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教師申請主要事跡材料(通用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事跡吧,借助事跡可以很好地體現先進對象的先進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時代特征。那麽擬定事跡真的很難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優秀教師申請主要事跡材料(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壹起來看看吧。
優秀教師申請主要事跡材料1
李老師,通州區運河小學,語文教師,班主任。1990工作,站在三尺講臺已有xx個春秋。
二十六年如壹日,我在三尺講臺上默默地耕耘著,從壹名青澀的師範生成長為通州區骨幹教師。如果用最簡要的語言概括我成功的秘訣,那就是——愛!我愛我的學生,愛我的班級,愛我從事的事業。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我已經有了自己的壹套自創的班主任工作方法,總結起來就是“親”和“巧”這兩個字。
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我把每壹個學生都當成自己的孩子。讓每壹個孩子都感受到來自老師的親情與關愛。課間,我總是在走到學生中間,蹲下來和孩子們聊天,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和變化就及時當眾表揚。贊美是我贏得學生愛戴的法寶。另外,我還特別關註“特殊學生”。我關心哪個孩子為什麽獨自發呆、哪個孩子在日記中落淚……這些年我不但是學生的語文老師,更是孩子們的生活老師、心理老師。正因為師生之間有了親情的紐帶,才有了心與心的交流,才真正做到了“親其師信其道”。
帶好壹個班級,不僅要有親情投入,更多的是管理各種各樣繁瑣的事務,“巧”是我輕松做班主任的另壹個法寶。班裏的事情我都巧妙地讓每個學生參與進來管理。我們的口號是“班級建設,我的責任。”班裏設置四十多個崗位,由全班同學自願承擔,做到人人有事幹,事事有人幹。在學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質的過程中,達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作為語文教師,我用我的教育智慧,帶領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語文。
每接手新的教學班,我都會首先喚起學生讀書的興趣,建立“班級圖書館”,著力於營造書香教室。“胸藏萬卷憑吞吐,筆有千鈞任翕張。”學生壹旦進入書的海洋,語文教學便能達到“不教之教”的目的。
在課堂教學中,我根據需要,設置不同的語文課型,不斷變換教學方法:教師新授課、學生自講課、自主閱讀課、閱讀交流課及各種作文課。所謂“教而有法,教無定法”,不論是哪種課型,都成了學生展示自己的舞臺。師生在課堂上激情飛揚,盡情馳騁,達到忘我之境界。我帶領學生向生活學語文,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為了解決學生不愛寫作文的問題,我進行了“快樂作文”的課題研究。親自寫下水文,還帶領學生天天堅持寫日記,養成提筆能寫的習慣。我和學生壹起出版了《我們班的故事》、《成長》兩本班級佳作集。正是給學生提供了展示的平臺,每個人都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學生們學習語文的熱情更高了。
優秀教師申請主要事跡材料2壹、基本情況:
楊鵬,生於1971年,1991年參加工作,曲阜師範大學中文本科畢業,並獲得山東師範大學文學院文藝學專業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結業證書,高中語文教師,中***黨員,中學高級教師,現擔任郯城壹中教務處副主任兼高壹年級主任,多年來,壹直從事語文教學並擔任班主任工作。
二、申報理由
(壹)政治思想覺悟高、師德高尚
本人熱愛社會主義,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擁護中國***產黨的領導,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積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熱愛本職工作,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謙虛謹慎,求真務實,任勞任怨,勇挑重擔,勇於探索,服從工作安排,壹心撲在教育事業上,刻苦鉆研業務,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具有紮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相當強的教育教學業務能力,教學效果好,教書育人成績顯著,獲得師生及社會的壹致好評。
(二)讓人信服的教學成績
15年來,無論期中、期末還是其他各級各類考試,我所帶班級的語文成績壹直居校、縣第壹名,1998年、20xx年、20xx年、20xx年高考連續四屆所帶班級語文成績平均分、優秀率均居全縣第壹,連續四次獲得市級優秀教學成績獎,多次獲得縣級優秀教學成績獎。
(三)碩果累累的班主任工作
