生量最小化並使廢棄物得到無害化處理,構建人與自然和諧***處的社會。
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是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和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舉措,也是實現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的重要任務。
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中***中央明確提出了建設節約型社會,就是要在社會生產、建設、流通、消費的各個領域,在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切實保護和合理利用各種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以盡可能少的資源消耗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