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找資料,找資料,天天都是找資料.誰有關於《鳥的天堂》的資料,急用。

找資料,找資料,天天都是找資料.誰有關於《鳥的天堂》的資料,急用。

壹、教學設計說明

《鳥的天堂》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六年制第十壹冊第五組的壹篇課文。課文記敘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們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全文按遊覽順序可以分為四個大段:第壹段寫作者和朋友們劃船出去遊玩,第二段寫第壹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情景,第三段寫第二天又壹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情景,第四段寫作者對“鳥的天堂”的留戀和贊美。

根據教材的編排,本組訓練重點是“事物的靜態和動態”。在設計這篇課文的教學時,我們緊緊圍繞本組訓練重點項目,著重抓了以下幾點。

(壹)、在教學目標上,註意簡化頭緒,集中目標

我們把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定為:1.認識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體會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2.了解靜態與動態描寫的方法;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陸續”、“應接不暇”造句;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7、8自然段。具體到每壹課時,教學重點也較集中。第壹課時:1.析題,引疑;2.初讀感知全文內容,理清思路。第二課時:1.從中心句入手,引導質疑問題;2.細讀課文,認識大榕樹奇特、美麗的特點,體會大榕樹上眾鳥紛飛的壯觀情景,認識靜態與動態描寫的方法;3.精讀課文,釋疑,體會感情。第三課時: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全文;2.背誦課文片斷;3.用詞造句。在第二課時教學之初,我們還設計讓教師揭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並指名學生復述,強化目標意識。

(二)、在教學結構上,註意以“疑”為線索,以“思”為核心

第二課時的整個教學過程,采用了變序的結構。從結尾段的中心句入手,以“疑”為線索,以“思”為核心,設計了“引疑—質疑—析疑—解疑”的教學思路。

在速讀全文後,讓教師有意識地抓住文章結尾段的中心句,引導學生提出了“昨天眼睛騙了我”是什麽意思“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壹句中為什麽前壹個“鳥的天堂”要用引號力爭起到從中心句入手、引疑的作用。接著,把學生提出的問題插入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通過閱讀思考、討論交流加以解決,使析疑、解疑的過程成為語言文字訓練和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

(三)、在教學方法上,形式多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1.把質疑問難貫穿於教學的始終。上課之初引導學生質疑,在析疑、解疑過程中,仍不忘讓學生質疑問難。培養學生帶著問題學,針對問題學,同時掌握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語言文字訓練及朗讀訓練中,讓學生讀、思、勾畫,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如詞語訓練中,用解釋、比較、聯系上下文等方法;又如指導讀,有默讀、齊讀、自由讀、有感情地朗讀等形式,並註意啟發學生讀的欲望,提高學生讀的能力。

3.除了啟發學生質疑問難以外,還啟發學生哪些地方讀懂了妳是怎樣讀懂的幫助學生溫故知新,樹立學習信心,總結學習方法,培養自學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恰當地運用電教手段,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二、教學實錄與評析

師:同學們,昨天我們了解了《鳥的天堂》這篇課文的大概內容,分了段。這節課我們要深入學習課文,學習目標是:了解作者是怎樣寫椿樹和鳥兒的,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誰能再說壹遍(指名復述)

〔開始展示目標,讓學生按著目標去學,發揮了教學目標的導向、激勵功能。〕

師:我們已經知道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作者最深的感受是什麽呢請同學們速讀課文,用書上的壹句話說壹說。

生:我覺得是這句話:“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師:(出示文字投影片)對了。找到這句話的同學還有哪些

(生齊舉手)

師:讓咱們壹起把這句話讀壹遍。

(生齊讀)

〔從中心句入手,引導學生質疑問難,突出了重點,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生甲:我想為什麽第壹個“鳥的天堂”要打引號,而第二個“鳥的天堂”卻不打引號呢