作為班主任,15年來我壹直實行科學民主管理,優化管理過程,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能動性,營造“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全面調控、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生活狀況,做及時細致的思想工作,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創立“心靈氧吧班主任工作室”,並精心編制“心靈氧吧班級小報”,以全面提升學生心理素質,使學生真正成為班級管理的主人,成為自立自強的時代新人,班級各項工作均出色完成,多次被評為縣級“優秀班集體”“文明班級”。1998年中考我班正榜40人,居全縣第壹;20xx年高考我班本科壹榜進線25人,再奪全縣第壹;20xx年高考我班本科壹榜進線20人,在全縣名列前茅;20xx年高考我班本科壹榜進線50人,再次居全縣第壹,其中重點院校32人,馬瑞松、黃森兩名同學均被北京大學錄取。
(四)不斷超越的教學水平
教育是常新的,“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為了進壹步提高教學水平,我壹直積極參加省、市、縣等各級組織的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工作中,我不斷追蹤教育科研信息,及時了解本學科的教育教學動態,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念,潛心鉆研教材教法,虛心請教,業務水平不斷提高,1996年獲市講課比賽壹等獎,1997年獲市電教課比賽壹等獎,1997年執教市公開課,20xx年參加縣、市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比賽分別獲得壹、二等獎。
(五)豐富的教學心得
工作之余不斷總結,撰寫的多篇論文獲獎或發表:97年撰寫的教學論文《巧用媒體激情引趣》獲市壹等獎、省二等獎,98年撰寫的教學論文《巧用媒體彈奏美育最強音》獲市二等獎,20xx年撰寫的三篇教學論文《例談中學生作文思維素質的培養》、《巧用媒體強化美育》、《抓好課外閱讀落實素質教育》分別在省級以上刊物《科學教育》、《教育藝術》、《教育教學研究論叢》上發表,20xx年撰寫的論文《摭談古典詩歌中的虛實效應》獲省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二等獎。
優秀教師申請主要事跡材料3壹、勤思的教學。
該同誌明白教育教學並非“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還要考慮多種善變的因素。尤其是新課改推進的現在,作為教師的他仔細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效率最大化。在經過了壹段時間的積澱之後,教學教法上有了獨特的理念。主要是依據互動式教學法,踐行“學生的主導”原則,積極開創了“樂學與理解”的教育模式。
該模式是建構在“互動教學法”的基礎之上,是對它的壹種細化和量化處理。互動教學法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雙方的主觀能動性,形成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相互對話、相互討論、相互觀摩、相互交流、相互評估和相互促進的。既要求學生在教師的組織下按教學計劃的要求系統地學習、交流、鑒賞、總結,也要求教師按學生的提問和要求有針對性地重點施教、解疑釋難。但是,如果在互動中沒有關註到學生的興趣,這壹切將是“水中月,鏡中花”而已;因而,“樂學與理解”要利用壹切手段調動學生的興趣,促其互動式學習;然後才能樂在其中;同時,還得要考慮到個別差距,師生形成互解,最後***成和諧學習。在平時教學中,該同誌具體做了以下幾點:首先,抓住了課堂基本知識能力培養;其次,開展了第二課堂培養興趣,加深理解,如創辦語文學習社、文學社,甚而舉辦書法比賽等等;最後,還及時組織測試、總結。讓課堂和課外的學習聯系起來,從而讓學習由“被動、乏味”變為“主動、有趣”,實現了學習的效率化,落實素質教育。
實踐證明這壹教學行為是很有用處的。自03年至今,他所帶班級的成績總是名利前茅,遙遙領先。03年的高壹8班、04年高二10、06年的高壹2班、08年的高二2及09年高三2班的成績都極為出色。到今年所帶的高壹15班和高壹7班的成績皆在年級前列。另外,有多名學生在省市級作文競賽中獲獎。如03年的高壹9班學生顧夢潔獲省作文比賽壹等獎,05年的高二11學生金逸獲得市作文比賽壹等獎,10年高壹15班同學xxx同學獲區作文比賽壹等獎,張錫同學獲《花季雨季》全國征文壹等獎。回想他走過的這段路,發現這些成績跟他自己獨特的教育方式密不可分。為此,希望其繼續思考,不斷完善。
二、智慧的管理。
該同誌擔任班主任的8年裏,早出晚歸,還踐行了“自我管理”理念。初掌壹個班級,制定班規,選擇壹些班幹部來分管和落實它。這或許是每壹個班主任都將有的出發點,但如果將班級的每壹個成員都看成是班幹部,讓他們都有屬於自己的分管內容,從而實現“自我管理”的話,那麽整個班級的班風,個人的學風都將煥然壹新。在此,他具體做了以下這些:先從學習、衛生、紀律等角度給每個班級成員落實任務,讓其扮演屬於自己的角色;然後按角度分組,將壹組分成若幹個小單位,並確立正副負責人;最後小單位的負責人統壹由各自相關的班級班幹部來監管。如此壹來,壹環環都將聯動,每個人都將有事可做,管理不再是某幾個班幹的事,它也屬於每個班級成員。
凡事“自管”了,壹切都將很有成效。他所帶班級在學校的各級各類活動中總是滿載而歸的。09年所帶的高三2班的學生郁非同學獲得“無錫市三好學生”稱號就是最好的證明。
