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八年級地理湘教版課件怎麽寫?以下是我精心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八年級地理湘教版課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閱讀
壹、中國的天氣和氣候
1、氣溫:
(1)分布特點:冬季南北溫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溫。主要影響因素:緯度位置、冬季風。
(2)夏季氣溫最高的地方是吐魯番盆地,氣溫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冬季氣溫最高的地方是南海諸島,氣溫最低的地方是漠河。
(3)溫度帶(自南向北):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
2、降水
(1)分布:(空間上)降水量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時間上)降水集中在夏秋兩季,年際變化大(南小北大)
3、我國氣候特征:季風氣候顯著;雨熱同期、氣候復雜多樣
氣候類型:熱帶、亞熱帶及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原高山氣候
夏季風盛行來自太平洋的東南風和來自印度洋的西南風,冬季盛行來自西伯利亞和蒙古的西北風
夏季風的進退:推進遲緩,徘徊在南方——“南澇北旱”;
推進迅速,在北方滯留時間長——“北澇南旱”
5、我國的氣候災害
寒潮:急劇降溫、霜凍、大風和雨雪天氣;
梅雨:主要分布在江淮地區(即長江中下遊地區),時間為6月初
沙塵暴:主要發生在春季,集中分布在西北、北方地區
臺風:主要發生在夏秋季節(7、8月),集中分布在東南沿海
洪澇:主要發生在夏季季節,此時降水多。
幹旱:對我國農業生產影響最大、最常見且分布範圍最廣,西北和華北地區最為嚴重
洪澇和幹旱是對我國影響最大的氣候災害,其主要原因是我國降水量的季節分配不均,年際變化大。
二、中國的河流和湖泊
1、外流河:長江、黃河、雅魯藏布江、珠江、遼河、黑龍江、淮河等。
內流河:塔裏木河是我國最大的內流河。
湖泊:洞庭湖、鄱陽湖(最大的淡水湖泊)、太湖、青海湖等。
2、長江發源於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脈,流經11個省,註入東海,全長6300千米,是我國長度最長、水量最豐富、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是我國的第壹大河。
3、長江幹流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遊河段,其中自源頭至宜賓是長江水能資源最豐富的河段。
4、長江洪水對中下遊平原地區危害最為嚴重(“九曲回腸”——荊江河段),因此,防洪成為綜合治理長江的首要任務;而另壹方面,由於其橫貫東西,江闊水深,終年不凍,宜昌以下四季通航,在工農業生產、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被稱為“黃金水道”。
5、長江上、中、下遊的劃分地點:湖北宜昌和江西湖口。
水電:長江三峽工程和葛洲壩。
長江主要支流:雅礱江、岷江、嘉陵江、烏江、湘江、漢江和贛江
6、黃河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流經9個省區,註入渤海,全長5464千米,是我國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7、黃河的綜合治理:壹方面在上、中遊,特別是黃土高原地區,大力開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減少泥沙下泄;另壹方面在下遊(地上河)修堤築壩,加固黃河大堤。
8、黃河上中下遊的劃分地點:內蒙古河口和河南舊孟津
水電:小浪底、龍羊峽黃河主要支流:湟水、汾河、渭河
中國的自然資源
1、我國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是:自然資源豐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2、水資源:河流水和湖泊水是我國主要的淡水資源。其中農業耗水量最大。
分布:南多北少。(而耕地分布卻是南少北多)
①解決這種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調水,目前我國正在建設中規模最大的跨流域調水工程是南水北調。
②解決水資源的季節差異大,我們可以加大興修水利工程(如修水庫等)。
③節約用水,防治水汙染,是最為直接、有效的措施。
3、土地資源:
我國土地資源現狀:耕地、林地比重小,難利用的土地比重較大,後備土地資源不足。因此“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壹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作為我國的壹項基本國策。
A、耕地的分布: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的平原、盆地和低緩的丘陵地區。
B、草地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北方幹旱和半幹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區。
C、林地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東北、西南和東南部的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