生乙:為什麽說“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

師:(調整順序板書:昨天眼睛騙了“我”,“鳥的天堂”,鳥的天堂)誰有同樣的疑問(生舉手)這幾個問題提得好,還有嗎

生:(搖頭)沒有了。

師:大家別急,這幾個問題讓我們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逐步解決。

〔把經過梳理的疑難問題插入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通過閱讀思考、討論交流加以解決,使質疑解疑成為理解內化的學習過程。〕

師:同學們想壹想,作者第壹次經過“鳥的天堂”沒有見到壹只鳥,他看到了什麽

生:他看到了壹株生長得很茂盛的榕樹。

師:(板書:榕樹)作者在課文中是怎樣描寫榕樹的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寫榕樹的有關句段,看看哪些地方自己能讀懂,記住它,待會兒咱們來交流,結合課後思考題第2題看看哪些地方自己讀不懂,可以在旁邊做上記號,等會兒提出來。(生自由讀、思、畫)

師:現在讓我們交流壹下,妳自己讀懂了寫榕樹的哪些詞句或內容

生:我讀懂了這壹句:“那麽多的綠葉,壹簇堆在另壹簇上面,不留壹點縫隙。”說明了那株榕樹非常茂盛,葉子非常多。

師:(板書:茂盛葉多)請妳再想壹想,葉子除了多之外,“不留壹點縫隙”還說明什麽

生:還說明樹葉非常密。

師:(板書:密)這裏作者從葉子的數量上寫出了榕樹那靜靜的樣子,這是什麽描寫

生:(齊答)靜態描寫。

師:讀懂了這株榕樹茂盛的同學還有補充嗎

生:第七自然段的“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壹直到“就像壹株大樹臥在水面上”體現了榕樹的枝非常多,也體現了它的“茂盛”。

師:妳從哪個詞語體會到榕樹的枝幹多

生:我從“不可計數“和“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面上,伸進泥土裏”讀懂的。

師:(板書:枝幹不可計數)老師看看妳是不是真的讀懂了。“不可計數”是什麽意思

生:形容非常多,數不清。在課文裏指枝幹多得數不清。

師:為什麽枝幹這麽多

生:因為榕樹長得非常茂盛,所以枝幹非常多。

師:這是妳的理解,我看到有同學在搖頭了,同壹個地方,如果妳有不同的理解,歡迎妳發表自己的見解。

生:我知道榕樹還有壹個特點,它的枝上會生出壹些氣根,慢慢紮進泥土裏,這個特點使它的枝幹多。

師:(板書:枝上生根)也就是說“枝上生根”與“枝幹不可計數”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妳讀懂了句與句之間的聯系,妳很善於思考。

生:在我國雲南的西雙版納有這種榕樹,很多枝幹就像形成壹張巨網,要把妳包圍起來,送到壹個更美的地方去。

師:妳感受到了榕樹的氣勢,感受到了榕樹特別美。

(出示圖畫投影片:榕樹近景。指名上臺指出圖中榕樹枝、根、葉的位置。)

師:看了圖,再讀讀這句話(出示文字投影片),妳們又讀懂了什麽

生甲:這株榕樹真大呀!(師板書:大)

生乙:枝上生出的根紮進泥土裏,天長日久又會長成新的幹,說明這株榕樹年代久遠。

師:妳說得真好,這棵樹已經有500年的歷史了。這株榕樹何止大得驚人,簡直是壹種特有的自然美,這句話怎麽讀好呢誰來試試(指名讀這句話)

師:讀得好!妳是帶著什麽感情讀這句話的

生:我帶著驚奇、贊美的語氣讀。

師:讓我們學著她這樣,把這句話壹起讀壹遍。

(生有感情地齊讀)

師:這句話從生長特點上寫了榕樹那靜止不動的樣子,這是什麽描寫方法

生:(齊答)靜態描寫。

師:同學們看,我們深入讀這句話,就能對它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了。寫榕樹“大”,除這兩處外還有什麽地方呢

生:第8自然段這句話:“榕樹正在茂盛的時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從這裏我看出樹非常大。