三、善思的教研。
實踐更需要理論的支撐,教育教學更是如此。正因如此,該同誌從大到課題,小到論文寫作、書籍等方面來具體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
他參加了《高中小班化語文課堂個性化教學的研究》《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小班化語文自主學習模式研究》等課題;同時,該同誌的多篇有關教育教學的論文發表:如《在古典詩歌中的對比、烘托及襯托的區別》壹文發表於《中學生語數外》(2008年7月)、《微“士人”,我誰與歸!》壹文發表在《閱讀與鑒賞》上,另外,還有如《文化遺產》《大自然》等專題文章發表在《語文學習報》等等;另有10多篇文章在各級比賽上獲獎:如《網絡環境下的文言文自主教學情境初探》壹文獲中國教育學會壹等獎;《就《史記》選讀談文言文教學審美教育》獲無錫市壹等獎;《談“動態生成性”語文課堂合縱教師的作用》獲江蘇省二等獎;《和平的祈禱》《文言文教育談》獲國家壹等獎等等。同時,他還參編及主編了7部多有關教育教學的書:如《初中作文3D寫作》《高中作文3D寫作》《2010年高考復習指導》;“誌鴻優化系列教案”的寫作,分別完成了《蘇教版必修2》《蘇教版必修5》《人教版必修3》《人教版必修4》等教案的編寫工作。最終也因自己的不懈地努力,在09年成為了“江蘇省教育學會會員”。
四、開拓與創新
現在的教學,無論從那個角度看,它都離不開網絡這個平臺。為此,該同誌在平時學習工作之余,不斷更新自己,研究網絡知識,力求將網絡同教學加以整合。因為他深知唯有開展相關的教學實踐,方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與學之間搭設壹條通向對方心靈的橋梁。
為此,他與它人合作的“高中語文教育研究專業網站”獲全國中小學教育特色網站評比三等獎。同時,他還將自己的研究形成論文,如《網絡環境下的文言文自主教學情境初探》就是很好的壹次實踐。本文就文言文來談自己的整合的想法,主要分以下幾個步驟:
第壹、利用數據庫,建立電子古代漢語詞典,便於學生查找。
第二、建立完整的課文背景介紹,更加有利於學生對主題的理解。
第三、建立課堂信息交流通道,讓學生與教師之間進行互動交流,提高了教學效率。第四、建立學生自主學習內容通道,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自主意識。
在現在社會,當教學有了網絡的參與,教學的天空將更為廣闊燦爛,教育者的心胸氣度將更為博大豐富。因而,對它的研究將會不斷拓寬我們的教學視野。
總之,該同誌在教育教學方面精益求精,力爭上遊。正在用奉獻的心在書寫屬於個人的精彩。為此,我們倡議,肩負美好的`使命的我們,該擁有壹顆智慧的心靈,揚帆起航,勇往直前。
優秀教師申請主要事跡材料4作為壹名為孩子們服務的普普通通的教師,以平常心做著平常事,猶如大路邊壹株清雅的百合的存在,不為取悅偶然路過的行人。只為那壹張張充滿天真稚氣的笑臉。看著孩子們的成長變化,看著他們變得懂事成熟,那是壹種特有的人生享受。
自參加工作以來,我始終戰鬥在教學壹線,壹直擔任班主任工作,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始終以"為了孩子的壹切,壹切為了孩子"的心態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學當中,取得了優異的教育教學效果,也獲得了榮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我深知道成績只代表過去,成績與榮譽的光環只是照亮下壹起點的火炬,使我更信心百倍的投入到自己所深愛的教育事業。
當壹名教師不簡單,當壹名班主任更是不容易。因為班主任工作是瑣碎、繁忙的,是具有挑戰性的,每個學生都是壹個世界,需要無限的愛心、耐心,更需要有如針般的細心,才能創造出讓學生茁壯成長的良好環境。因此對待工作我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壹個好班主任,就是壹個好班。可見,班主任自身師德的修養,言談舉止對學生的成長影響是多麽的巨大。教師,為人師表,班主任,更應該既做"教師",更做"人師",而且把做"人師"放在第壹位。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體會到班主任擔負著比任課教師更重要的育人的任務。班主任的思想、觀點、作風、言論、行為乃至生活習慣,都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產生影響作用,有的甚至影響學生的壹生。因此,有的人把班主任看成是班集體的靈魂。我覺得,班主任首先應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在個人道德修養上,行為習慣上,有著比從事其他職業的人更高的要求,"打鐵還得自身硬"。羅曼·羅蘭曾經說過:"要播撒陽光到別人心裏,總得自己心中先有。"
壹、兢兢業業——發揮骨幹帶頭作用
備好每壹節課,上好每壹堂課,批好每壹份作業,教育好每壹個學生!"作為自己每天工作的信條。平日裏我不肯錯過每壹次聽課學習的機會,不管是哪個級別的課,我都會用心聽,用心琢磨,"取之精華,摒棄糟粕",消化、應用在自己的課堂上。我還積極爭取每壹次做課機會,因為,每做壹節研究課,評優課,觀摩課,對自己都是壹次挑戰,壹次提高。有人說我聰明,其實不然,每壹個成功的課例,都要付出很多辛苦。想想哪壹次不是備課到深夜?太晚了,閉上眼睛睡吧,可是腦子根本不聽我的指揮,過電影似的過教案,再壹睜眼,都三、四點鐘了,還沒睡著!
