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詩的意思:清晨告別白雲之間的白帝城,千裏外的江陵壹日就能到達。江兩岸的猿在不停地啼叫著,輕快的小舟已駛過萬重青山。
詞句註釋:
發:啟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山上。楊齊賢註:“白帝城,公孫述所築。初,公孫述至魚復,有白龍出井中,自以承漢土運,故稱白帝,改魚復為白帝城。”王琦註:“白帝城,在夔州奉節縣,與巫山相近。所謂彩雲,正指巫山之雲也。”
朝:早晨。辭:告別。彩雲間: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勢高聳,從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聳入雲間。白帝:今重慶市奉節縣東白帝山,山上有白帝城,位於長江上遊。
江陵:今湖北省荊州市。從白帝城到江陵約壹千二百裏,其間包括七百裏三峽。酈道元《三峽》:“自三峽七百裏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障,隱天蔽日,自非亭午時分,不見曦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絕。
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時裏,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或巚)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空谷傳響,哀囀久絕。
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壹日還:壹天就可以到達;還:歸;返回。
猿:猿猴。啼:鳴、叫。住:停息。壹作“盡”。
輕舟已過:壹作“須臾過卻”。萬重山:層層疊疊的山,形容有許多。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三月。當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趕赴被貶謫的地方。行至白帝城的時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驚喜交加,隨即乘舟東下江陵。此詩即回舟抵江陵時所作,所以詩題壹作“白帝下江陵”。
前人曾認為這首詩是李白青年時期出蜀時所作。然而根據“千裏江陵壹日還”的詩意,以及李白曾從江陵上三峽,因此,這首詩應當是他返還時所作。
百度百科-早發白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