師:有沒有同學提出不同的見解

生甲:我覺得這說明榕樹非常綠。

生乙:這句話說明了榕樹的生命力旺盛,也就是“茂盛”。

師:妳的理解更準確。剛剛那位同學說了榕樹的葉子綠,請妳告訴大家,妳從哪壹句看出來的(板書:綠)

生:我從這句話看出來的:“那翠綠的毅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壹片綠葉上都有壹個新的生命在顫動。”“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讓我覺得那綠的顏色像綠寶石似的,還像壹汪綠的水,似乎要滴下來似的。

師:妳描述得真美。其他同學如果也讀懂了這句話,可以發表自己的見解。

生甲:我覺得綠色代表生命力,所以這株榕樹“每壹片綠葉上都有壹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生乙:這株榕樹讓人覺得它綠得發亮,就好像有無數的小精靈在上面跳躍著,使每壹片樹葉都充滿了勃勃的生機。

師:聽了妳們的描述,我覺得妳們確實讀懂了這句話。這壹句話寫得多好啊!把葉子都給寫活了。誰能把這句話讀好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師:大家覺得她讀得怎麽樣。

生:(齊答)好!

師:那就讓我們像她那樣有感情地朗讀壹遍。(生齊讀)

師:看著這株榕樹,作者不禁發出了怎樣的贊嘆

生甲:作者說“這美麗的南國的樹”。從這句話我看出了作者對榕樹的贊美之情。

生已:“南國”指我國的南方,這株榕樹生長在我國的南方,作者不僅贊美了榕樹,還贊美了南國。

師:妳說得真好!作者贊美了這美麗的地方,美麗的大自然!我們應該帶著什麽樣的感情讀這句話

生:帶著熱愛、贊美之情讀。(生讀)

師:對,速度慢壹些,感情是發自心底的,讓我們壹起來讀壹遍。(生齊讀)

師:同學們讀得太好了!對於寫榕樹的這部分,同學們還有什麽地方不懂

生:第9自然段“我仿佛聽見幾只鳥撲翅的聲音,等我註意去看,卻不見壹只鳥的影兒。”我不懂,為什麽“我”聽見鳥撲翅的聲音,卻看不見鳥的影兒

師:他不明白的地方也許正是妳明白的,誰來給他解釋壹下

生甲:“我仿佛聽見幾只鳥撲翅的聲音”並不就是鳥在撲翅,這是作者想象到的。因為他聽朋友說這裏是“鳥的天堂”,所以他想象到了這裏有許多鳥。

生乙;我還有壹種解釋,第1自然段寫了他們已經吃過晚飯,天快黑了,鳥兒要休息了,所以作者見不著壹只鳥。

生丙:我再給她補充壹點,因為樹葉很茂密,把鳥窩都遮住了,所以“我”不知道鳥在哪裏。

生丁:風吹來,就把樹葉吹動了,就有聲音,所以作者誤認為是鳥在撲翅。

生戊:我再補充壹點,我覺得他說得不對。作者聽朋友說這裏是“鳥的天堂”,他肯定會想“鳥的天堂”鳥應該特別多,他就幻想到有鳥在撲翅膀。

師:妳說得很有道理,他的理解也有壹定的道理,妳們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見。誰還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要大家幫助嗎

〔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使討論有實效,有質量,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意識。〕

生:作者為什麽說“我們的船漸漸逼近榕樹了”為什麽不用“靠近”

師:他讀書真仔細,這個問題提得好。是啊,作者為什麽不用“靠近”用“逼近”呢

生:因為作者乘坐的船離榕樹越來越近了。

師:老師給大家提示壹下,可以從作者所處的位置和樹的特點去想。

生:我知道了,因為作者坐在小船上,位置比較低,而樹根高,而且這株榕樹又大又茂盛,所以作者用“逼近”。

師:對,船離樹近了,更近了,人會有什麽感覺

生:會覺得這株榕樹像壹座大山擋住了去路。

師:非常好。“逼近”正體現出了榕樹那逼人的氣勢,而“靠近”就不行了。同學們還有什麽不懂的嗎

生:沒有了。

師:在寫榕樹的這個部分中,妳們覺得哪壹段寫得最好

生:(齊答)第8自然段。

師:大家願意把這壹段讀好嗎

生:(大聲齊答)願意!

