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壹:積極主動。妳計劃和家人去野餐,選好了地點,做了充分的準備,結果下起了暴雨……積極的人明白野餐真正的目的是什麽,他們會創造性地改在其它地點進行野餐,哪怕是在自家的地下室裏玩壹些有趣的遊戲;消極的人則會說:“哦,這太令人難過了,我們所有的準備、所有的安排都泡湯了。”
積極的人是主動的改變者,他們依據原則作出決定,敢於為自己的決定負責;而消極的人總是輕易說出“我不行”,這種語言完全體現出壹種不負責任的態度,他們永遠擺脫不了環境的束縛。
習慣二:以終為始。創造總是經過兩次完成的:先是思想創造,之後才有實際創造。拿妳們現在所處的大樓來說吧,在動土之前它的每個細節早就設定好了。如果錯了,要改變結構則要付出昂貴的代價。木匠有條規矩千真萬確:度量兩次才動手。所以要在行動之前,想好自己要達到什麽樣的目標,照著這個目標去挖掘自己的潛能。
習慣三:要事第壹。80%的結果是從20%的活動中產生的,所以不要讓妳的生活被那些“緊急但不重要”和“不緊急也不重要”的事情占據,要對“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投入更多精力。
習慣四:雙贏思維。多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找到互惠的解決辦法。
習慣五:知彼知己。在還沒有理解他人之前,不要指望自己被他人理解。當我們舍棄說教,以了解的心態去傾聽別人時,便能開啟真正的溝通。
習慣六:協同效應。既不按照我的方式,也不遵循妳的方式,而是通過合作創造出更好的辦法。創造性的合作能達到1+1>3的效果。
習慣七:不斷更新。不要停止運動,時常滌蕩心靈的塵埃,用讀書磨礪心智,學習待人處事之道,在身體、精神、心智和社會情感這四方面不斷更新自己。
習慣七可加強前面六個習慣,幫助妳達到真正的獨立與成功