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愛心剪紙方法如下:
材料準備:剪刀、卡紙。
1、取壹張正方形彩紙,沿對角線對折成三角形。
2、把三角形的底邊180度角,均分成三份,每份60度角。
3、把右邊角沿右虛線向左虛線折疊對齊。
4、同理,左邊角也沿左虛線折疊和右虛線對齊。
5、把上圖中的彩紙再沿中線垂直對折壹次,如圖,這就是六角剪紙法。
6、在折好的彩紙上畫好第壹種愛心剪紙圖案,如圖。只需要畫半個心形就可以。
7、沿著圖案剪下來,只需要兩剪子就可以完成。
8、展開紅紙後,就是六顆紅心緊密相連。
剪紙的由來:
剪紙,又叫刻紙,是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壹,剪紙是壹種鏤空藝術,其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其載體可以是紙張、金銀箔、樹皮、樹葉、布、皮革等片狀材料。
中國的民間剪紙手工藝術有它自身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國剪紙的發明是在公元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3世紀),當時人們運用薄片材料,通過鏤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藝品,卻早在未出現紙時就已流行,即以雕、鏤、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絹帛。
甚至在樹葉上剪刻紋樣。《史記》中的剪桐封弟記述了西周初期成王用梧桐葉剪成“圭”賜其弟,封姬虞到唐為侯。戰國時期就有用皮革鏤花,(湖北江淩望山壹號楚墓出土文物之壹),銀箔鏤空刻花,都與剪紙同出壹撤。他們的出現都為民間剪紙的形成奠定了壹定的基礎。
中國最早的剪紙作品發現,是在1967年中國考古學家在新疆吐魯番盆地的高昌遺址附近的阿斯塔那古北朝墓群中,發現的兩張團花剪紙,他們采用的是麻料紙,都是折疊型祭祀剪紙,他們的發現為中國的剪紙形成提供了實物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