師:先請大家自己放聲讀壹讀。

(生自由放聲朗讀)

師:誰願意讀給大家聽(指名讀)

師:她讀得怎麽樣

生:她讀得好,讀出了深深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師:誰還願意讀(生齊舉手)

師:這麽多同學想讀,那好,我們壹起來吧。

(生有感情地齊讀第8自然段)

師:(小結)在這個部分,作者通過榕樹的枝、幹、根、葉寫了榕樹大和茂盛的特點,寫出了榕樹那靜靜的樣子,作者主要用了什麽方法描寫

生:(齊答)靜態描寫。

〔引導學生通過對重點詞語、句段的理解,品析、認識了大榕樹奇特、美麗的特點,從而使重點訓練項目得到了滲透,初步感知什麽是靜態描寫。〕

師:(板書:靜態)讓讀者感受到了作者心中湧動的對榕樹的熱愛、贊美之情。

師:看著這株美麗奇特的大榕樹,朋友說這裏是“鳥的天堂”,作者聽了有什麽感受

生甲:他會覺得很奇怪。鳥的天堂裏怎麽會壹只鳥也沒有

生乙:他會覺得名不副實。

生丙:他會感到壹絲遺憾。

師:大家說得很好,可是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後他有什麽感受

生:他感到壹點留戀。

師:“留戀”是這壹課的新詞,什麽是“留戀”

生:“留戀”就是舍不得離開。

師:作者的感受怎麽會有這樣的變化

生:因為第壹次作者沒有見到壹只鳥,而第二次他卻見到了許多鳥。

師:為什麽兩次看到的情景如此不同

生:因為作者第壹次去是傍晚,那時鳥兒都休息了。而第二次作者是早晨去的,鳥兒都出來活動了。

師:妳說得對。所以作者說(指板書)

生:(齊答)昨天眼睛騙了我。

師:這個問題現在大家明白了嗎

生:(齊答)明白了。

師:我們來看看作者又是怎樣寫鳥的。課文哪幾處具體寫了鳥(板書:鳥)

生:課文第12、13自然段具體寫了鳥。

師:請壹位同學來讀這兩個自然段,同學們看看妳最喜歡寫鳥的哪句話。(指名讀)

師:妳喜歡寫鳥的哪個句子

生:我喜歡“我們繼續拍掌,樹上就變得熱鬧了。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這句話。

師:妳為什麽喜歡這壹句

生:“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可見鳥兒飛得很快,我們只能聽見它們的聲音,看見它們的影子掠過,我覺得這裏寫得非常美。

師:(板書:到處鳥聲,到處鳥影)說明這兒的鳥怎麽樣

生:(生答)多。

師:(板書:多)還有誰說說妳喜歡哪壹句

生:我喜歡“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說明各種顏色的鳥到處都有,很多我沒見過的。

生:我補充壹點,昆明冬天的時候會來很多海鷗,飛起來時就像拉起了壹張巨大的白色的網;而這些鳥各種顏色都有,那飛起來就像拉起了壹張彩色的巨網。

師:妳說得真好!那景色又美又壯觀。

(板書:叫 飛 撲)從這幾個寫鳥的動作的詞來看,妳們覺得鳥兒怎麽樣

生甲:鳥兒在這裏生活得非常幸福。

生乙:鳥兒們很自由。

生丙:它們很快樂。

師:(板書:快樂)和榕樹比較,作者對鳥兒采取了什麽方法描寫

生:(齊答)動態描寫。

師:(板書:動態)作者抓住鳥兒活潑好動的特點,主要從聲音、位置的變化和動作等方面進行動態描寫。

(播放錄像:群鳥在大榕樹上紛飛歡鬧)