作為壹名教師,我在教學上認真備課、認真上課,並動腦筋鉆研業務,虛心學習新課標及現代新的教學方法,及時批改作業,耐心輔導學生,對學生嚴而有度,與學生真誠相處,用愛與學生溝通。同學們都認為自己是值得信賴的教師,又是親密的好朋友,值得尊敬的人。因為有了愛和喜歡,同學們總喜歡上自己的課,任課班級教學成績越來越好,受到了學生及學生家長的好評,通過勤奮的工作,不斷的汲取,自己始終是學校的壹名骨幹教師。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但如何能讓學生更好的學,是擺在教師面前的壹個重要任務。為此,在工作中我認真鉆研教材,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求教,註重翻閱各種教學刊物,將好的經驗與構思用於自己的教學中。我還積極參加教學改革,努力嘗試分層教學,為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吃飽吃好",尖子生註重講解知識的聯系,運用變式教學開發逆向思維,迎合學生 "求新"、"求變"的心理,使尖子更尖。學困生註重雙基的落實,同時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作業面批、個別輔導、情感鼓勵等等,使他們體會到分層不等於被放棄,而是有針對性的提高,增強了各層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績明顯提高。
在教學改革的同時,我持之以恒的主動學習教改理論,掌握《新課標》的基本精神,努力探詢適合各年級學生的課堂教學模式,積極采用啟發式、討論式,而且學中有變。本學年我擔任七年級語文教學工作,針對學生年齡小、註意力時間短的特點,註重將啟發式、討論式與遊戲比賽相結合,做到使學生"玩中學",全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開設"評比欄"、"我是強者"等欄目,增強學生的上進意識,同時提醒優秀生的找不足,激勵學困生奮鬥。我的課也得到了學生和老師們的認可,多次被評為校級優秀課,學生成績也在改革中迅速提高。
二、勇於探索——讓教育充滿研究
從事教育科研工作,在某些人的印象中,以為就是翻翻書報、查查資料、寫寫論文。其實,教科研是壹項系統的、復雜的創新工作,它首先需要的就是壹種對學生的真誠關愛、對事業的滿腔熱忱,它更需要壹種夜以繼日的勤奮,壹種鍥而不舍的耐力,壹種不斷探索的執著。
自從任班主任以來,我更深知肩上的責任。如果把學校比作壹座大花園,那怎樣讓這座大花園壹年四季春色滿園呢?其源頭活水自然是教育科研。幾年來,在繁重的教育教學工作、家務勞作之余,我勤於收集各種與教科研有關的資料,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教科研實踐。壹疊疊資料,浸透著我執著追求、孜孜不倦的汗水。隨著壹篇篇論文的完成、發表,壹堂堂好課的開設、展示,壹項項課題的開題、結題,我也逐步完成了從教學能手到科研能手的轉化。
學校的教科研工作是壹項系統而繁雜的工作,但在實際的運作過程中,我始終能夠抓住重點,抓實環節,積累小的經驗,匯集大的成果,從而使自己的工作幹的有聲有色。為進壹步濃厚學校科研氛圍,真正實施"科研興校、科研興師"的發展戰略,我們科研室提出,認真做好"三個結合",即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題研究與日常教研相結合,教育科研與培養創新型教師,爭做名優教師相結合,讓科研成為提高教師水平、推動學校發展的內涵而永不衰竭。讓教育充滿研究,讓研究充滿思想,讓思想充滿智慧。在我的努力下,科研工作得到了領導的肯定,科研成績碩果累累,在吉林省"xx"課題中,我承擔的課題《小學數學學習方法的指導》已結題。
