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歷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
世界糧食日是世界各國政府每年在10月16日圍繞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舉行紀念活動的日子。選定10月16日作為世界糧食日是因為糧農組織創建於1945年的這壹天。
來自全球糧食系統不同部門的參與者利用世界糧食日的機會,***同反思糧食在我們生活中的巨大作用,並探討如何可以做得更好。糧食從生產到擺上餐桌是壹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它涉及到眾多環節和人員,不僅僅是農民和漁民,而且還包括開發和改良技術的科學家。
農業投入物的供應商;從事糧食運輸、儲存和加工以及銷售活動的人員。當然,所有的人都是糧食消費者,而且他們食用、獲得和加工糧食的方法,以及孩子的多少都決定了總體糧食需求的性質和規模。
歷年活動
1996年,聯合國糧農組織把世界糧食日的主題確定為“同饑餓與營養不良作鬥爭”。1997年定為“投資糧食安全”,目的是動員世界力量,增加農業投入,增強糧食有效供給能力。
2009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確定為“應對危機,實現糧食安全”,它強調了全球10.2億人營養不良的嚴重困境以及在當前蕭條的經濟環境下幫助饑餓人口的必要性。
2012年10月12日,世界糧食日、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活動辦公室在濟南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在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當天,國家糧食局將首次在全國廣大糧食幹部職工中發起倡議,倡導自願參加24小時饑餓體驗活動,以更好地警醒世人“豐年不忘災年,增產不忘節約,消費不能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