〔借助現代化的電教手段,播放群鳥在大榕樹上活動的錄像,真實地再現了眾鳥紛飛歡鬧的壯觀景象,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加深了對內容的理解,激發了學習興趣。〕

師:看了這段錄像,妳們有什麽感受

生甲:我覺得這兒鳥非常多,而且顏色很鮮艷。

生乙:鳥兒飛起來的景象真壯觀。

生丙:鳥兒叫聲悅耳,非常可愛。那只小畫眉鳥真像個頑皮的孩子。

生丁:鳥兒生活得很快樂,我也想變成壹只鳥在那兒生活了。

師:用壹句話說,妳覺得這個地方怎麽樣

生甲:這個地方十分美好。

生乙:這個地方真是鳥兒幸福生活的樂園。

師:妳說得真棒。這就是第二個“鳥的天堂”的含義。那為什麽第壹個打引號

生:第壹個打引號的“鳥的天堂”,指的是那株茂盛的大榕樹。

師:對,第壹個“鳥的天堂”特指那株被人們稱作“鳥的天堂”的茂盛的大榕樹,打上引號起強調作用。

〔學生開頭提出的三個問題,在教師指導啟發下,通過閱讀思考、討論交流,至此得到了圓滿的解決。〕

師:(出示文字投影片)看來同學們和作者壹樣深深地愛上了這裏,讓我們帶著肯定和贊美的感情讀讀最後這句話。

(生有感情地齊讀)

師:把這句話放在課文結尾有什麽作用嗎

生甲:總結全文。

生乙:點題。

生丙:點明中心。

師:(指板書中三個問題)現在這幾個問題同學們都懂了嗎

生:(點頭)弄懂了。

師:那好,我想請開始提出這幾個問題的同學自己來回答。

(生答)

師:對課文同學們還有什麽不懂的嗎

生:沒有了。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妳體會到作者在課文中表達了什麽樣的思想感情

生:我體會到了作者熱愛大自然、贊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師:作者是怎樣表達的

生:作者抓住榕樹靜止不動的特點進行了靜態描寫,抓住鳥兒活潑好動的特點進行了動態描寫。

師:對,這壹靜壹動,互相映襯,突出了“鳥的天堂”的美好,充分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贊美之情。最後,請同學們課後討論:這裏為什麽會成為鳥的天堂呢下壹節課我們再交流。

〔這壹問提得好,引導學生進壹步去探究大榕樹為什麽成為“鳥的天堂”的原因,有利於深化認識。]

附板書:

鳥的天堂 昨天眼睛騙了“我”

大 枝幹不可計數 枝上生根

榕樹 茂盛 葉 多 密

(靜態)

“鳥的天堂” 多 到處鳥聲 到處鳥影

鳥的天堂 鳥 快樂 叫 飛 撲

(動態)

總評:

這是壹節有教改新意的語文課,有以下幾個特點。

壹、突出了語言文字訓練

教師緊扣單元訓練重點,聯系上下文,引導學生對重點詞語、句子反復推敲、品析,使學生不僅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如對中心句的理解,在學生理解了其含義後,最後還引導學生理解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重視“讀”的訓練,做到讀前有要求,讀中有指導,讀後有評議,使整個教學過程變成不同要求的讀書活動。

二、發揮了學生主體作用

從教學效果看,學生讀書、思考問題、討論問題、交流問題的積極性、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得到了發揮,課堂裏出現了生動活潑的學習局面,書聲朗朗,學生敢於提問,敢於發表意見,各抒己見,討論熱烈。

三、精心地設計教學過程

教師根據教材特點,采用變序教學法,從結尾段中心句入手,以“疑”為線索,以“思”為核心,精心地設計了“引疑—質疑—析疑—解疑”的教學思路,優化了教學過程。

四、恰當地運用了電教手段

這節課有五次用到了電教手段,尤其是後兩次(再現大榕樹奇特的景觀、眾鳥紛飛歡鬧的壯觀景象)用得適時,恰到好處,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給學生留下了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