三、累累碩果——激勵我不斷前行
近幾年獲得成績:
1、XX年,撰寫的教案被評為市級壹等獎
2、XX年,市小學教師課堂大賽二等獎。
3、XX年,市小學走進新課程課堂教學做引路課
4、XX年,市級課題《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結題
5、XX年,市級教具二等獎
6、XX年,省級"十五"課題結題
7、XX年,市級新秀
8、XX年,白城市優秀教學設計教案壹等獎
9、XX年,白城市教學新秀
10、XX年,白城市課堂教學大賽壹等獎
11、XX年,省級教具二等獎
12、XX年,撰寫的論文獲省級二等獎
13、XX年,市級科技大賽優秀指導教師
14、XX年,市級科技大賽優秀指導教師
15、XX年,白城市優秀教育科研成果壹等獎
16、XX年,白城市骨幹教師
17、XX年,市級送課下鄉
18、XX年,論文《讓合作學習從形勢走向實質》在省教育學報上發表
19、XX年,xx省級課題結題
四、提高素質——探索班級新模式
在工作中,我時刻沒有忘記自己要做壹個學習型、研究型的教師,因此,我閱讀了大量的教育教學理論及相關的書籍,並自費購買了很多與自身專業有關的書籍,如:《小學課堂教學案例》、《小學教學設計》、《成功素質教育》等有關書籍,並如饑似渴地從中汲取營養,轉化為自己的教學實踐,且在認真學習的同時做到勤專研、善思考、細研究,不斷的提升自己,豐富自己,使自己的專業知識與業務能力有了較大的進步與提高。
作為教師也是在不斷學習中進步,在不斷進步中成長,只不過教師的專業成長壹定要快,因為"學生等不起",所以"學習型、研究型"的教師是我們今後從事教育教學,搞好教育教學,提高教育教學肩上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我勇於探索新的班級管理模式,通過制定《班級章程》、《學生在校行為規範》等,在學生中樹立起客觀、公正、公平、積極的形象;充分發揮班幹作用,建立完全自主式的班級管理模式。關愛每壹位學生,積極幫助,激勵學生去改正錯誤,努力學習。通過壹系列的創新管理,所教班級在紀律、學習、衛生等方面成績斐然.
從十余年的教學生涯中,我領悟了超前的教育理念,先進的教學思想,靈活的教學方法,獨特的教學思路,鮮明的教學風格。回顧走過的路,我只想說:唯壹欣慰的是我問心無愧,因為我壹直在奮鬥,壹直在努力。
優秀教師申請主要事跡材料5她熱愛教書,喜歡站在講臺上的那份從容、那份自信,更喜歡講臺下和學生交往的歡愉。也許是從小受到當教師的父母的影響,從踏上講臺的那壹刻起,她就把學生當作自己的朋友。她就是余杭區實驗小學的柳鵑老師。
20年來,柳鵑老師教過的學生都很喜歡她,喜歡上她的課。學習上她是孩子們的“老師”,生活中她是孩子們的朋友。在她的身邊,經常可以看到學生圍繞,有時是問題目,***同探討學習上的奧秘;有時是談心,訴說生活中的快樂與憂傷。
柳鵑老師對課堂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課堂要有特色,思考要有深度,要讓別人從自己的探索中獲得啟迪。”多年來,她就是帶著這樣的理念,以永不言敗的闖勁,踏上了壹條不斷創新的教學之路,先後執教國家、省、市、區級公開課20多節,逐漸形成“睿智、靈動、紮實”的教學風格。之後,杭州市青年教師優質課金獎、杭州市“壹師壹優課,壹課壹名師”評比壹等獎等等榮譽滾滾而來。柳鵑沒有沈浸在對過去榮譽喜悅中,作為學科帶頭人,與15名青年教師簽訂了師徒結對協議,帶出了兩個杭州市教壇新秀、三個余杭區骨幹教師和多個余杭區教壇新秀。
如今的柳鵑已經是學校的副校長,她依舊以每天都能微笑著走進課堂為人生最大的幸福。正因為心中有愛,所以無怨無悔。等待柳鵑的路還很長很長,她前進的腳步將永不停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